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
2009-10-21李世彬常志于昌红
李世彬 常 志 于昌红
水稻二化螟又称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等,属鳞翅目、螟娥科。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稻区,但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发生的比较严重。
1 为害症状
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人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人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
2 识别特征
2.1 成虫 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点;雄蛾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头、胸背面淡灰色。前翅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翅外缘也有7个黑点,但翅面上布满褐色不规则小点。后翅白色,近外缘带淡黄褐色。
2.2 卵 卵粒扁平,椭圆形,排列呈鱼鳞状卵块,其上覆盖透明胶质物。卵块多呈长条状。初产卵块为乳白色,后渐变为茶褐色,近孵化时变为黑色。
2.3 幼虫 体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
2.4 蛹 圆筒形,额中央呈钝圆形突起。初化蛹时为淡黄色,背上有5条棕色纵纹。后转为棕色至酱红色,纵纹消失。
3 发生规律
3.1 生活史 在我国,二化螟一年发生1~5代。东北、内蒙古中南部每年发生1~2代,安徽、河南、湖北、江苏等地为2—3代,江西、湖南、浙江和湖北中南部为3~4代,广东、福建南部和广西中南部为4代,海南为5代。二化螟主要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三棱草和其他杂亨内越冬。越冬幼虫一般在春季气温上升至11℃时开始化蛹,15℃~16℃羽化。
3.2 主要习性
3.2.1 趋光性强 成虫有强的趋光性,特别是对黑光灯更为敏感。通常雌蛾捕灯率比雄蛾高,未产卵的雌蛾比产过卵的雌蛾多。
3.2.2 产卵有选择性 ①雌蛾喜欢在嫩绿、高大的植株上产卵,所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比其他生育期多,杂交稻上的卵块比常 规稻多;②成虫产卵的位置常因水稻生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在苗期和分蘖期,卵块主要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6厘米处;分蘖后期、圆秆、孕穗和抽穗期,多产在离水面6厘米以上的叶鞘上。
3.2.3 食性杂 幼虫的食性很复杂,除为害水稻外,还钻蛀茭白、野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油菜、绿肥、稗草、芦苇等为害。
3.2.4 群集性 幼虫有群集性,特别是低龄幼虫。通常是刚孵化出的蚁螟,立即沿叶尖向下爬行,或吐丝下垂,从心叶、叶鞘缝或叶鞘外面蛀孔侵入,先群集在叶鞘内(除第一代幼虫因水稻苗小外),蛀食叶鞘内部组织。通常1个叶鞘内幼虫少则有几头,多则有百余头。叶鞘受害后,开始表面出现灰黄色水渍状斑点,随后颜色逐渐加深,范围扩大,形成变色叶鞘。
3.2.5 转株为害 高龄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幼虫长到二、三龄后,食量逐渐变大,常因食料不足,而分散转移,为害邻近稻株,造成田间出现枯鞘或枯心团。
3.2.6 选择化蛹场所 二化螟幼虫化蛹场地常因世代不同而异。越冬代以幼虫多在稻桩、稻草等作物的茎秆中化蛹。其他各代在稻茎或叶鞘内化蛹,并且随着水位高低而升降。这表明幼虫化蛹时有亲水和需要高湿的习性。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由于二化螟食性复杂,越冬场地多,所以在冬季或早春季除了要尽早处理稻桩、稻草外,还要在早春齐泥割掉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等,消灭越冬幼虫。
4.2 物理防治
4.2.1 秧田采卵块 秧田稻苗小,加之二化螟喜欢将卵块产在秧田稻苗叶尖正面,容易查找。所以,摘除秧田卵块,是防治二化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4.2.2 拔除虫伤株 虫伤株出现时间,一般在螟卵孵化高峰后3~6天。虫伤株早期的特征是:叶尖焦黄,叶鞘上可以透见幼虫为害的伤株或叶片青枯,稻穗变为灰色。二化螟幼虫在虫伤株内为害也有“先集中后分散”的习性。根据这个特点,掌握螟卵盛孵到幼虫转株前的关键时机,拔除早期虫伤株,带出田外销毁,不仅可防止其分散为害,而且还可消灭大量幼虫。
4.2.3 药剂防治 二化螟防治策略通常采取“重治一代,酌情防治第二代”,在有三代为害的地区,应采取“治一防二挑三、压前控后、治秧田保本田”。当第一代枯鞘株率超过3%、第二代枯心株率超过0.1%时,需要进行防治,防治适期是当二化螟处于低龄幼虫期。防治药剂可选用:每667平方米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或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30克,或20%三唑磷乳油120~150毫升,或5%氟虫腈悬浮剂30~50毫升,或50%杀螟松乳油100毫升,对水50~60升喷雾;还可每667平方米用5%杀虫双颗粒剂1~1.5千克直接撒施;防效可达90%以上、特别是用于产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