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好比一场足球赛

2009-10-26李西梧

中华儿女 2009年9期
关键词:足球比赛下半场悬念

李西梧

笔者也算个准球迷。多年以来,我一直纳闷,在200多个现代体育项目中,为何足球被称为“天下第一运动“风靡全球。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能让整个地球癫狂。按进球数量,它远比不上篮球;按斗狠刺激,比不上拳击;按速度力量,比不上田径游泳,按健美优雅,比不上体操跳水。可人们对它就像神灵附体一样走火入魔,如痴如醉。

年过不惑之年之后,再欣赏足球比赛,有一种顿悟:足球的魅力不在其力量、速度、优美,而在比赛结果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悬念上。实力决定输赢,是所有体育比赛的基本规律。足球尽管也必须讲求实力,可在许多情况下,输赢的结果并非凭定力料定其中。比赛场上风云变幻、扑朔迷离、阴差阳错,不到终场哨声响起都不是最后结果。以弱胜强,跌破眼镜的情况层出不穷。正是这种悬念与期待反差给球迷带来的大喜大悲、惊,心动魄、死去活来,构成了足球比赛的神奇“魔力”。

人过40观球而顿悟,是觉得足球比赛演绎的喜怒哀乐,似乎无不折射出人生的复杂历程。从年轻时的美好憧憬,到刚参加工作时的踌躇满志;从事业上的死命拼搏,到过程中的跌跌撞撞;从小有成就时的忘乎所以,到再难有突破的茫然失落……如今,“终场”之哨声越来越临近,种种复杂心态与“球场”上的形势,产生了许多共鸣之处——无法预测的悬念、难以把握的命运、祸福难测的结果,恐怕就是足球比赛与人生经历最为相似的地方,也正是足球为人类所无限热爱的魔力所在。

许多人有一种感觉,跨入40岁时,心底会忽然“咯噔”一下。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人生拐点的信号。40岁,是步入中年的标志。从自然生命来讲,已经度过了一半,进入下半生;从工作事业来讲,完成了一半的任务,进入成熟期。所谓四十而不惑,就是这一阶段的概括。此时人应该重新审视自己、评估自己,找准自己下半生的目标和追求,设定能够实现目标的路径。可不能像40以前那样天生牛犊,满怀理想,冲劲十足。之前已经事业有成、基础奠定的,往往会舒一口气。在同龄人中体现出成就感的同时,想到下一步如何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锦上添花;这个阶段事业还没有什么明显建树的,会开始产生焦虑心态,急于寻找新的机遇,创造有利条件进行放开一搏,争取尽快见到成效;而此时发现自己依然一事无成的,会出现两种变化:一是最后发力,期待奇迹出现;二是借古人所喻“人到中年万事休”,从此听天由命,得过且过。

足球比赛的上下半场,就是这样一个分水岭。上半场最关键,下半场最激烈。哪个球队都希望在上半场凭借体力最好、斗志最旺、求胜最强的时候能先进球,以抢占先机,稳住心态,再接再厉。到了下半场,则是一个转折,心态、技战术都会有明显变化。已经领先一方,重点想保住成果,扩大战绩。所以,会采取稳固阵线,加强防守,伺机反击战术;而落后的一方,一定要全线出击,加强进攻,尽快进球,甚至力争反超,夺得胜利。赛场上扣人心弦的时候总是出现在下半场。暂时领先的一方有时过于保守,踢法拘谨,缩手缩脚,最后不仅保不住胜果,反遇“黑色三分钟”;而落后一方最容易犯的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随着时间一分分过去,更是心急如焚,蛮劲如牛,造成阵脚大乱,踢法粗野。求胜不成,反被人伺机反击,再失城池。而一支成熟的球队,不管场上暂时比分如何,应该坚信自己的实力,坚持自己的战术,坚定必胜的信心,绝不受场上任何变化干扰,保持稳定心态,不坚持到最后终场哨响绝不言放弃。只有这样的球队,往往是最终胜利者。

球场上绝不言放弃,每一分钟都还有机会,每一分钟都能使战局发生逆转。即使在“伤停补时”阶段,也会出现奇迹,也会改变命运。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一句“不抛弃,不放弃”之所以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就是因为只有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自我放弃了,命运再垂青你,也没有机会了。当然,足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是11人的团队比赛,每个位置都有其明确的使命与职守。一支好的球队,一场精彩的比赛,必然是团队力量、集体精神的充分体现。任何逞匹夫之勇、单打独斗,都赢不来胜利。现实生活中,不管在什么样的职场上,其实我们都是球队一员。

如今,很多上世纪80、90年代从校园出来的年轻人经过多年奋斗,开始进入“下半场”了。能否赢球,在于我们的实力、信心、韧劲,当然还有“运气”。比赛总有胜负。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人们对足球的无法把握有一个经典结论:这就是足球!当我们奋斗的历程结束时,不管输赢怎样,也同样可以说一句:这就是人生!

猜你喜欢

足球比赛下半场悬念
记一次足球比赛
人生下半场 拼的是健康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精彩的足球比赛
足球比赛“排兵”里的布阵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七)
互联网的下半场,开始了吗?
基金下半场谁是主角?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