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与国家开放同行

2009-10-26高世军

中华儿女 2009年9期
关键词:巴勒斯坦工作

高世军

18岁的那个秋天,我怀着激动、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走进了位于东湖之滨、珞珈山麓的武大校园一座开启我生命新篇章的大学殿堂。那些浓缩在记忆中的学习生活情景,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但扳指一算,已经过去了30年。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迈进大学校门之时,正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起步之年。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的创业经历,我们的成长与发展,都与这个伟大的时代息息相关。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些年,无论身处何地,我都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关注自己,有一种信任和期待在激励自己,有一种使命和责任在呼唤自己。怀有感恩之心,恐言鸿鹄之志,只是为每一天辛勤的工作和每一份应尽的责任感到充实和欣慰。

超越平淡

在武大中文系勤学四年,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了国家广播电视部(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属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兴奋期过去之后,接下来面对的是单调、枯燥、琐碎的日常工作。国际部是台内中心发稿部门,编辑人员每天分成早、中、晚三班轮流转,数十年如一日。最初几年间,我在国际部做新闻编辑工作,主要是把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稿件改编成二三百字的广播新闻稿。那时还没有电脑和网络,编稿得用笔在纸上画改,有时连剪刀和浆糊也得用上。

工作单调乏味,生活也很艰苦。我和同伴们先是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半地下旅馆,后来才搬进拥挤不堪的集体宿舍。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一多半都交给了食堂。由于常年倒班,我一度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服用多种维生素、谷维素、维磷补脑汁等成为家常便饭,苦恼不堪。

平淡、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青年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和修炼。不过还好,虽然苦闷、彷徨,但我并未消极、消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以读书和写作来安慰和充实自己,坚持每天收听英语广播,翻译英文报刊文章,甚至还翻译了一部中篇小说。

我曾经尝试改变环境。本想报考社科院新闻所研究生,但因人事方面的规定限制,于1987年考取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研究生班。我也曾经争取出国留学,向美、加多所大学投寄了申请信,托福考试也有不错的成绩。但在1991年夏天收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大众传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已在申办前往埃及记者站工作的签证。几经考虑,最终选择了放弃。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最终选择留在国际台,完全是因为国际台长期以来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和文化:事业留人,情感留人。而且改革开放为国际台注入了活力,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

虽然长期以来这家在国外有着广泛影响的国家电台在国内鲜为人知,但它始终凝聚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从事一项卓有意义的工作。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无悔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才华。

这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让我看到了一种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价值,一种勇于承担使命和责任的精神。

走进中东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台驻外记者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众多年轻人因此获得在国外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1991年9月,我在30岁之际被派往埃及首都开罗,负责报道中东地区的新闻事件。

从飞机上看,中东地区土黄一片。这片缺少植被的土地,充满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阿(拉伯国家)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暴力冲突接连不断,报道任务异常繁重,工作环境更是艰苦危险。

从北京飞抵开罗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了发稿工作。在随后的两年里,我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十几个小时,还经常通宵达旦。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晚上写稿时饿了困了,常以啤酒、咖啡充饥提神。

全天候工作的习惯,使我能对各利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

1992年4月的一个深夜,接收埃及中东社稿件的电传机“嘀嘀哒哒”吐出一行小字: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座机在利比亚南部沙漠上空失踪。

我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政治事件。阿拉法特的安危对于巴勒斯坦人民、对于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确认消息可靠之后,我以最快速度向北京发回了《阿拉法特总统座机失踪》的消息。

在随后的30多个小时中,我一刻也没有合眼,通过当地通讯社、广播、电视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发回了数干字的后续报道。阿拉法特最终大难不死、安然无恙值得庆幸,但我在发回最后一条稿件后两腿软得都站不住了,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在中东工作除了要有敬业精神,还要敢于面对各种危险。

1993年9月,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巴勒斯坦自治的奥斯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之际,以色列军队占领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局势紧张,暴力冲突不断发生。

我和同事马为公长途跋涉奔赴巴勒斯坦,通过以军的层层关卡,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城镇、农村和难民营之间日夜奔波,多次经历巴勒斯坦民众向以军士兵投掷石块或燃烧瓶、以军士兵开枪还击的流血场面。在困难和危险的条件下,我们完成了对巴方官员和民众以及以色列士兵和犹太定居者的系列采访。

对一名记者来说,采访报道巴以流血冲突,是一件既幸运而又痛苦的事情。一方面有机会亲临现场,目睹暴力冲突、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另一方面眼看两个民族兵戈相见、血流不止,心灵震颤,深感痛心。

在中东,一次看似轻松的采访旅行也可能暗藏危险。1992年夏天,我和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前往埃及南部采访。烈日下,在沙漠公路上高述行驶的老旧奔驰出租车左前轮突然爆胎,汽车在可怕的声响中蛇行几百米后一头冲进沙漠,接着是三百六十度的旋转。

所幸车祸有惊无险,但那种惊险得近乎恐怖的感觉刻骨铭心。事隔数年后我的一位年轻同事就没有这样幸运,他在从埃及赶往巴以冲突地区采访途中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

对于记者来说,捕捉重要采访机会,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乐趣。

1993年3月,我作为特派记者从开罗前往亚的斯亚贝巴,采访索马里全国和解大会。索马里内战的两个核心人物临时总统迈赫迪和联合大会主席艾迪德,成为100多名各国记者追踪的目标。两巨头表示在和解大会达成协议之前,不接受媒体采访。

但我想试试运气。一连几天,我寻找一切机会与两人的秘书和保镖“套近乎”,并得到了一位曾在北京留学的迈赫迪派代表的鼎力帮助,得到了独家采访迈赫迪的机会。

接着,我又背着录音机来到艾迪德的住处,向其秘书回放了一小节采访录音,对他说如果艾迪德将军不肯接受我的采访,我的报道中将会只有迈赫迪的声音。见此情景,等候会见的艾迪德派代表也纷纷替我说情,表示愿把他们的会见时间缩短几分钟给我。用了个雕虫小技,我又得到了独家采访艾迪德的机会。

在会议结束前,我还争取到了采访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和埃塞俄比业总统泽拉维的机会,圆满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

感悟生活

赶上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社会,人生因此有了很多的机遇和很大的舞台。我以满腔热情来迎接每一天的生活,生活也给了我无数的教诲、启迪和感悟。有许多值得回忆和珍视的东西,也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我时时告诫自己,做人要诚实、守信、大度,做事要勤奋、认真、持久。顺境中切记平和谦虚,逆境中保持乐观自信。勤于学习思考,常怀感恩之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面对工作和事业,我从未考虑或计较过个人的利益得失,对名利也始终保持淡泊之心。不过,生活还是给了我丰厚的回报。我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当选过国际台首届十杰青年,200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成绩并未令我沾沾自喜,只是让我相信:耕耘才会有收获,做老实人并不吃亏。

(作者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拉美地区广播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巴勒斯坦工作
天下
不工作,爽飞了?
巴勒斯坦 女孩
巴勒斯坦冲突再起
选工作
巴勒斯坦发生校车事故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