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集群的突围战
2009-10-20徐海云
徐海云
这是一个最早期获得发展而今依然草根味浓郁的毛衫集群;
这是一个曾经辉煌又陷入困境的集群;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外贸为主的集群;
这是一个深受金融危机冲击却保持逆势增长的集群;
在这里,进行了一场集体的“突困解围”之战;
2008年,最艰难的岁月依然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出口交货值依然实现115%的增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对其进行调研后,希望其成为“纺织产业集群的示范”
脆弱草根顽强生存
关于中小企业生存,被提及最高频率的大概是一个简单的字;难。当一种判断已经成为共识和惯性思维,说明现象已经普遍且持续,并且短期内得不到改变。既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大作用,又一直被忽视甚至被歧视既在种种夹缝中萌芽成长,又在风尖浪口中首当其冲;既受多方限制困扰,又实现野蛮生长。中国的中小企业就是那样:既脆弱,又顽强。
脆弱在打击之下更加脆弱
和“高科技、创新、创意”等字眼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相比,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数目众多,集体力量强大,却更加困境重重。当在形势大好天下太平时,一家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也许靠着当家人的能力可以实现,但是当外部形势发生巨变,尤其是如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一企之力已经无法承受。
和个体户的灵活机动、大企业的根基牢厚相比,中小企业更加被动,更加无力,于是境况惨烈。虽然媒体通常热衷追逐大型知名企业的“倒掉”,依然掩盖不住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生存艰难——那些以集体名义出现的某某地区“2/3企业倒闭”,即使有些许夸大,也足以证明事态的严重性。和诸如“华联三鑫”大型企业的垮掉相比,大批中小企业的“停、关、闭”并不比几个大企业倒闭的代价低,反而更为沉重。
中国的中小企业从所有制上说,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得不到国有银行的支持,大多数是靠自有资金,小本经营,慢慢打拼,滚动发展,资金链往往崩得很紧,高息借贷、短贷长投也是普遍现象。所以,就显得很脆弱,不像大的国有企业能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
加工生产型、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在金融海啸中首当其冲,受冲击最为强烈。而纺织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恰属此类。加工生产型企业本来是先生产,把产品变成商品,再把钱换回来。如果是资金正常的回流,周转正常的话,发工资,订货、采购、技术改造都会很顺畅,但是,一旦希望中的钱回不来了,或者不能如数回来了,再进行生产时,企业就无钱可付,贷款无门,生产只能停顿。加工企业订单一减少,其上游,如供货商、原材料这些上游企业也受影响,引发连锁反应。金融危机由美国引发,赖出口以生存的企业自然唇亡齿寒。
顽强在困境之下更显顽强
危机之中,危险和机会的辩证关系更加直观。有死就有生。危难之中的生存尤显难能可贵。一批企业在这次危机中死掉,还有一批企业会在这次危机中重生,而且生存下来的会变得更理性,经过这次考验以后,其成长可能会更健康。
整个集群的逆势突围就更引人注目。尤其是一个极为草根的集群。洪合,这个发展历史悠久却长期没有声名显著的毛衫名镇,在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显示了企业自身的顽强生命力,更凸显出一种集体智慧和力量。
今年上半年,洪合毛衫出口交货值26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5.6%。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这一逆势飘红的产业集群进行调研,评价洪合“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
这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型、贸易型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欧美是其最主要的客户区。按照常理,这该是一个遭遇灭顶之灾的重灾区。可是,事实恰相反。并非没有危机,并非不遭受考验,只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发挥了作用。当地政府称之为“洪合模式”。本刊走进洪合,深入企业一线,探寻其模式下的微观操作,探究其成功背后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