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2009-10-20任云英

任云英

摘要:南京政府时期(1927-1949)现存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文件计有十部:依其时序分为训政时期、陪都时期和战后重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据其规划内涵、规划理念及其社会影响,则可分为建设实施计划和都市发展规划两种类型;从其发展特征看,经历了自下而上由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近期建设规划上升到适应国家制度层面的长期政策性规划,并不断借鉴西方城市规划思想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关键词:近代西安城市;民国档案资料;规划思想

中图分类号: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09)05-0105-08

城市规划和建设是能够对城市产生直接影响的人类行为活动,民国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及其规划思想适应工业文明的逐渐起步,经历了一个相应的转型时期,是西安城市规划及其规划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对于全面认识西安城市规划的近现代发展脉络及其历史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西安逐步开始了有计划的建设活动,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20余年的时间里,西安有计划的建设活动以市政建设计划和城市规划交织构成了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文本的主体内容,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城市规划是具有延续性的城市建设文本,对于城市建设行为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其自身也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的组织行为和过程。但从1911-1949年,西安城市发展经历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战争、军阀混战等社会转型时期的战争影响和社会动荡,同时又夹杂着历史进程中各种自然、人文以及战争因素的干扰。自国民党南京政府底定全国(1927),西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近代意义上的西安城市规划文件的形成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但抗日战争中,西安曾遭受到日军的多次空袭,对城市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直至战后重建。因此,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活动具有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和时代特征。

一、近代西安城市概况

近代西安城延续了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皇城选址的地理基础,是当时统治阶层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需求的区域空间权衡的结果:注重政治、军事地理和腹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粮食储运和交通能力等因素。同时,更适应了农业社会时期都城选址的基本需求:城市地势较为平坦,东南高、西北低,其间原、隰相间,外围八水环绕,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谓农业社会理想的城址基地。清陕西巡抚毕沅在其所著《关中胜迹图志》序中说:“陕省外控新疆,内毗陇蜀,表以终南太华,带以泾渭洪河,其中沃野千里,古称天府四塞之区,粤自成周而后以迄秦汉隋唐,代建国都”。所谓“被山带河,四塞为固(汉书),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龙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班固西都赋),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惟地之奥区神皋(张衡西京赋)”。可见,当时人们对西安地区地理特征的总结和认识不仅出于单一的军事需求,更注重厥田上上、物产丰富的优势资源条件的衡量。

但是,这些条件在近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发生了变化,原来适应于“内制外拓”、“四塞之固”的地理形势,因交通阻塞、战事频繁、经济疲敝,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近代社会生产要素以及市场流通的需求。因此,转型是近代西安城市发展的主题。

从西安的城市地位来看,政治上是封建统治者所关注的战略要地,是用以控制西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重镇。军事上,西安作为联系西北、西南和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具有扼控甘凉、稳定川、鄂和联通豫、晋的重要军事战略地位。从经济上,是沟通西北地区所产皮毛、药材和东南地区所产布匹、茶叶、盐等经济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在当时国都鞭长莫及的地区,西安承担了重要的经济组织、管理和领导职能。民国初期,西安作为各方军事力量争夺的焦点,正是因其军事战略地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国都南京受到威胁,西安再度成为国民政府偏安一方的重要选择。民国二十一年(1932),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南京“及长江下游各重要市镇亦有日本军舰到处挑衅”,国民政府为安全起见,决定移驻洛阳办公。同年三月五日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处致函西京筹备委员会,明确西京应设市并直属于行政院,同时初步确定西京市的区域“东至灞桥,南至终南山,西至沣水,北至渭水”。民国三十四年(1945)六月三十日,西京筹备委员会停止工作,自陪都建立到裁撤长达13年,其间1940年9月6日明定重庆为“陪都”,与西安并列长达近5年时间,可见西安在抗日战争时期,仍然是作为国家政治因素权衡下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二、民国时期档案资料中西安的十部规划文件

