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贾德组阁风波的谜底

2009-10-27于英红

南风窗 2009年20期
关键词:贾尼内贾德哈梅内伊

于英红

选举舞弊风波后遗症重剑了内贾德执政的合法性,也令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威信大减,但却让议会的独立性和声音凸显出来。就伊朗时局的微妙程度而言,人员配置处于明显劣势的本届内阁可能会步内贾德第一任期的后尘:阁员任职不久即因各种原因而各奔东西。

9月3日,伊朗议会对连任总统内贾德于8月14日提交的21名新内阁成员名单投票表决,其中18人获得通过,3人被否决,从中可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2008年底议会选举时预设的“保守派掌控议会”这招棋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否则这份连保守派议员都指责大部分被提名人“专业能力和从政经验严重不足”的内阁名单很可能会遭到大面积否决。

当然,外界可能有疑惑:既然是保守派掌控伊朗议会,怎么会否决同属保守阵营的内贾德总统所提出的内阁人选呢?内贾德作为强硬保守派,又怎么会提名3名女性进入内阁,而且被议会否决了其中两名呢?拷问这场组阁风波,或可探知伊朗保守派的长期命运。

议会谋取话语权

与2004年相比,内贾德今次提交的内阁名单多了些技术含量,比如考虑到大选中他的劲敌穆萨维吸走了大量女性选民的选票,内贾德一反保守派反对女性参政的传统,提名3名女性担任部长,这在伊斯兰共和国3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但议会似乎不配合,3名女性只有1名获得通过,而其余18个男性提名,尽管很多议员乃至保守派大佬都提出强烈批评,最终只有1人未能过关。这一结果,不但和各派在本届议会中的席位比例有关,也和伊朗6月大选后张力十足的国内局势有关。

本届议会290个议席中,保守派占163席,剩下的零散地分布在改革派等众多党派手中。但就是这163个保守派议员,也并不都亲内贾德。内贾德6月23日举行连任庆功宴,仅有105名议员赴会。按照宪法,总统的内阁提名以简单多数通过即可,本应无悬念,但事实上还是激起了议会辩论,并否决了3名人选。其实,早在内贾德提交名单之前,议会大佬曾动员约200名议员联名写信给内贾德,希望预知内阁提名人选。议会这一反常举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选举舞弊风波后遗症。

自6月13日内贾德阵营宣布赢得大选以来,德黑兰街头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持续了约10天,首次震动了伊斯兰神权统治的基础。伊朗当局将示威者定性为“恐怖”和“暴乱”分子,采取严打手段,逮捕了4000多人,才避免局势失控。其间,内贾德执政的合法性进一步受损,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屡屡站出来“拉偏架”,也令其威信大降。这一局面下,议会的独立I生和声音反而凸显出来。伊朗议会在伊斯兰权力架构中受到多重掣肘,本无足轻重,但风云际会,索性借此争取扩大话语权。

外界注意到,伊朗现任议长阿里·拉里贾尼向来跟内贾德“有隙”。拉里贾尼生于宗教政治世家,2005年竞选总统失利后担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后因与内贾德矛盾加深而被迫辞职,转任议长,并在此次大选中倾向于得票最少的候选人雷扎伊。选后骚乱期间,拉里贾尼公开批评宪监会成员偏袒内贾德,引起哗然。8月下旬,拉里贾尼的弟弟萨德格·拉里贾尼被最高领袖任命为司法总监,从而拉里贾尼兄弟俩一举占据了伊朗立法和司法机构的最高职位,对内贾德构成了牵制态势。

不过,对于议会否决内贾德提出的3名部长人选,伊朗国内除了极少数改革派人士乐观地将其看作是“议会大佬在抵制内贾德”外,绝大部分改革派人士及媒体都表示要平静看待,认为其形式要远大于本质。保守派议员也非常清楚,动荡的时局中必须以整体利益为重,内部恩怨要点到为止,不能过分宣泄。

防止内贾德坐大

选后发生的骚乱,对于内贾德也不是完全没有帮助。首先他把最高领袖进一步拉到自己一方,而彻底孤立了传统势力的代表拉夫桑贾尼前总统,以及改革派的后盾哈塔米前總统;其次他动用准军事力量拘捕了大量街头抗议者,凸显了临危不惧的鹰派作风,让世人认识到他在言辞上的强硬派之外,还是一个行动上的果敢派。这两点都利于他巩固权力。

但是树大招风。为了约束内贾德势力膨胀,哈梅内伊7月下旬公开要求内贾德解除有争议的“第一副总统”拉希姆·马沙伊的职务。马沙伊此前担任副总统,一年前他把女儿嫁给了内贾德的公子,从此与总统更为亲近。内贾德连任后第一个想到提拔的就是自己的亲家公,可惜这个任命宣布不到一周就被迫取消。内贾德随后又任命马沙伊为幕僚长,还把为了马沙伊任命一事而同自己起争执的哈梅内伊的亲信、情报部长埃杰耶给开除了。埃杰耶被革职引发连锁反应,同为哈梅内伊亲信的文化部长哈兰迪也挂冠求去。这之后,哈梅内伊在授予内贾德当选总统委任状时,突然伸出左手把身体靠前打算亲吻自己的手和面颊的内贾德给架开,让内贾德当众出了洋相。不过,国营电视台播放这个片段时把推人动作给剪掉了。

