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文字编辑与文化传播

2009-10-26吴有定

中国编辑 2009年5期
关键词:文字编辑词典现代汉语

吴有定

[摘要]广大编辑工作者除了要精选文稿,为文稿推敲字句以外,还应从中收集带有普遍性的语言文字问题加以深入研究,以专题形式辩明是非并及时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以表情达意和传播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编辑文化传播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毋庸讳言,在文化传播中,每个受过教育,有觉悟、有良知、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编辑都会竭尽全力,向受众传播和推介科学的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前沿的科研、优良的传统、淳朴的民俗、优雅的景观等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作为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除了必须充分意识到其传播的内容属于文化外,对传播的工具——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也属文化传播之列。对“文化”一词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就列出三个义项,其中之一就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就这一义项而言,《辞海》说得更明白,文化“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综合而言。“文化”既指所传播的内容,也指内容赖以传播的工具——语言文字及相关知识。为此。广大编辑工作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竭诚精选文稿,字斟句酌。以期达到内容与其表达的完美统一。笔者认为。编辑在文化传播中除了要精选内容健康的文稿并为一篇篇用稿字斟句酌以外,还应从中收集带有普遍性的语言文字问题加以梳理,从理性的高度以专题形式予以辨明是非,从而达到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既是编辑的天职,又是时代赋予编辑的传播先进文化的神圣使命。

为一篇篇的用稿字斟句酌和以专题形式予以辨明是非,从其与文本的关系看,前者属于直接功能。后者属于间接功能;从其作用的范围看,前者属于褊狭功能,后者属于宽旷功能;从其作用的奏效看,前者为急近功能,后者为缓远功能;从其作用的对象看,前者作用于文本(也涉及作者),后者作用于社会;从受众的多寡看,前者面向个体,后者则面向群体;从其所侧重的层面看,前者侧重于其然,后者侧重于其所以然:从其解决的问题看。前者解决的是零散的。后者解决的是系统的:从其所解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重视的程度看,前者顶多是一般的(甚至不引起注意),后者则特别能引起重视和注意。因此。在语言文字视阈下。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作为文字编辑,在狠抓前者的同时。还须着力于后者。

一、正音

看电视听广播。我们常常听到:××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个“难”,有的读为nán,有的读作nàn,确实令人费解。作为文字编辑,就有责任予以辨正。

“难”究竟在“排忧解难”中读为nán还是nàn?这首先得弄清它的意义是“困难”还是“灾难”、“危难”。同时还要弄清它的词性。“难”的繁体字是“魅”,这是个左声右形的形声字。最初指的是一种鸟,是个名词,读nán。后来它的本义被隐去而借作他用,词义和词性都已改变。简单地说,当它表示难易的“难”(不容易)时。是形容词,读nán;当它表示“灾难、危难、不幸的遭遇”时,是名词,读nàn。在“排忧解难”中,“难”是名词,作“解”的宾语。有些人因此就断定它读nàn。其实不然。因为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一样,也有词类活用的现象。所谓词类活用,正如张静先生在其《现代汉语》中所说的那样:“有一些词经常具有甲类词的语法特点,只是在某种情况下为了达到修辞目的,临时用作乙类词,这叫词类活用。从意义上说,活用的词都是既保留了甲类词的意义。又临时增加了乙类词的意义。……活用跟不活用时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基本相同。因而仍算一个词,不是两个词。从形式上说,活用的词主要是在句法结构(词组或句子)里表现出来的。”如上所说,形容词“难”有时就活用为名词,活用后多表示“困难、难处、难事、阻碍事情进行(或成功)的困难因素”。如“排除万难”、“迎难而上”、“急人之难”等中的“难”。这些“难”虽都活用为名词,其意义仍与形容词的“难”的意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排忧解难”中的“难”也是这样一个“难”,而不是“灾难”的“难”。“灾难”程度深,较严重,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一个值得电视、广播称颂的人当然不是在群众有了程度深、情况严重的“灾难”之后,才去为其排解,况且灾难一般是难以依靠个人力量排解的,如自然灾难根本无法排除。因此。排忧解难的“难”读nàn是不很妥当的。

