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百姓档案征集的思考

2009-10-24

北京档案 2009年9期
关键词:百姓档案馆工作

杨 朝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提出,“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重点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其落脚点是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建立方便人们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这对于新时期做好档案征集工作不无启示:即要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把档案征集工作的视角投向百姓生活,以构建更为丰满、生动并富有细节的历史。

一、征集百姓档案的必要性

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冯骥才在谈到面对“文化空巢”现象的积极对策时指出,“历史不能没有见证者;不能变成一个个干瘪的躯壳和空巢。”①而“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②这个档案定义中指出的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笔者认为既包括名人档案,也包括普通百姓档案,当然后者应当是将典型意义和微观细节很好她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存价值的那一部分。

苏州大学的张照余教授也指出,“社会记忆”只有覆盖到参与社会活动的所有人和所有方面,才是完备、真实的。缺少人民群众、百姓生活的档案,社会记忆就缺少了细节,就失去了鲜活的内容,档案职业就会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各级档案部门收藏的档案绝大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在其运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所以关照的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及其决策,缺乏基层具体操作过程和普通老百姓的态度和反应。这样的档案是不完整的,而档案利用者根据这样的档案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片面的。”③因此,档案馆必须履行其主要使命,建立当今的未来史。

二、征集百姓档案的可行性

当前,一些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已相应地带动了此项工作。今年沈阳市家庭建档示范户家庭向沈阳市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家庭档案,其中包括周维烈老人的20本家庭账本,记录了他家从1961年至2004年的家庭生活收支情况。一串串数字虽然只是记录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琐碎的收支情况,但它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痕迹,是我们国家国富民强的体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这些包含民生意义的细节化档案资料的进馆无疑丰富了馆藏内容,体现了百姓的命运和呼吸。因此,档案征集人员应当适时关注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尽力捕捉和发现普通百姓档案的信息,并着力征集进馆。

2007年,“农民朱建华向十七大献礼”成为十七大新闻中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一。湖北省档案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联系朱建华,并顺利将他收藏了14年的农民负担卡收入馆藏。这保存了14年的负担卡,不仅是湖北税费改革的历史证据,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改革的历史证明。④所以,档案征集人员尤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判断,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有价值的百姓档案征集进馆,丰富馆藏。同时,在新闻宣传的重点关注下,进一步营造档案征集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口述档案日渐走进档案征集人员的视野,即通过对历史名人或普通百姓的有计划采访,以录像或录音逐字记录的形式形成的档案。名人的口述档案尽管重要,但也极有可能因种种原因而隐讳不少史料,回避一些史实,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百姓的口述档案则恰恰以可靠的真实性、集体互补性见长。常熟市档案局(馆)和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开展老百姓口述档案征集工作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他们从2006年至2008年用了3年时间,征集到反映日军暴行的口述档案119篇,并集结出版了《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使之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此举也在拓宽档案征集领域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可见档案征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将征集工作与编研开发结合起来,并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有计划开展百姓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我们不仅可以征集历史题材的老百姓口述档案,还可以征集当代题材的老百姓口述档案,以此弥补以往史料中宏观材料多,微观材料少,缺少具体事实和记载的缺陷,相应地增强史料的鲜活性和细节的真实性,并借此丰富档案工作的内涵,为辅助史学研究贡献力量。

三、加强对征集百姓档案的计划管理和统筹安排

档案工作者要“创造一个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喜好、需求的全新的文献材料世界”, ⑤因此,拓宽征集工作的视野,把触角伸向普通大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百姓档案的内容包罗万象,载体形式不拘一格,征集人员难免会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感触。因此,在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征集通告中,就应明确增加关于征集百姓档案的意愿,以及档案涉及的内容、范围、形式等。要明确对于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百姓档案的具体范畴,以利于档案馆明确目标,主动征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便于老百姓知晓并带动其踊跃捐赠。

此外,档案馆开展征集工作,要有意识地将百姓档案的征集纳入议事日程,分步骤、有重点地具体实施,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可以在确定编研选题的同时,将征集工作与编研有机结合,有目的地尝试开展与选题相关的百姓口述档案的采集。为了做好此项工作,“除了要对采集者进行历史学、社会学、档案学等相关领域专门知识的培训以外,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采访、摄制、录音、剪辑等技能的培训”⑥,以便追求高质量的音质,保证语言信息的完整,形成符合要求的百姓口述档案。

同时,征集人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从新闻时事中去发现和提炼百姓档案的蛛丝马迹,使得越来越多的反映普通人生活、社会变迁方面的档案能够纳入到馆藏当中;征集人员还需拥有关怀众生的胸怀,不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还时时留心冷点问题,甚至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往往也能找到征集的目标和对象,从而让更多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历史进入历史档案,努力确保“社会记忆”的完整。“如《中国底层访谈录》就是一部社会边缘人的历史,也许下一步历史就是你或者你身边人的历史呢。”⑦而这都亟需我们档案征集工作者去挖掘、去采撷、去珍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征集工作进行总结时,我们更需转变观念,不仅对名人档案的征集成果予以褒奖,更要对百姓档案的征集成果大加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征集人员做好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建立良好的工作激励机制,为百姓档案的征集工作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注释:

①冯骥才:《文化空巢及其对策》,http://www.starlogs.com/page.php?url=aHR0cDovL2Jsb2cuc2luYS5jb20uY24vcy9ibG9nXzQ2ZTdiM2ZkMDEwMDA5cj Uua HRtbA= =&title =5pa H5YyW56m65bei5Y+K5YW25a+5562W44CA5Yav6aql5omN44CA5ZCN5Lq65Y2a5a6i,检索时间2009年7月29日。

②吴宝康、和宝荣、丁永奎:《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③王俊斌、郭洁:《浅谈口述档案的收集》,《山西档案》,2008年第3期。

④邓衍明:《监利农民朱建华献给十七大的礼物被湖北省档案馆收藏》,《湖北档案》,2007年第12期。

⑤转引自薛匡勇:《论档案馆的未来发展》,《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3期。

⑥尹敬媛:《口述档案同期录音的特点及方法研究》,《中国档案》,2009年第3期。

⑦刘旭光、薛鹤婵:《试论口述档案的价值》,《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付永革:《区县档案馆口述史资料征集“四要”“四不要”》,《北京档案》,2008年第6期。

2、张鹏:《一批珍贵档案资料入藏沈阳市档案馆》,《中国档案报》,2009年3月16日,第四版。

3、陈辽:《老百姓口述档案的特殊性——读〈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档案与建设》,2009年第5期。

4、徐玲丽:《突破概念界限 追求历史永恒——关于“口述档案”档案属性的思考》,《山西档案》,2009年第2期。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百姓档案馆工作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看家“风”
不工作,爽飞了?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选工作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