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新高考看新课改
2009-10-16
前言2009年高考与往年大不相同。今年有海南、山东、广东、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和上海等11个省市进行新课改的新高考,将学业水平测试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作为高考录取参考。其中,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5个省份是第一次进入新课程高考。2010年,北京市也将进行首次新课改高考。到2012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将全面进入新课改高考。
始自2004年,新课改向全国各省市逐步扩展,现在已有将近20个省市从初中到高中全面推开。此次课程改革被称为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考内容如何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突出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关心的热点,本期,我们摘编了一组2009年高考试题分析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山东省——
从部分科目考题探寻新课改的导向
语文
难易适中、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2009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业已掀开盖头,又到了让人评头论足的时刻。整体感知一下,今年的山东语文高考试题是值得肯定的,是一套难易适中、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符合课改精神与素质教育理念,处处彰显时代性、人文性、文学性与语文味的好题。
1.平和、平易、平整但不平凡
无论从取材的角度分析,还是从题型的角度探究,今年山东语文高考试题呈现出稳字当先、有所创新的特点,延续着高考试题命制改革循序渐进的要求。
与过去比较,今年试题依然分为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现代文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等五部分,题量与书写量与往年相仿,没有明显的偏题、怪题与难题,整体框架与构造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平和、平易、平整的特色非常突出,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和正常发挥。
说今年山东试题不平凡,是指它的“变”、“新”,主要表现在知识点的整合、题目顺序的调整与新语料新语境的创设等方面。第1题由过去的单纯字音考查变为字音与字形的综合考查,突出了相近考点的合并,减少了“死记硬背”积累层面的考查分值。第16题侧重简明连贯能力考查,类型是老题目,但载体却是关于亚洲国家对抗金融危机成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新闻材料。第17题侧重形象生动方面考查,提供现代诗歌的前两节,仿照写出三、四节,突破了高考题对现当代诗歌考查的禁区,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第22题要求学生谈谈对中文纯净度方面的看法,对当前网络语言泛滥现象也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2.时代色彩与人文意味比翼齐飞
“文以载道”,今年山东试题对于字词句篇的考查浸淫着浓重的时代风味与人文关怀,在潜移默化中给予考生尽可能多的文化与精神层面的熏陶与引领。
浏览山东试题,似一幅时代画卷展眼前。“陆资入台”的推进,温总理在抗震救灾中的感叹,传染病的防疫与救治,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对策,广交会提供的契机,德中法制对话,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房价的居高不下,两岸的握手言欢与陈江会谈,网络语言的是是非非……近一年发生的一些国内国外大事件都或明或暗隐约其间,给考生一种视觉等感官冲击与理性思考的引导,触发其对于时代发展变化的感悟与认知。
关注人与人、社会与人、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关注人自身命运与灵魂的归依,思考历史与时代的发展,并呈现出一种博大心胸与悲悯情怀,也是山东试题选取命题素材价值指向的应有之义。文言文段子中关涉诚实守信的主旨考查,唐诗《寄远》鉴赏中思乡与孤寂的情愫的抒发,名句默写中涉及的治学、志向、人生苦难等方面的叙议,漫画考查中对于水危机的警告,文学类文本《记住回家的路》对于心灵宁静与自我充实的论述,实用类文本关于乡愁、余光中文学创作的动机、对于诗歌出路及中文纯净度的思考,以及写作“见证”时要具有的开阔眼光与深沉的思虑……处处闪现着人文精神与要义的色彩与光辉。可以这么说,探询“人从哪里来,人应该怎样活着,人又到哪里去”的古老命题,以及引发的各种感性与理性思索,一直都是山东语文试题选材的主要来源。
3.审题难度最小、写作空间最大的作文题
与前4年相比,今年的“见证”标题作文最受考生的欢迎,因为一则审题方面几乎没有太大难度;二则提供的写作空间最为开阔,可写的素材俯拾即是。
从写作主体角度来写,可写生命历程中见证人生的悲喜离合、社会的沧海桑田变迁,抒发对于人生社会的感喟与感悟:如见证了5.12大地震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可歌可泣的救援赈灾场面,再如见证了29届奥运会所展示的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刻,又如见证了“神七”遨游太空、天地通话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等等;如见证了家庭成员下岗又自主创业成功的充满酸辣甜味历程,再如见证了在新农村建设中自己家庭逐渐富裕起来的经过,又如见证了农民工在城乡边缘为生存而奋力工作的镜头,等等;不一而足。不管选择何种素材,考生都应该本着“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象”的原则,选取小的切口与角度,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着力于各种描写与细节刻画等,使“见证”丰满起来、有血有肉起来才好。
从时空角度来看,应该聚焦历史长河中具有“见证”意义的人与事件,探讨由此带来的长远意义与非凡价值,即平时常说的“回头看”。可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周游列国14载、“累累若丧家之犬”形容的孔子,其已成为儒家文化滥觞的见证;可写“身似不系之舟,心如已灰之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的苏轼,其已成为仕宦“穷达都要兼济天下”理想的见证;可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其已成为“变法要流血自吾始”牺牲精神的见证;可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其已成为“天下为公”的见证;可写被誉为“现代文学最后一丝亮光”的巴金先生,其已成为“说真话”、真诚反思“文革”的见证;等等。这类题材的写作,关键是对于所写“人”或“事件”要有深度解读与认知,要写出对于当今时代的影响与价值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浅层次叙述上。
4.瑕不掩瑜
今年的山东试题也有几处值得商榷:一是第17题仿写现代诗歌第三、四节,形式修辞方面要求过于严格,限制了考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二是“水危机”警告漫画题中水滴成SOS的变形,有些考生不知道其含义,影响了对漫画的解读;三是“见证”作文降低了学生思维能力考查,过于直露与肤浅,区分度意义不大。
英语
时代感强,突出开放性试题,细节难度灵活
总的说来,2009年山东省高考英语试题体现了以下命题特点和趋势:
1.试卷难度适中,完全符合新课改要求
2009年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三次高考。新课标试行以来,教材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词汇量、阅读量有较大提高,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测试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生在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得到了考查。整个2009年试卷难度适中,体现新课标培养目标,符合新课改要求。
