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江南的“廊桥遗梦”
2009-10-22江有汜
江有汜
说起廊桥,很多人会把记忆定格在《廊桥遗梦》里的罗斯曼桥:罗伯特·金凯在黄昏的时候经过一条小巷,遇上了弗郎西丝卡。他微笑着对她说:“对不起,打搅了。我是在找此地附近一座廊桥,可是找不着,我想是暂时迷路了。”“你已经很近了,那桥离这里只有两英里地,”弗朗西丝卡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领你去。”……
廊桥是梦一般的地方,总是值得我们去寻觅,而就在桥附近的小巷里,住着一位清秀的邻家妹妹。如果你足够幸运,你一样可以在黄土高原上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小镇,在清溪潺潺的渭河源头找到这么一坐秀美幽雅、全国唯一的纯木质结构伸臂拱形廊桥——灞陵桥。对小镇里的人来说,灞陵桥就是一个梦,一个悠悠江南的梦,是种在荒凉的黄土高原之上的一颗关于江南的寂寞种子。
黄土高原上的江南之梦
中国人的廊桥梦,就是始于明朝的。最早的廊桥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虹桥”。“虹桥”的学名叫编木古桥,是一种局部用拱、中间用梁,以拱为主的结构。在结构学上,拱是最完美的结构。古廊桥用小杆件编织的形式,实现了大跨度的拱形结构,超越了木材本身长度的限制,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此外,古廊桥在拱桥上加以廊身,既美观又实用,在建筑学上还有很深刻的道理。拱形结构不怕自上而下的压力,却怕自下而上的力。在拱桥上建廊,大大稳固了桥的结构。
从兰州出发,在大巴车上一路颠簸近三个小时,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安静的小镇了,天蓝的让人发晕,略带着泥土和青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小镇依山傍水,一下车,已经置身在渭河边上了,很难想象,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的渭河,在这里会是如此宁静,潺潺水声中夹杂着蛙鸣,缓缓向着远处的红山谷流去。
顺着河岸往前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几颗河柳掩映下的,就是灞陵桥了。已是黄昏,斑驳的青瓦映着绯红的晚霞,宁静而迷人。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桥头,一步步轻轻踩在木台阶上,嗒嗒做响,从桥板中渗出的光,和着落日余辉,仿佛行走在时光之中。
三三两两的少年,坐在桥的栏杆上,听桥下的潺潺渭水,看君山云起云落。而此刻的桥,是在温柔的、静静听着他们的故事,我想,这是他们最宁静和美丽的臂弯了。灞陵桥也是这些少年的梦吧,寄托着他们的哀思与未来的梦。
桥头的几个孩子,正在用火柴棍玩一种搭握桥的游戏。他们形象地把灞陵桥叫做握桥,如乳名一样亲切。孩子们像变魔术一样,只是相交着搭在一起,就成了一座漂亮又坚固的桥。他们对此乐此不疲,搭了拆,拆了搭,小小的心灵里,早早就种下了灞陵桥的梦。
古廊桥的存在,不仅仅具有建筑学上的意义,更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情味。在小镇,如今的灞陵桥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她的细腻和体贴,不仅让人们留恋她,更让她成为历史留给小镇的梦。
陇上人家的长安之梦
我很疑惑,为什么廊桥会命名为灞陵桥呢,要知道,灞陵桥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或许,这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是,一代枭雄曹操在许昌城外灞陵桥边,以英雄惺惺相惜的真情和生怕放虎归山的矛盾心理送关羽的情景,却怎么也和这里联系不到一起。
虽然,听说在渭源双石门也有关于三国的古栈道遗址,但这与灞陵桥又有什么联系呢?问过当地的老人,我才明白,原来这桥竟寄托着陇上人家的另一个梦——长安之梦。
盛唐时期,长安城外,灞河上的灞陵桥一枝独秀,在诗词歌赋中频频亮相。就连金朝人完颜仲实都在感叹:“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渭源,更是寄托了太多的关于长安的爱与哀愁。长安,也成了陇上人家的依依之梦。
