“管”与“不管”:环境可持续的双重视角
2009-10-27周远全
周远全
提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政府与市场对环境的显性管理在现今社会无疑是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方式,但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实现,主要还是在于个体环境道德意识的增强,即个体自律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给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环境管理是人们逐渐重视的话题。但是,从管理的目标和内涵来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不管。我们不仅要对市场经济条件的人们进行的可见的、可操作性的管理,即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引导和控制,同时更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自律能力,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一、政府与市场——环境可持续的杠杆
一般说来,体现他律的环境管理有两种基本手段:政府指令性手段和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以及政府指令型手段更易于操作,所以我国一直只注重用政府指令型手段进行环境管理,并逐步形成“发展经济靠市场,保护环境靠政府”的观念,认为时常竞争机制只有助于经济增长,但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必须也只能由政府解决。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市场,同时也应有政府的适当干预,环境的显性管理主要靠政府,同时也应列入市场机制、经济手段。
1、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局限性。环境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财产,其经营管理不是或不完全是个人的事,而是国家、政府该管也能管的社会事务,只有政府才有可能按照环境状况制定有关的环境政策、法规和长远的环境保护规划,设立综合管理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门机构如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等,而且国家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具有组织、动员和指挥的巨大权力,并且还具有巨大的财务,只有政府才可能通过税收的形式聚集足够的资金去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城市的绿化也主要由政府投资。同时,经济增长是要消耗自然资源的,盲目的经济高速增长会危机到持续增长的速度,势必会影响人们经济生活水平,因而保护环境很难成为人们的主动选择,只有依靠政府强干预,所以在环境管理问题上,政府起着主导和调控的作用,政府指令型手段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复杂,政府会因为过分简单追求环境目标而忽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政治成本的差异常常导致政府执行成本过高,效果不好。不仅如此,政府在执行环境管理的社会公共职能上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是要以保护国家和地方利益为己任的,这种保护在一定的场合内的确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一致,促使环境良性发展,但是在不少情况下,这种保护也有可能不利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甚至会加速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如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极为严重的企业把内部成本转嫁给社会和未来来换取生存,就得益于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
其次,政府任期制的限制。尽管实行政府任期制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它并非尽善尽美或完美无缺的,它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主要与政府的短期行为有关。实行政府任期制,就意味着政府在任期间是有限的,对一届政府来说,最重要的乃是这个政府在任期里所取得的成就,公众也把它所得的政绩作为评价其优劣的标准,但是这种评价标准是很难把握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把目光放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和政绩上,这样就难免政府热衷于见效快的项目建设,而对需长远打算和规划的环境问题则往往关注不足。
第三,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协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已经设立了专门机构,如环境保护部和环保局,这些部门的出现无疑对环境恶化有很大的缓解和遏制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一方面环保部门的设置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有了这种机构就可以依靠它解决一切问题,其他部门如生产部门就只管实现生产目标,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工作对环境的影响,乃至把本部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留给环保部门去解决;另一方面环保部门很难对其他部门做到有效的督促,基本上只能在其他部门造成损失后去做修补工作,这样势必会使环境管理走上西方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市场是环境管理的辅助器。市场与环境保护并非是绝对对立的,物质利益、金钱和市场并不都注定带来恶劣的生态和环境污染。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环境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环境问题愈来愈表现为各主体间经济利益的冲突和制约,这要求环境保护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正是从成本与收益入手,通过经济刺激(如收取排污费)迫使生产者不仅从自身利益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面前的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对经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所有环境要素(如空气、土地、水的纳污能力等)的投入与产出,特别是由此产生的广泛的不良社会后果(如人体健康的损害、空气污染)也要全部折合成与己有关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影响生产者的决策,使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促使生产管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转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减轻污染,提高经济效益,这不仅使生产者收到了其追求的利润,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效益,以服务他人和造福子孙。
二、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可持续的核心
“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才是核心,可以说,政府与市场管理都是得已而为之。怎么才能达到“不管”呢?“不管”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人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淡化政府与市场的强制性功能。所以提高人们自律性是关键,环境意识的培养是提高人们自律性的最主要手段。环境意识共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忧患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参与意识。近年来,在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国家环境教育的力度有所加大,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其总体还处于“知”与“行”脱离状态,由于各级学校设置了与环境科学有关的课程,社会通过媒体网络等的途径加强了宣传,人们在环境意识的“知”上水平较高,也就是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的认识比较充分,忧患意识较为浓烈,也掌握了一些环境科学知识、积累了一些道德修养,但是人们在环境意识的“行”的水平上太低,虽然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保价值观念,但是在行为上都表现为参与意识薄弱,特别是“知”、“行”之间的差距很大,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难一点都不做,而且对公众个人行为的作用及应当承担的义务、责任认识不清,人们的环境意识水平之所以还限于“看”的阶段,只从观念层面上来关注环境问题,是因为其直接动力是思想上的理解、逻辑上的理解,因而引起人们所注意的往往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能对自己生活环境构成侵犯的问题;有了知识就有了文明,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整,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破坏自然环境,做出违反社会公德的事,对他们来说,最缺乏的并不是环境文化知识,而是道德意识、行为意识的欠缺,而根本的是环境道德意识的缺乏。集中表现为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盛行。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是支撑近代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个人主义甚至被人冠以近代最高的成就加以赞扬,并且个人主义还被法律保护着。这种文化模式目前正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可否认,弘扬个体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形成以及强大的物质文明的积累有不容置疑的历史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说不能抹杀个人主义的功劳,但我们同时也感到对个人主义、俗世幸福的无限张扬已经或正在引起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利己主义以“我”字当头,个人利益第一,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必然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牺牲别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对感官享乐的满足和对财富的角逐必然导致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享乐主义指导下的消费观仅以感官的刺激的心理的满足为前提,这种“异化”消费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大大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为了减少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在环境实践中应该充分培养人们科学性、价值性和伦理性统一的环境道德意识,增强人们的自律能力。所谓科学性,是指人们劳动实践的目的是科学的、计划或措施是可行的,即不但要符合意识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符合实践发展的限制性;所谓价值性,说到底即指人们的实践应该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类社会的;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但这种价值决不仅限于某一个局部的发展,而应该促进全局的发展,也不仅限于实现暂时的发展,而应该推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长远的进步;所谓伦理性,就是要求人们的实践应该符合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道德自律为内在根据并凭借其发挥而进行,使其行为不是来自自身之外的客观道德,也不是康德所理解的超脱一切利益欲望的为义务而义务的纯粹的“善良意识”,而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化,使自身的行为动因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约束,由原来的外在导向,转换为内在导向,最终实现环境意识“知”与环境道德“行”的自然完美的结合。任何地区或单位甚至个人的发展,都不能对其他地区、单位或个人的正当发展要求构成伤害。把科学性、价值性、伦理性融为一体,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的重要特点。其中,科学性是基础和出发点,它保障实践能够在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下,合乎必然性或规律性地持续发展;价值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它要求人们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科学的、有效的、有益的;伦理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规范,通过这种“中介”或“手段”的作用,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平等、互利、协调地发展。
三、结语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管理的优劣状况是一个关键。针对我们的实际,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加强政府与市场的环境管理研究以及加大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力度来解决当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郭怀成.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