2.继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从本套试卷的考查内容看,2009年山东卷延续了2008年山东卷的风格和优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是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所考查的重点。其中词汇和语法知识均考查考生在进入情境,理解题干,把握内容基础上对词汇或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完形填空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前后一体性强,强调考查在语篇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阅读理解部分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是特点鲜明,考查角度灵活多样,真正考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阅读表达题体现了语言的综合性和语境化因素,在实际的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体现所解决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应用性,能够使学生展示个性发展和思维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本题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符合交际教学的特点,也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写作部分命题目的简洁明了,考查考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到位。
3.试卷内容贴近现实,体现生活,时代感强
无论是语法和词汇知识,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一直到最后的写作,各部分的选材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感非常强。文章题材多样化,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生活热点。让考生普遍感觉到试题来源于生活,试题在体现生活,答题的过程就是在体验生活。无形当中山东卷也在指引着考生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扩充生活知识,了解社会背景。能让考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这样的选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阅读部分继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
与2009年题型保持一致的同时,阅读理解部分又有自己的新特点,在选材,用材,以及考查上,命题者下足了功夫,用尽了心思。但总体来说,今年高考英语试题继续保持了较大的阅读量。保持较大的阅读量既对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提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有益又对体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功能有益。这非常符合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5.继续发扬主观性,开放性的鲜明特色
总结了“阅读表达”题这一主观性题目在2008年取得的成功经验,今年的阅读表达题的命制更稳健更成熟,更能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道题仍然是今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题型,也是山东省高考改革的一大特色。书面表达题目设置保持稳定的了开放性,充分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写作内容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思路开阔,展开丰富的联想,准确表达个人观点。这种开放性无疑会成为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导向。
6.试题整体难度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灵活设置细节难度
(1)试卷总词数4500左右,英语单词3700左右,新课标词汇量有所增加,。体现了高考英语课程词汇量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步到位为原则。无形中考查学生细节问题关键词汇的处理能力。
(2)阅读部分复杂句式明显增多。试卷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阅读表达部分的长句、难句较多。有的文章中,一句话有近50个单词,且独立成段。这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长难句、突破生词、理解句意,并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3)是语篇整体理解、逻辑推理分析题目设置方式灵活多变,多角度考查学生输入,加工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总之整套山东省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推进素质教育,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符合新课程的发展要求,与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指导思想相吻合,是一套成功的高考试卷。
政治
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009年的高考文综试卷结构,总体而言坚持了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的原则和以能力立意、以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力求做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学科基础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统一,代表了命题的方向。其中政治部分尤能体现时代性、彰显地方性,贯彻新课程理念,做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2009年山东省文综试题政治部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方向,认真贯彻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体现了能力立意,与以往试题相比,在保持了试卷形式和内容的稳定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多样选择性和地方特色。试题选材典型、立意新颖、视野开阔、思路畅达、设问灵巧、逻辑严谨,既能较好地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获取有效信息、认知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坚持贴近社会生活,体现素质教育,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2009年我省高考政治试题从各方面很好地坚持了这一特点。