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户老人的共同儿子
2009-10-23东方弧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09年10期
东方弧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人民的儿子。很多人都重复过小平同志这句话,都宣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但怎样做好一个儿子,似乎他们大都没想过。
有一个人做得很实在。他是河南人黄久生。他扎扎实实地为家乡680户老人当好儿子。
黄久生从小很苦。受苦的孩子肯定少不了受欺侮的经历,因而容易埋下仇恨的种子,产生报复的欲望。受苦的孩子也肯定受过好心人的帮助,因而产生感恩之心,孕育反哺意识。是报恩还是报怨,就看他成人之后的认识和选择。
黄久生就选择报恩。
他不忘8岁那年,兄妹俩没饭吃。吃着用盐疙瘩化成的盐水,邻居李小姑看到后流下眼泪,转身回家端来刚蒸好的南瓜。
他不忘12岁那年,大年初一,吕大妈送来5个饺子。吕大妈一家7口,好不容易包了20多个饺子,却送给他们兄妹5个。
他不忘13岁那年冬天,又是吕大妈看到他鞋子上有个大窟窿,便连夜给他赶制了一双新鞋。
高中毕业后的黄久生,经人介绍到建筑公司干活,干的是搬砖提灰的“下手工”,但他干得很用心。他总是随着师傅砌墙的进度,把砖、灰放在师傅最顺手的地方。
他省吃俭用买来建筑方面的书籍,下班后不停地琢磨、钻研。
他从小杂工干到班长、工长、队长……
1986年春节前夕,离乡3年的黄久生已是带领40多人的施工队长。他雇了一辆拖拉机,满载礼品回来看望乡亲们。
他发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于是开始了自己的报恩计划。他调查到全镇有680户需要救助的老人,便与镇领导联系,由他资助这些老人,但不要透露出去。13年来他为资助这680户老人共捐资100多万元。
另一件更让家乡受益的事情是,他从家乡带来40多名劳务人员组成建筑团队,他参与建设的工程在1997年和1999年两次获得国家最高建筑质量奖——“鲁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