近代西安城市建设自1927年始以规划文本作为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客观反映出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近代时期最早与西安有关的建设计划当属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七年(1918)的治国方略《实业计划》,他从全局视角提出了以西安为中心的铁路交通计划:以西安为中心,兴筑四条铁路,即西京大同线、西京宁夏线、西京汉口线、西京重庆线。从中可以看到西安在全国的交通区位优势及其在沟通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这一规划思想对于近代时期开发西北和建设西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参考价值,该计划以发展实业为出发点提出以西京为中心的铁路交通网络计划,从建设理念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上,为近代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交通发展提出了一个明晰的框架,使西北的资源与具有近代产业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在交通上连接起来,应该是近代西安区域交通规划构想之始。从目前所搜集到的档案资料分析,近代具有城市规划性质的相关文件包括十个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或政府计划文件(参见表1民国时期城市规划文件一览表),据其内容分析,涵盖了具体的市政建设计划和都市发展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文件中有官方擘划也有出自民间的拟议。从其发展的时序分析,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底定全国,次年宣布进入训政时期直至1932年西安被立为陪都,西安城市发展从战乱之后逐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西安被立为陪都后,其规划建设出发点是建立国家政治中心,直至1945年陪都裁撤,与此同时,经历了抗日战争、民族工业内迁等重大影响;此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西安经历了战后恢复建设时期,总体上,西安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训政时期(1927-1932);陪都时期(1932-1945)以及战后重建(1945-1947)。

三、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南京政府时期,近代西安城市规划从国家制度、政府擘划到民间拟议(其中包括外来规划思想的影响),主导着这一时期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反映出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基本构架。这一时期的规划文件体现出适应西安近代城市发展需求,以及在规划理念、城建思想等方面逐步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

1、训政时期(1927-1932):“权力中心”规划理念的全面动摇

1927年前夕,在长达10个月的围城之役(1926)后,对西安城市造成很大破坏,当时的西安“废宇颓垣,断桥残路,凑成一片蔓草荒烟”。次年,南京政府底定全国,国民政府从军政时期进入训政时期,直至西安被设立为陪都(1932)之前,经历了较为连续的恢复发展。其间,有两部相关政府文件:一是《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二是《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

从当前可查阅的档案资料来看,以民国十六年(1927)十一月由陕西省建设厅工程处提出的《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为发端,是目前有据可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较为完整的市政建设计划,也是近代西安的第一部规划文本。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底定全国,1928年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由军政时期进入训政时期。西安的城市管理也逐渐由军政府向地方政府管理过渡,由建设厅出台了《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该计划是一部较为完善和详细的城市近期市政建设计划,涉及城市街道、市场道、公园、钟楼及鼓楼、拆城及修复城门楼、疏通阳沟、取缔零摊及招牌、设路牌、建筑民众厕亭、规定建筑执照及章程、清道方法、修剪路树等十二个方面的近期建设项目及措施,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市容卫生以及城市环境建设有关,体现出了城市建设中的为市民服务的意识和观念。

《陕西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形成于民国围城之役次年,当时急于解决的问题是一些刻不容缓却3L"轻而易举并有一部分已为陕西建设厅实施者”,文件内容涉及到前述十二个方面,主要包括城市的交通、排水、市容、卫生以及绿化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问题。均提出近期应采取的具体建设实施措施,因此,是一部适应当时城市发展需求的近期建设计划文件。

其后,由陕西省建设厅拟定的《陕西省民国二十年建设事业计划大纲》是在民国二十年(1931)1月1日出台的,这一计划超出了西安市的建设范围,包括“建设事业之财政、关于交通者、关于水利者、关于工艺者、关于矿冶者、关于农林垦殖者、关于文化者”等七项,但其主要的方面如财政、交通、工艺、文化以及垦殖等主要却涉及到一些重大项目在西安的设立等问题。同时,基于西北开发的趋势,其出发点有三:第一,由于“陕省民困财穷、达于极点,兴办建设事业非有赖于中央之力”的建设事业,予以列出计划,包括建筑铁道、设立黄河大水电厂、整修黄渭航道、开采延长油矿等事宜。第二,范围较小的交通及实业进行积极计划和建设。第三,配合中央,提倡和奖励国内专家来陕考察研究,并奖励实业家来陕投资,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项目和计划,以利于陕西建设事业的进行。各项城市建设均“按陕省实在情形,斟酌拟定”,对于各个项目的时序采取了“按其收效迟速,利益大小以定实施之程序”,目的是“务于最短期间,以次推广,使百废俱兴,民生有赖”。

上述两项规划文件,均为近期建设规划,但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以西安的城市建设为中心,其范围划定在市区之内,而后者范围是在陕西省域、以西安为核心的区域发展计划。尤其是《长安市市政建设计划》以整治城市物质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为首要,是对历史时期以来所形成的以反应统治秩序为主导的“权力中心”规划理念的全面动摇。虽然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大抵限于筑路及其他工程而已”。以上各项中“有已实施者,有未兴工者,仅为现在计划者”,但在战争破坏之后,建设厅成立仅二月余,且当时的建设基础极其薄弱,“当此经济困难之时”,西安城市建设努力“使各种建设略具端倪,颇为不易”。