从汉语成语的结构特点上看。并列结构的成语,其中有一类只要第一字与第三字(或第二字与第四字)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则其余第二字与第四字(或第一字与第三字)词性也相同。词义也相近或程度相仿,如:摩拳擦掌、舞文弄墨、豪言壮语、聚精会神、精打细算、奇光异彩、奇形怪状、深情厚意等。这类成语往往一三字或二四字。甚至一三、二四字两两可以相连重组为双音节词。如摩擦、舞弄、文墨、豪壮、言语、聚会、精神等。“排忧解难”就是属于这一类,“排”和“解”可以组成“排解”;“忧”和“难”虽然意义不同。但含义程度相仿(程度均不深重),分别指一般性的忧虑和困难。再者。在成语里,很难找出一三字词性相同、词义相近而二四字意义、程度却一轻一重的成语。从这点看,“排忧解难”的“难”也应该读为nán。

也许有人说:“排忧解难”源于《战国策·赵策三》中的“排难解纷”,而“排难解纷”的“难”读nàn。无疑就是排忧解难(nàn)了。这种说法也未免过于片面。虽然“排忧解难”源于“排难解纷”,但这并不等于每个字都本源于它。真正本源于它的是“排……解……”。而“难”在此只是形同而义异的再组合。如果说它与“排……解……”一样从原词照搬过来,那么它应该是位于“排”字之后,组成“排难”,而不是“解难”“排忧”了。另外,“排难解纷”的“难”指的是“危难”、“灾难”。据《战国策·赵策三》记载,当时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魏王派了将军晋鄙带兵援助赵国,因害怕秦军而不敢前进。后魏王又派了另一将军辛垣衍到赵国说服赵王派使者尊奉秦昭王为帝。这消息恰巧被当时游历到此的齐人鲁仲连听到。鲁仲连一来批评了赵国的平原君,二来当面责备了魏国使者辛垣衍。一针见血地指出让秦国称帝的严重后果,终于打消了魏国“帝秦”的念头,秦国也为此而退兵五十里,加之魏公子无忌夺取晋鄙的军权救赵击秦,终于使秦军撤兵而离开。赵国于是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在赵国平原君准备封赏鲁仲连时,鲁仲连再三推辞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意思是说: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所宝贵的,在于为人排除忧患、消释危难、解除纷乱。而不要什么报酬。对于鲁仲连这样的天下之士来说,当然是要从大处着眼,做出非凡之举来。为人解除“危难”和“灾难”,如果只是一些区区的难题、困难,又何足他们挂齿呢?显然,句中的“难”即“危难”之意,读nàn,鲁仲连的言行正印证了这一点。后来,“排患释难解纷乱”逐渐演化固定成“排难解纷”。由此可见,“排难解纷”的“难”意义不同

于常说的“排忧解难”的“难”。道理很简单,为人排忧解难应该从一点一滴开始,这才体现出体贴入微。因此不能以前者的读音类推后者。

当然,如果哪位人物确实在特别之际。解除某场灾难。理所当然,“排忧解难”的“难”就非读nàn不可了。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排忧解难”的“难”还是读为nán较合情理。较切语意。

