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应对金融危机

2009-10-22赵联斌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7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金融危机党员干部

赵联斌

[摘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各级党委和领导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金融危机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全民族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要开展心理疏导和救助工作,保持民众心态健康;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感召作用以期早日战胜金融危机。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金融危机

当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在全球快速蔓延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应对和战胜金融危机的一条根本要义。正是在党和政府带领人民信心百倍的努力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历史经验表明,大的经济下滑由触底调整到全面复苏往往是一个较长的复杂过程,人们的精神和意志力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这一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持续不断地提振全民族战胜危机的决心和信心,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并牢牢把握的一个中心环节。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金融危机的认知水平

强大而有效的宣传动员能力,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集中体现。面对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感到茫然无措。一些现实思想和模糊认识如不及时加以澄清和克服,很容易积聚、发酵和扩散,从而涣散民心士气,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举措的有效实施。因此,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这场危机的认知水平,增强在党的领导下战胜危机的能动性、自觉性,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首要任务。

密切关注群众思想变化,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任何危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据资料显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仍呈发展蔓延趋势。党和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应对危机,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思想政治工作应时刻关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意见、要求以至怨气,特别是有重大事件发生和重要政策出台时,更要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反应,确保宣传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金融危机影响下群众的担心疑虑都是非常具体现实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敢于直面现实,把道理讲得顺情顺耳,否则,不仅难以达到解疑释惑、振奋精神的目的,还可能造成逆反心理。要讲清楚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对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使群众做好面对各种经济困难的充分思想准备;要讲清楚我国经济总体上仍然健康运行这一基本面,使群众面对任何市场波动都保持高度镇定;要讲清楚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影响采取的各项战略举措及其已经显现的效果,使群众进一步树立在党的领导下战胜危机,深化改革,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坚定信念。

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宣传教育的共振效应。金融危机百年罕见,其在社会思想领域内引起冲击震荡的深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宣传教育工作要取得切实的效果.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领导干部要做,普通党员干部也要做;党政机关要做,其他社会团体也要做;院校科研单位要做,企业也要做;教育者要做,被教育者也要做;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要做,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也要做。各种力量围绕中央大政方针的落实同频共振,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把群众的思想很好地统一起来、激发起来。

开展心理疏导和救助,保持民众心态健康

据调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医院心理问诊的人数成倍增加。他们有的是已适应城市生活却无奈带着妻小返回家乡的农民工,有的是把辛勤积攒的钱投向股市却血本无归的股民,有的是在岗却随时面临被裁减压力的白领……其临床表现出焦虑、愤怒、无助、倦怠、无聊甚至疼痛等异常特征。如果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加深,部分群众心理失衡的情况将有加重的趋势。重视建立健全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救援机制,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切实提高对心理疏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一些同志比较重视对思想问题的教育引导,而忽视对心理问题的研究疏导,甚至用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去解决心理问题。实际上,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想问题解决不好,可能引起情绪失衡,形成心理问题,加大解决思想问题的难度;心理问题解决不好,则可能影响人的认知,引发思想问题,加重心理问题的程度。但是,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对事物认识不清、道理不明引起的,主要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主要是因生活环境条件发生急剧变化而难以适应引起的,主要应用抚慰舒压的方法解决。专家指出,心理问题尤其是严重心理问题一旦形成,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就很可能通过非理性的、极端的方式释放。汶川大地震后个别轻生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仍然笼罩着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积极推动各项心理救助工作的开展。

积极防范紧急群体性心理事件的发生。目前,全球经济衰退尚未见底,形势依然严峻。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虽然出现某些好转的迹象,但仍然存在不少变数。思想政治工作应密切关注危机加重给民众心理带来的冲击。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对个体心理疾患的疏导和救助,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做好防范紧急群体性心理事件发生的准备,因为后者的突发性往往更强,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破坏力更大。在易引发群体情绪激烈碰撞的场所,应预先制订紧急心理干预措施,一旦出现危险苗头,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有序有效的心理救助,努力把危机消弭在萌芽之中。

着力提高全社会实施心理救助的能力。目前我国这方面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一方面专业人员极缺;另一方面,人们普遍缺乏自我心理调适和对他人实施心理援助的基本常识,相当多的人有了心理问题想不到或不愿意找心理医生。必须加大专业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按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大批专门人才,医院一般应开设心理门诊。要运用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心理预防和救助知识,开展积极的心理互助活动。领导干部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掌握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和心理辅导等基本技术和方法。在各级干部培训中,应加大实施心理救助内容的分量,增强干部做好金融危机影响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感召作用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其成功实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优势。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面前,党是群众的主心骨、定心剂。群众往往是通过他们身边党员干部的作为和形象来评价党和党的政策,决定对事物态度的。可以说,加强党的作风建

设,是最直接、最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大力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凝聚和振奋民心士气,对于战胜当前这场严重危机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无论金融危机发展到何种程度,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殚精竭虑地投入工作。要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尤其是应克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思想,坚持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当前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不等不靠筹资金、搞建设,千方百计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克服懒惰倦怠情绪和漂浮作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切地了解民间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医疗、环保、子女入学、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困难,多办快办一些群众急需的实事好事,尽量减轻金融危机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克服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的态度,坚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积极调整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总之,要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艰苦努力,使群众受到实惠,看到希望,与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充分展示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在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人民群众最想看到的是清廉有为的政府,最憎恶痛恨的是腐败行为。金融危机已经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腐败行为则是雪上加霜,它不仅会恶化经济环境,迟滞经济恢复的步伐,而且会削弱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清醒地认识这种利害关系,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要正确认识权力的本质,坚持以清廉为荣耀,把操守当生命,高度警惕权力、金钱等诱惑,自警自省,警钟长鸣,拒腐蚀、永不沾。尤其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党员干部,应洁身自好,当好国库的守门人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确保中央刺激经济计划的有效实施。在强调自律的同时,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警示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

大力弘扬节俭施政的优良作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政府的难处是,一方面随着经济下滑财政收入降低,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资刺激经济。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大量压缩行政开支。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各级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自觉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克服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风气。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就会形成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经济重新进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便可期待。(作者单位:中国恒丰银行)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金融危机党员干部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党员干部要姓“党”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