最高领袖的言行警告之外,内贾德对改革派势力“秋后算账”的抱负也受到多方抑制。由于执政当局将抗议者关押在聚集大批地痞流氓等涉嫌暴力犯罪囚犯的监狱里,监狱中曝出的虐囚和强奸丑闻再次激起反对派和公众的愤怒。议会对此展开调查,但反对派并不信任遍布总统盟友的议会所启动的调查,于是司法总监萨德格·拉里贾尼宣布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监督议会的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承认虐囚行为部分存在,但否认发生强奸;处理结果不但将涉嫌虐囚的监狱工作人员革职查办,最高领袖还下令关闭了这间监狱。受此影响,伊斯兰革命卫队关于逮捕反对派领袖穆萨维、卡鲁比和前总统哈塔米的呼吁也不了了之。

至此,内贾德当选后的气焰已被浇灭不少,但在内阁改组问题上,议会还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这是因为,内贾德当政后提拔了许多他发迹其中的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人,而这些人跟议员群体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被认为拿不上台面。就在议会投票的前三天,保守派大佬、前劳工部长艾哈迈德·塔瓦库利指责“名单上的16人缺少与被任命职位相关的从政经验”,而分管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领域的3名女性部长提名人也欠缺起码的能力证明。

被提名为教育部长的苏珊到议会陈词时,特意穿上黑色的长袍,并强调自己是在虔诚的伊斯兰家庭中长大,以消除议会基于宗教和性别的敌意;但当她表示一旦获得通过,她将加强现行教育中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咨询方面的分量时,遭到保守派大佬、议会教育委员会主席阿里·阿巴斯波尔的反对,阿里说,这些都是被上届议会否决过的项目,希望内贾德能另择更有能力的人选。内贾德则不肯换人,结果不但苏珊没有通过,另两位自内贾德担任德黑兰市长以来一直追随他的候任部长,也被否决了分管石油和社会福利领域的资格。

浪费历史机遇

从新内阁名单充斥着强硬保守派,以及涉嫌参与恐怖事件而遭他国通缉的国防部长人选获得议会高票通过来看,伊朗是在浪费难得的历史机遇。内贾德既没有就此向国内

的反对派表达友好姿态,也没有对西方社会改弦更张的战略转变给出积极回应。

尽管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保守派否认大选舞弊,但无论是改革派穆萨维在大选中的高得票率,还是2004~2008年伊朗政治生活的定律——只要最高领袖不援手,保守派就会在选举中败北,都证明了非保守派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哈梅内伊之后,保守派不可能守住目前伊朗政坛老大的地位。对曾经高居顶峰、但却处于下滑轨道的保守派来说,如今应该适当缓和与反对派的张力,以减缓下滑的速度。譬如在内阁中增加几名反对派代表,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好。然而,连对其违背程序的指令提出异议的本派阁僚都容纳不下的内贾德,更容不得如此共存。保守派因此失去了一次难得的在变化了的政治环境中获得重生的机会。

在处理与西方社会的关系上,国防部长的任命最能说明内贾德的态度。国防部长人选艾哈迈德·瓦希迪是阿根廷政府于2008年12月下令通缉的恐怖事件参与人。1994年7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犹太人文化中心爆炸,死伤300多人。阿根廷检方调查指出,该袭击系由伊朗政府谋划。瓦希德作为策划者之一,被列入通缉范围,因此其提名一公布,阿根廷和以色列都强烈反对。然而伊朗议员们却“同仇敌忾”,最终以227票最高票通过任命。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伊朗保守派更希望西方社会多出现几名持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总统。西方新保们对伊朗行为的低度甚至零容忍,可以让伊朗很容易做出决定。

可是,对于已经伸出橄榄枝的奥巴马和忙于解决自身经济危机的头号强敌美国,伊朗此举未免有失理性。如果中东其它反美的阿拉伯国家根据情况变化出牌,伊朗就很难像以往那样得到它们行动上和舆论上明里暗里的支持。伊朗单枪匹马对阵美国和西方,无论从硬实力还是从软实力来说都大大减弱了斗争力度,且最终很可能是自毁长城。

对于被议会否决的提名,按照伊朗法律,内贾德必须在3个月内提出新人选,不过目前各界都希望内贾德能够尽快补交这些名单。9月3日对苏珊担任教育部长的提名被否决后,6日内贾德很快提名另一名女性法特麦赫·阿里娅担任该职。这次内贾德采纳了议会此前提出的重视资历与能力的意见——阿里娅有着丰富的教育工作履历,因此在议会过关的机会大增。只是,就伊朗時局的微妙程度而言,人员配置处于明显劣势的本届内阁可能会步内贾德第一任期的后尘:阁员任职不久即因各种原因或主动或被动各奔东西。

猜你喜欢

贾尼内贾德哈梅内伊
墨水瓶
墨水瓶
我好想
哈梅内伊手术成功
内贾德5日开始第二任期
伊朗人激烈争议内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