二、正字

“小气”也是我们经常遇到且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而“小器”则大家未必经常见到——它只出现于港台的影视节目中,而且《现代汉语词典》(下称《词典》)找不到它的踪影。究竟哪个写法是正确的,作为文字编辑,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据《词典》解释,“小气”有两个义项:(1)吝啬;(2)(方)气量小。而《辞海》是这样解释“小器”的:(1)指人的局量浅窄。(2)同“小气”,吝啬。(3)小器皿。所谓“局量”,《词典》解释为“器量;气度。”而器量则解释为“气量;度量。”从这点上看,“小气”=“小器”。根据这个意义溯源,到底是“小气”正确,还是“小器”正确呢?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气”与“器”的意义。“气”,《说文·气部》载:“气,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象云起之貌。”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气在文言文中主要有六个义项:(1)气体;(2)自然界冷热阴阳等现象;(3)气味;(4)古代医学指人的元气;(5)人的精神状态,勇气、怒气等;(6)古代哲学名词。而“器”,《说文》载:“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汉语大字典》释为:“(1)器具……(6)器量;器度……”。经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器”本义为“器具”,而“器具”有大小之分,大则容量大,小则容量小,人的“局量”无疑似容器,因而用“器量”、“器度”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再来看看《辞海》,第一,里面只收“小器”,而没有“小气”词条。第二,对“器”字的解释,《辞海》列出六项:(1)用具;(2)生物的器官;(3)见“道器”;(4)才能;(5)器量;器度;(6)重视,器重。第三,“器”字下所录“器量”词条的释语是“原指器物的容量。引申指人的度量。”可见用“器”表“器量”,形容人的器局是不容置疑的了,这点可以从《论语》得到佐证——《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何晏注:“言其器量小也。”

综上所述,表示人的器量涵养当然是用“器”,而不应用“气”;“小器”才是正义,“小气”是不规范的。相应的“气量”也应改为“器量”,“气度”也应改为“器度”,而且《词典》的“小气”(应改为“小器”)词条下的两个义项的顺序也应对调,即(1)器量小;(2)吝啬。因为“吝啬”是由“器量小”引申而来的:“小器”的人一般度量狭隘,很难包容。不能宽容,这种人很在乎鸡毛蒜皮之事,斤斤计较,待人接物尽显吝啬也就理所当然的了。一句话,“器量小”导致“吝啬”。

三、规范词汇

在关于某人某单位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辞劳苦,日夜奋战的报道中。时常可以见到或听到“×××日以继夜……”或“×××夜以继日……”。乍看(听)起来似乎没有区别,都是表示昼夜不停的意思。就连《词典》也把“夜以继日”解释为“日夜不停。也说日以继夜。”其实并不然,只要仔细分析,两者之间也还是有正误是非可辨的。

“夜以继曰”语出《孟子·离娄下》孟子说的一段话,其原文是: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舍者,仰而思之,夜以继珂;幸而得之,坐而待旦。

这段话最后说到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君王,来实践禹、汤、文王、武王四人所行的勋业:如果有不符合当日情况的,便仰天思考,白天想不好,夜里继续想;侥幸想通了便坐等天亮去付诸实行。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夜以继日”的启示:由于问题未能解决,而白天时间已过,只能连夜晚的时间都用上,换言之即用夜晚时间来延续白天时间——以夜继日。介词结构“夜以”就是“以夜”的倒装。

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规律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击壤歌》)。《诗经·小雅·小宛》有“夙兴夜寐”(早起晚睡),陶渊明《归园田居》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朝辞白帝彩云间”。这些诗句都说明人的日作(而日作又始于晨。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夜息的习惯和规律。正因为如此,《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才会以愤怒的心情叙说焦仲卿的母亲逼迫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在夜间“加班”。如:“夙兴以求,夜寐以思。”(《汉书·武帝纪》)上文提到的周公也属此类,这就是所谓的“夜以继日”。

如果把“日”“夜”二字对调过来,成为“日以继夜”。其意思则为用白天时间来延续夜里时间。一来违背人们的作息习惯和规律,二来又不能达意。因为白天为正常工作时间,夜间为休息时间,用工作时间延续休息时间。岂不是睡懒觉?因此,“夜以继日”的说法才是正确的。把“日”“夜”的位置倒转过来,说成“日以继夜”是不妥的。

四、规范语句

不规范的语句在文章中也是时有所见,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无时不有。为此。规范语句也是文字编辑的职责。

例如,“按姓氏笔画为序”(或“以姓氏笔画排序”)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惯用语。一般的杂志刊登其编委会的名单,名单之前必有之;机关部门选出个什么委员会,名单之前须有之……总之,为了说明所列名单不分次序先后,这句惯用语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如2002年11月8日至15日党的“十六大”期间,《人民日报》等所有报纸都刊登或转载“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党的十六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等,其中都有“(按姓氏笔画为序)”一句。其实这是一个双重语病句。