试题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政治的要求,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好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要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旗帜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坚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从试题的选材上看,从“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价”,到生活小区常见的娱乐与休息的纠纷;从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到经典的古训名言;从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到当前国家的宏观调控……选择的都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可以说整个试卷是一幅生活的画卷,这样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有直面题干直接设问,又有“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阐述我国主张”的情境式设问;既有直来直去直接考查知识的,又有研究式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特别是选修题,采用研究性试题的形式,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3、坚持贴近素质教育,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凸现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体现开放性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试题在承袭往年高考试题经验的基础上,追求高考改革意识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趋向一致,无论在考试内容的要求上、试题的选材上,还是在考试设问形式上、答案的设置上,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坚持了能力立意这一指导思想。所有试题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知识点,这非常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突出对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的考查,既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考查学生的聚合思维;凸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四种能力目标在试卷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第28题综合考查了考试说明要求的“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等能力。
4、坚持贴近齐鲁大地,体现山东地方特色,开发地方考试资源,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突出齐鲁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今年山东省高考思想政治试卷的一大特色。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考试资源。试题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我省的考试资源,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关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山东、热爱山东,也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考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
物理
立足于基础、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均衡
今年的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多数为常规型题,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上。试题立足于基础,难度适中,比往年稍易,区分度合理,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注重对学科的重点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注意覆盖面,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均衡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试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具体分析总结如下:
1.立足基础和常规题型,降低难度,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今年的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前两年试题的“稳定性”。题型、题量、试卷结构保持不变,便于考生把握;试题难度比例分配及总体难度基本稳定。与前两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总体感觉难度不大。从试题命制情况来看,着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为适中,试题基本上是常规题,学生感觉似曾相似,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思路,能下手。尤其是两道大计算题,一改往年必有一题较难的情况,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到应得的分数。
2.知识点考察全面,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试题焦点依然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图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电场中的运动等主干知识点上,24题通过光滑圆弧轨道与水平木板的衔接,将动能定理、圆周运动、滑动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综合在一起,充分考察了考生灵活应变、综合应用的能力;25题将电磁学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射击轨道半径又涉及运动时间)综合在一起,综合性增强,而难度相对比往年降低。选考部分命题模式也是稳中有变,今年变化更为明确彻底,选考题均以一题多问的形式呈现,并且除3-3外,其余两题各问之间互不联系,目的就是用一题达到尽可能多考查主干知识点的目的。因而,对考生带来的不利就是选考内容得分的难度以及计算量都明显加大。另外今年高考有个别重点知识点考查略显欠缺,如电与磁的联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以及相关的综合性电能、机械能、内能等转化问题很少涉及。
