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树理斗胆写“真”诗

2009-10-22

文史月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大字报团委书记打油诗

马 莉

众所周知,赵树理是鼎鼎大名的小说家。但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他还写过几首颇为有趣的诗呢。诗都是老人内心想法的真实流露,但是如果你知晓了它们的创作年代,你可能要为老人的胆量捏把汗了。

一、妙趣横生的打油诗

1958年11月14日,中共山西省阳城县委作出全党全民动手创作的决定:“党委号召,书记挂帅,全党动员,全民执笔,苦战3个月,立说40万,精选1万篇,著书100册。”在县委的号召下,各单位都“抓紧备战”,共青团阳城县委员更是不甘落后,动员大家放“文艺卫星”,还请时任县委书记处书记的赵树理去讲话。不料赵劈头就说:“我给你们泼冷水来啦!我一个专业作家,一年还写不好一本书。诗是语言的精华,你们一个晚上怎么能写出几十首呢?别说放‘卫星,我看连个‘起火也放不成。你们年纪轻轻,可不能养成吹嘘夸口的毛病!”

然而,当时“大跃进”势不可挡,赵树理的讲话丝毫不影响县团委书记布置放“文艺卫星”的任务。这个县团委书记指示道:各机关团员,每人在1959年出版作品100篇……赵树理听了哭笑不得,回家后顺手写了一首幽默风趣的讽刺放“文艺卫星”的打油诗《招生广告》:“人道作诗难,只因作得少。一天二百首,一月管保好。你若无啥写,题目向我讨;硬自《钢铁歌》,软至《她来了》,随便写一个,然后找材料。手呵动地手,笑呵圆的笑。莫谓人不懂,难懂方为妙。我住天字街,门牌第一号。祝尔准诗人,前来把名报。”

二、前喜后气的文革诗

1966年8月中旬,赵树理被揪到长治晋东南地委招待所“交待”问题。他看到一张万余言的揭批他“问题”的大字报,于是就在大字报边上题诗曰:“尘埃由来久,未能及早除;欢迎诸同志,策我去陈污。”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对运动的善良愿望。

8月下旬,晋东南地委开会开始揭批赵树理。一天,赵树理看到—张《请看赵树理的野心》的大字报,正被人围观。原来这张大字报说他对无产阶级专政极端不满,有改朝换代、再造江山的“野心”。结尾道:“如予不信,有诗为证:‘任它冰封与雪飘,江山再造看今朝,钻林不作银蛇舞,也与天公试比高。这是赵树理亲笔写的,铁证如山,赖是赖不掉的。”读罢大字报,他很气愤。这首诗是他所写,但那是1964年3月参观大庆油田,目睹石油工人顶风雪冒严寒,改天换地大打石油翻身仗的情景,有感而作。现在这位熟人竟不顾事实,无限上纲,有意置他于死地,令人发指。赵树理不觉慨叹:“如此牵强附会,望文生义,任其下去,不知有多少人要无故蹲文字狱。”激动之余,又赋诗一首,写在大字报旁边。诗曰:“革命四十载,真理从未违,纵虽小人物,错误也当批。”这是以鲁迅笔法,在回敬那位卖友求荣的“小人物”。是年冬,赵树理被迫写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的检查,约23000字,一方面,严于解剖自己;另一方面,历数每篇作品创作的背景和由来,用事实驳斥了林彪、四人帮一伙随意加在他头上的种种不实之词的罪名。检查结尾说:“在起牌的时候,搭子上插错了牌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打过几圈来就都倒正了。我愿意等到最后洗牌的时候,再被检点。”这话虽有几分书生气,但也反映了赵树理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

(责编 李欣)

猜你喜欢

大字报团委书记打油诗
医学院校基层团委工作特点及配备专职团委书记的必要性
韩百所大学出现批评政府大字报
欧洲保守派的一张“大字报”
对不起,我没去平凹的旧居
全家福和打油诗最配
打油诗事件
途遇怪客
“吃”出来的“打油诗”
下岗团委书记给人的启示
明天回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