到了明洪武年间,也就是公元1368年,一代名将徐达征战元守将李思奇,元将李思齐被逼进渭源县城,为了阻挡徐达进攻,拆了渭河桥。时逢暴雨,渭源河水深流急,兵马被阻。为了迅速解决战斗,不给元军喘息之机,徐达命令将士连夜建桥。然而水势过大,投入河中木料石块随水而去,徐达束手无策。谋士建议“木笼装石投放河底,垒成桥墩,再架桥面”。徐达听之有理,令将士照此法行事,果然有效,很快建成大桥。与此同时,徐达派军绕道截断元军退路。元军见大势已去,放弃抵抗投降。徐达为纪念这一战斗,要为桥定名。部下建议:“渭水通长安绕霸陵,当为玉石栏杆霸陵桥。”徐达认为妥帖,亲笔题名“霸陵桥”。当时的霸陵桥配有玉石栏杆,“既济行人,复通车马”。
后来,这座石木平桥每遇水涨,桥墩就会受毁,终于被洪水淹没。后来,在清朝同治年间,灞陵桥又被重建。
到了民国八年,也就是1919年,时任渭源县长的陕西人马向乾,与绅士徐子建等人把重修灞陵桥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邀请陇西著名木工莫如珍掌尺,清源镇柯寨村工匠何遇江、何遇海等仿照兰州文化宫雷滩河上的握桥,建造了这座纯木结构的卧式悬臂拱桥,可惜雷滩河握桥已被毁,灞陵桥就成为全国唯一一座纯木质叠梁拱桥。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茅以升在他的《桥梁史》中对灞陵桥的评价仅次于河北赵州同济桥。
清源镇柯寨村就在灞陵桥正对面的红山脚下,也许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位只是仿造了一座桥的神奇木匠,会在我国的桥梁史上留下足迹。柯寨村虽在渭水河畔,但仅仅一水之隔,对面是青山绿水,这里却是绵延八百里的“火焰山”,而这,也形成了渭源最为独特的风景,站在灞陵桥上,你既能看到翠绿的山峦,也能看到光秃秃的红土山。柯寨村就在这样的红土中坐落着。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绿色的渴望,才有了何氏兄弟神奇的缔造。
灞陵桥多孑的命运注定了她永远都会给人们留下残梦。1932年,由于桥身倾斜,何氏兄弟二次维修,庆幸的是,何家后人一直保存着当时修建灞陵桥的图纸,后又于1984年、1986年两次维修,基本保持了桥的原貌。
永远遗失的诗词之梦
秀美的灞陵桥之所以闻名天下,绝不仅仅是因为她在建筑学上的价值。灞陵桥是数百年来文人们的一个梦。
民国23年8月,灞陵桥重修工程竣工后,当地政府呈请中央与本省要人题辞纪念。蒋介石题“绾毂秦陇”,有人说这句话是对渭水文化的最高概括。于右任题“大道之行”,孙科(孙中山长子,当时任行政院院长)题“渭水长虹”。还有汪精卫写的碑“关中八川,灞注于渭,渭则源自鸟鼠,昔日首阳,今之渭源……”除国民党要员的题辞外,现悬存于灞陵桥上的匾额还有很多名人的墨宝,如左宗棠的“南谷源长”,启功和裴建准所题的“灞陵桥”等等。
灞陵桥吸引了历代无数名人、学者、诗人。数百年来,左宗棠、蒋介石、于右任、孙科、杨虎城、林森、何应钦、汪精卫、徐显时、裴建准等政客名流均题字题词、题联赋诗。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匾额、石刻、书画、诗文等均在动荡中散失毁坏,真迹已无处可寻。
灞陵桥伫立在宁静的黄昏中,包容着它曾经战马奔腾的激情。微风轻拂,掠过清凉的河水,自由散漫的驰向远方。整个小镇的山川草木作为背景浸润在一片深沉和庄重里。
灞陵桥是不动声色的。她的舞蹈只有间歇,却没有终曲。灞陵桥就这样从人世旅途的终点将道路接续下去,通往自然旷远的胸怀,也通往人心底里埋葬幸福和自由的地方,为之打开窗户打开门,放进阳光放进风,放进水。
灞陵桥是一个残梦,而她,也盛下更多人的梦。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心情,也许,此时此刻,我也该在这里放下一些久远的梦吧,把他们在这里静静安放。
离开灞陵桥的时候,天已经变暗,而身后灞陵桥,也早以悄悄融入了安详。■
旅游小贴士:
1.灞陵桥位于甘肃省旅游地渭源县县城内,从兰州南站出发约两个半小时既到,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4点有车。渭源属高原林区,气温比兰州略低,即使夏天也需准备外套前去。
2.除灞陵桥外,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的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因商末周初,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叔齐隐居于首阳山而名扬天下。另有陇上碧莲莲峰山、天井峡、太白山、双石门等自然景观,景色秀丽。
3.渭源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育种基地,这里的马铃薯品质优良。另外,这里特产党参、当归、野生厥菜、鹿血酒、虫草鸡等。小吃与陕西关中相似,凉皮和荞粉都值得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