上述文件中对于公共活动场所的修筑和对市民的服务予以了很多关注,并结合当时建设现状和管理实施条件进行了周密安排。对于三处集中市场及其道路进行改善,其中对于城隍庙大殿、二殿、三殿以及寝宫拟“改为陈列所及公共讲演厅,以为农工商品及古物之荟萃处与夫市民之公集会所”;并提出对钟楼、鼓楼进行修理“拟设市民俱乐部”。计划中拟有六处公园的修筑,公园的建设中则有运动场、讲演厅,并设雕塑、置靠椅等便于市民休息。对涉及到拆迁问题的态度是民主的:“就东、北两大街路面上,商家民户亦较少,修路时可无须拆房,故宜先筑,待此路成,先示人民以实利,俾生信仰心,然后复将商业菌集之西南两大街之商店迁移,再行修筑。”因此,这一规划不仅以满足城市社会生活需求为主旨,并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思想的内涵。

规划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已成为贯穿规划的主要原则,是近代西安城市规划与建设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也是在西安本土形成的第一步针对城市的发展状况所作的计划,该文件在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现实意义。

2、陪都时期(1932-1945):国家政策框架下的现代都市计划文件的形成

这一时期的划分除了陪都的裁撤,同时还有抗日战争的影响因素,因此,起点以陪都的设立,而终点以抗战胜利为划分依据。陪都时期的都市计划与市政计划,包括民间之拟议和官方之擘划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形成于抗日战争前,包括了季平《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1934)和易俗社孙经天《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后者按时间顺序看,包括四个文件:其一是《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乙市政)》(1933-1935),其二是《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1937),其三是《农村建设计划大纲》(1939),其四是《西京规划》(1941)。

西京城市规划的形成,从时序上看,民间的拟议早于官方的擘划,民间在陪都设立不久就已经有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设想,而官方的文件成型已经至少迟了7年。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从目前的档案资料看,不能简单地认为民国时期官方在此问题上认识是滞后的。

从民国时期的文件资料看,西京的规划建设准备工作于西京筹备委员会成立之初已经开始。在西京筹备委员会成立工作大纲中提出了21项工作内容,其中第8项为都市计划,提出“俟测量完竣再办”。另据民国时期档案:西京筹备委员会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八月十六日向陕西省建设厅的发函:“贵厅于农、工、商、矿、垦、牧各业以及农村经济、市内工商均有详细调查、精确统计,各种方案亦有完美之设计……希将前列各种调查统计图表规章及各项刊物检赐全份以资借鉴”,并对城关进行实际测量,同时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涉及古迹、社会、文化、土地、城关等方面,这是一部全面完善规划必要的基础工作。不仅如此,西安还向上海、北平、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宁夏等省市索要各种规划刊物、图表,体现出对于作为陪都—全国性中心城市的都市计划的重视和谨慎,与一般性的建设计划有所不同,如何进行规划是面临的实际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对西安城市规划形成有极大影响,“市区分区计划第一次会议纪录”形成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三月二十四日。这一工作是西京规划的前奏,但其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当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后方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民族工业内迁等方面,客观上造成规划的延迟和滞后。

从规划时间分析,“据省会各区联保组织一览表(陕西省会警察局三十年一月编制)”,说明该规划完成的时间应晚于1941年1月,从1937年“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到《西京规划》的形成,至少历时4年,而1939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都市计划法》并责成包括西安在内的城市制定都市计划,进行战后重建的准备工作,这一全国性的政举对西京规划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推进作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六月八日国民政府公布《都市计划法》,后内政部于该年八月八日文件(渝第五四八号)要求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敌机轰炸的城市,包括“四川之成都、重庆、自贡;贵州之贵阳;云南之昆明;西康之康定;陕西之西京;甘肃之兰州;广西之南宁、桂林;湖南之长沙等城市均应优先拟订都市计划,咨部核转备案实行,且当重庆、成都、贵阳、桂林、长沙等……原有市区受相当毁坏,正应乘此机会对于将来市区复兴”,并提出“事前早定根本计划,此项城市再造之计划并应注意市区之疏落以免将来之损害”,陕西省政府责成市政建设委员会办理,距《西京规划》的完成大约有两年左右时间。