3.密切联系生活实践,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在试题情境设计上更加注重加强物理与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中问题的能力。如19题,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与变压器问题,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涉及变压器原理、远距离输电。再如22题,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分析,第23题,为了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两个知识点。三个题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4.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与物理学有关的新鲜事物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也是新课程“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理念的体现,更是终身学习的要求。试卷的第18题以我国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为背景,体现了时代性,对这个物理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题目的背景来源于物理学的发展前沿,要求考生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关注科技的发展,关注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全国部分省份——
高考与新课改良性互动
北京
平稳、和谐实现“新旧”过渡
明年,北京将迎来新课标实施后的首次高考,“新旧”交替之际,被称为大纲版高考收官之作的2009北京高考,平稳、和谐之气充溢卷面。
与众多考生的感觉相同,“不难、不刁、不怪”是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对今年语文试卷的评价。“整体感觉平易亲和,从阅读、诗歌到作文都透露出一种平和的气息。”在他看来,作文尤其值得一提,“‘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题出得不错。”
“这样的题目,开放度高,可写的东西很多,理想、目标、追求,带我飞翔,给我助力。放宽一点儿,可写母爱,可写亲情,还可写师恩、友爱等。我的一个学生甚至写的是如何从宋词中汲取营养。”于老师侃侃而谈,“让学生谁都能写,但不一定谁都能写好,适合考学生。”
提到“新旧”过渡,于老师指出,“新旧”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从今年的考题可以看出,变化的趋势将是更加灵活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
对平稳、和谐的全力彰显同样为今年的数学试卷赢得了普遍好评。北京四中数学高级教师苗金利这样总结今年北京数学卷的特点:“关注课改,稳步过渡;适应创新,考察潜能;关注重点,发展思维;依纲靠本,注重双基。”他明确表示,考题所透露出的导向是,难、繁、偏、怪题不会在高考中出现。
无论是在考试过程中还是走出考场,学生反应都很平稳,这让苗老师颇感欣慰。“今年的考题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尤其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潜质的考察,同时,在进一步处理好能力与知识考察的同时适当加大了过程与方法的考察力度。”对高考趋势的解读,苗老师认为,今后还会加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如果对数学没有兴趣,恐怕难以考出真正的好成绩。”苗老师解释说。
而对愈演愈烈的奥数风,苗老师肯定地说,从这份考卷看,“学不学奥数没有太大差别,这是公平性的最好体现。”但同时,苗老师肯定了这份试卷所强调的选拔和导向功能。他对记者说:“今年的考题还是有比较好的区分度的。尽管基础题占到了70%,常规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预想,但基础题并不意味着简单,它仍然有一定味道。
安徽
柔性过渡广受好评
2009年是安徽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后首次实行全科自主高考命题的年份。为了新课程新高考的有序推进,安徽有关部门确定了“相对稳定、自然过渡、有所创新”的原则,坚持对传统课程向“课改”课程转变实行柔性过渡,力求在稳定中创新。安徽考试院院长郑大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从考试情况和各界反馈看,稳中求新的目标得到了实现。”
“今年高考命题,在稳定前提下体现了新课改要求。”长期从事中学教学和教研的特级教师徐宏杰认为,与过去相比,今年高考试题难度适中,题量大多稍有减少,试卷结构、题型、分值,与新课程标准以及《考纲》、《考试说明》吻合,同时也与高三复习基本要求相一致。比如,语文由原来七个板快减为五个,更利于知识考查的系统化和考生的发挥;而作文题《弯道超越》最突出的特点是入题角度更自由,写作空间更大,有利激发考场作文才情发挥和个性张扬,体现了与新课程实验方向的统一。徐宏杰评价,今年的高考试题比较好地体现了区分度,比如文理科试题难度加大了区别,试题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既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也有利于人才选拔。
福建
2009年“新高考”体现课改精神
今年是福建省新课改后的首次“新高考”。有关人士认为,新课改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在这次高考中有所体现,同时考题变化也比较平稳,显示了高考的延续性。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表示,今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比较平稳,没有偏题、怪题。探究题和时文评说是新题型,体现了课改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文题《这也是一种……》出得挺好,半命题作文在高考中较少出现。这可以说是语文试卷中的一个亮点,不仅能考验考生的思维,更能反映出考生的综合作文水平。其中的“也”是一个关键字,考生只有充分注意到了这个字,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泉州五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张海峰说,今年福建高考理科数学题目比较新颖。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归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既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又考查学生大胆推理、小心求证的能力。考试题型与省质检题目相比,有较大差别。应用题与三角函数结合,非常新颖,难度大。后面大题的难度较大。同时,试卷也注重基本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有110多分,考查新知识点的题目30多分。文科数学则比较平稳,题型与考试说明和省质检的题目差别不大。考生只要按部就班,细心解题,应该会考出好成绩。
海南
新课改后三次高考过渡平稳
今年是海南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三次高考,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石秀慧表示,三年来,新课改与高考的衔接过渡都比较平稳,课改后高考题目更加灵活,选择性和实践性增强。
就今年海南高考语文题目,老师们普遍反映比较灵活,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符合高考精神。海南中学教高三语文的陈老师指出,今年的作文类型依旧是“新材料作文”,即从题目所给材料中可以引申出多个主题。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让有思想、有个性的学生得到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审题难度不高,保证大部分考生能清晰地审出题目的话题,让考生容易发挥。海南华侨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高老师也有同感,认为今年作文的材料贴近性强,大部分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经历,这有利于学生灵活发挥。
海南省2004年实行新课改,2007年6月7日迎来新课改后首次高考。今年海南省共有57900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了8158人。仍采取“3+3+基础会考”的形式,基础会考成绩的10%计入总分,其中高考英语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的比例将提高到50%。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