我们知道,“以……为……”是古汉语的一种常用固定格式——表示意谓、处置等意义的格式。其主要用法有四种:(1)“以”是表示“以为”意义的动词。与“为”配合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是……”、“把……当作……”。例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又如:“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吕氏春秋·应同》)(2)“以”是“使令”、“任用”意义的动词,与“为”配合。组成兼语式的使动句。表示让人去做某事或担任某种职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让……做……”、“任用……为……”。如:“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战国策·齐策四》)(3)“以”是表凭借的介词,

用以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表示动词“为”所凭借和依据的对象。这种“以……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把……作(为)……”。如:“南方有鸟焉……以羽为巢……”(《荀子·劝学》)又如:“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韩非子·有度》)(4)“以”是表目的的连词,与“为”连用,两者配合表示“为”这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目的。“以”字可译为“来”。“为”据语意灵活译出。如:“其徒数十人……捆屦织席以为食。”(《孟子·滕文公上》)这其中第三种固定格式的用法现代汉语仍一直广泛沿用着。如:“以……为标准”,“以……为中心”,“以……为代表”,“以……为核心”,“以……为职业”,“以爱学习为光荣,以不爱学习为可耻”。“以姓氏笔画为序”就是属于此类。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用姓氏的笔画数目及先后笔顺作为排名次序。换言之即:按姓氏的笔画数目及笔顺先后排列次序。由于文言句式是“以……为序”,现代汉语则是“按……排(列)(次)序”,两句式交叉组合便成了文白混杂的“以姓氏笔画排序”、“按姓氏笔画为序”的病句。其病因就是文白杂糅。将本来成双成对的“以……为序”、“按……排序”一刀两断,阴差阳错。

进一步仔细分析。我们还可发现:“按姓氏笔画为序”还有第二重语病,就是“姓氏”。《词典》:“姓氏,表明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姓氏,专指姓。”显然,“姓氏”就是“专指姓”。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名单上有些是同姓的。同姓又是怎么排序呢?当然是按“名”了,既然“名”也作为排序的依据,理当将“姓氏”改为“姓名”了。

综上所述,“以姓名笔画为序”或“按姓名笔画排序”才是正确的。需要指出的是,新华社已经意识到了“按姓氏”之误,于是,在2005年3月报道两会时,将“按姓氏”改成了“按姓名”:“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2005年3月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主席团(173人,按姓名笔划为序)……”。新华社此举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值得称道。不过,为进一步规范这一惯用语。还得将“笔划”改为“笔画”,并注意“以”与“为”、“按”与“排”的搭配,不要再用“按姓氏笔划为序”了。

五、订正完善语文工具书

《词典》2005年第5版修订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收词。增加新词新义,删减一些陈旧的而且较少使用的词语或词义:二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词典》经历了1960年的“试印本”、1965年的“试用本”、1978年第1版、1983年第2版、1996年修订第3版、2002年第4版增补本及2005年修订第5版等阶段,几经修订。前后历时40余年,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具权威性和最普及的一本词典。

然而,时间在流逝,社会在进步,认识在深化,语言在演变。文化在交融,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的需求趋向多元,新生事物如泉涌。这些无不对现有的《词典》的修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换言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词典》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和不足,“要使词典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使它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

在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今天,在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播规范的语言文字。在订正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的同时,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究,并将成果及时交流,是在更高层次上为纯洁和推广祖国的语言文字尽所应尽之力,这既是“依法”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更是现代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编辑工作者应无愧于自己的身份和神圣的职责。

猜你喜欢

文字编辑词典现代汉语
融媒体时代文字编辑如何转型为策划编辑
一起来吹牛
文字编辑工作者的新闻素养提升方法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词典使用与英语学习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函数及图象”错解词典
后期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漫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