陪都的建设不同于地方城市的建设,可能会引发一些组织和管理的问题是不鲜见的。从民国时期档案资料看,当时对于都市计划予以了充分重视,“经由市政建设委员会,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月七日发函(市字第305号),请求‘派员先行筹备组织都市计划委员会,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十月十四日,西京筹备委员会派‘本会技师赵梦瑜前往筹备”。可以看到,对于西京是定位于陪都的建设,从规划文件的整体看,其基础调查也是相当严谨的。所以官方规划滞后是和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民间的两部规划拟议和官方的两部文件组成了当时西京规划内涵的全貌。内容涉及城市功能分区、道路交通、古迹保护、风景名胜及农业示范区的设立等,既对物质环境有所考虑,也涉及精神生活环境的内涵。

民间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对西京规划进行了分析论述,季平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从城市市区选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技术问题人手,对包括交通、给水、排水、防灾以及城市拓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城市分区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结合地形和交通条件进行分区的整体性原则,并满足居民的居住、工作等的需求,进而提出了关于居住区、工业区、仓库(货栈)、商业区、政治区以及教育机构等的分级和分布的问题,诸如工业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方向等技术性问题,以及基于各分区之间的关系,比如住宅区远离嘈杂的工业区等的规划原则问题。并介绍了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的都市分区制度,结合西安的现状对各个分区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具备现代规划的内涵和实质,虽然仅为民间拟议,但其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性。

而同样作为民间规划拟议的由易俗社孙经天提出的《西京市政建设计划之准则》,包括5条规划准则,即“西京市不应西洋化”、“西京市政建设田园化”、“西京市政教育化”、“西京市民思想统制化”、“西京市政建设人才专家化”。从其内容看,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西方文化带来的繁华之后的社会问题的忧虑,涉及到城市精神方面的作用、社会公平以及城市膨胀和社会腐化等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规划及其科学性质的认识,指出“市政已成为专门之学科,欧、美各国之大学中大都设有市政学系,以策市政之日益臻于完善”。指出我国各繁华都市虽多创办市政,但“大抵限于筑路及其他工程而已”。作者提出市政建设和管理需要“专门市政人才之考选或征聘”为计划西京市政建设之首要问题。

官方擘划相对较为宏观,其基础调查更为全面,这主要由两部文件构成:其一是《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1937),其二是《西京规划》(1941)。前者是在西京市计划第一次会议纪录(1937)决议的基础上,经西京建设委员会工务科绘制草图,并由总务科整理后经过再一次会议讨论而最终形成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对于西京市东至灞桥、西至沣水、南至终南山、北至渭河的范围进行了划区,分为包括文化古迹区、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以及风景区六个城市功能分区,并对各个分区的范围进行了描述且有附图。

《西京规划》(1941)和《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是有着承接关系的规划文件,西京规划文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西京沿革,第二章为市区现况,第三章为计划区域,第四章为分区使用。主要对西京城市发展沿革、范围、气象、地形、土地使用现状、公共建筑、名胜古迹、人口、保甲村落之区分、现有经济状况、现有道路交通等进行了调查、梳理,并提出近期实施的措施与计划,较为详细。此外还提出了公园、新市区以及古迹区的范围,是《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所没有详细涉及的部分。分区使用则对各个分区的内部进行了粗框架的划分,并完善了《西京市分区计划说明》中的内容且有所调整。

西京规划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城市定位为陪都的发展计划;二是注重古迹文化的保护;三是将自然环境开发为民众游览的区域;四是城乡一体的思想,即以农业实验区作为城市一个分区,城乡之间的关系被视为统一而又相互作用的;五是依托省城发展;六是注重居住环境条件,以南郊为居住区域。

该西京规划与前述季平所提出的《西京市区分划问题刍议》从规划内涵与深度方面有一定的关联,城市新区拓展的思路是一致的,虽然在具体分区上两者有较大的差异,但前者在规划思想和开拓思路等方面无疑为西京规划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除上述西京规划外,由于西安为省会城市,因此关于城市建设往往在省市两级形成相应的行政计划或规划,其中《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乙市政)》,是一部城市近期建设项目计划,隶属于《陕西省建设厅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行政计划》的一部分,该部分是由于“中央定西安为陪都”,因此该市政部分主要是针对西安的市政建设及其实施时序的相关规定,主要内容涉及街路、排水、饮料(生活用水)、公共建筑之设备、公共娱乐场所之设备以及“培植园林期西安成为绿面风景城市”等六个方面,从其内容来看承袭了《陕西长安市政计划》(1927)的内容与做法,但所涉及的方面更宏观、更全面系统且更趋细致完善,同时引入了实施分期的概念,建设思路非常明确。是一部相当完善的近期规划文件,但其内容更多则体现了一种功用性,其文本的叙述不似《陕西长安市政计划》(1927)中的人文内涵丰富。

《农村建设计划大纲》(1939)是作为西京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将西京城四郊之农村加以建设或改进,俾能繁荣扩张,成为西京新的建设之一部工作”。是针对农村的试点改造的规划文件,这里不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西京规划》的形成,可以认为是近代西安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都市计划文件,是近现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重要一步,也为后来的城市规划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经验积累。

3、战后重建(1945——1947):西方城市规划思潮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纷纷进行战后重建,城市规划实践活动空前高涨,西安城市规划的产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出台的,其中也反映了西安当时受西方规划思想的影响。抗日战争结束后主要有两部规划文件:一是《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1947);二是《西安市政府关于本市钟楼四马路四周马路宽度讨论会议记录》(1946)。

《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城市分区,第二部分是道路系

统计划。其分区计划,以互利互惠不相干扰为原则,包括行政区(市中心,结合广场,以壮观瞻)、工业区(西南郊)、中学区(未央宫旧址)、大学区(东南郊)、商业区(沿各干路两旁),其余为住宅区,或临时行政区,在郊区应为四新市;郊区住宅应设于小学、公园、市湖、医院、广场、运动场等附近,应按各区需要,星罗棋布,各据要点,若集中分区之必要,亦不应分区也。其规划从内容以及深度上都较前一部规划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分区规划文件。

从规划的内涵看,显然受到当时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诸如高层低密度的建设理念、田园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理论以及卫星城理论等。同时在分区内涵上更为细致和人性化,显示出近代西安城市规划中所体现的城市规划理念、规划思想与理论都超越了近代西安自身发展的步伐。虽然近代西安城市工业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进步和发展并未引起西方工业化城市曾经出现的人口过度集中和城市环境急剧恶化的现象,但先进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为西安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思路,该规划为西安未来的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安的战后规划,主要出于防空需求和城市人口增加而引起的城市空间秩序的混乱而提出的,同时,西安的工业化尚未充分得到发展,因此,这一思想的移植则多少带有当时的历史时期特点,而这一规划的出台表明当时西安城市规划已经开始针对城市未来将要面临问题的思考,且融合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规划理论思想,因此,这一规划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西安市政府关于本市钟楼四马路四周马路宽度讨论会议记录》,是对于钟鼓楼地段的一个修建性计划,包括关于钟楼四周道路计划、钟鼓楼间开辟广场计划、城区公园计划、城区道路计划等四个方面的讨论和会议决议。其中对于钟鼓楼广场提出“在钟鼓楼之间广场未辟之前,鼓楼东西两向南起西大街各辟一路,向北会集于北院门大街,如是则鼓楼以南至西大街可暂为一小广场,以使阅览人散步与市民开会用。”关于城区公园则提出“城区公园多在东西大街以北,南城居民颇感到不便,应增辟公园两座,其一,应将民教馆与南院门打通,北起西大街,南至南院门,东至竹笆市,西至南广济街;其二,应在柏树林涝池以东辟一公园。”这一决议在今天来看,当时的提议均集中于对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是具有前瞻性的。

从前述的十个规划文件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近代西安城市规划思想以物质环境规划为主,规划中涉及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各种公共服务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均体现了城市规划思想中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同时,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近代西安城市规划逐渐引入了先进的规划思想和理念,并与西安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发展特点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规划文件。这是西安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对研究近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为近代西安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时期,从1927年的《长安市政建设计划》、陪都时期(1932--1945)的《西京规划》,以至于战后的《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为代表,反映了三个阶段城市规划的内涵,对近代西安城市规划和建设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当时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而西安立为陪都的第二年,正值1933年在雅典召开的第33届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形成了著名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并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提出了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四大功能的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提出了历史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于西安而言,以陪都的设立(1932)为分水岭,其规划发展较多的受到了现代规划思想的影响。1945年后世界范围的战后重建浪潮也波及到我国,西安在战后形成的规划文件也体现出其规划内涵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这一时期的近期建设计划大多得到了实施,虽然《西京计划》和《西安市分区及道路系统计划书》等规划,基本没有实现。但是,民国时期西安的城市功能分区计划却成为适应现代交通的折衷方案——开辟城门解决交通问题,使明、清城墙等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存。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在战争的非常时期,西安的历史文物古迹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保护,虽然这些保护是有限的,但却是珍贵的,这无疑对今天的建设和规划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虎城,邵力子,续修陕西通志稿[M],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2]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筹建西京陪都档案史料选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4]西安市档案馆,民国西北开发[M],内部资料,2003。

[责任编辑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