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人生,见证精彩

2009-10-16

网球俱乐部 2009年19期
关键词:帆船网球运动

罗 马

二十年的记者生涯,袁虹衡并没有职业之痒,岁月跟经验反而增添了他香醇老酒般的魅力;三十年的网球运动,从开始的偶然接触到以后_发不可收拾,每周两次的打球约定是袁虹衡雷打不动的坚持。

战斗在体育界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站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这份工作让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起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袁虹衡从来不曾后悔过。如今已是《北京晚报》体育部副主任的他,还保持着最初的激情和干劲。

袁虹衡高中就读于天津市重点中学南开中学。高考时,袁虹衡优异的成绩完全可以上北大,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中国警官大学的新闻专业。“中国警官大学属于提前招生,因为是公安部办的,我觉得这所大学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另一方面,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想做一名记者。”

1987年,袁虹衡刚参加工作就义无返顾去了《北京晚报》,选择了体育记者这条路。当时体育比赛并不像现在这样热火朝天,体育记者也屈指可数,这正给了袁虹衡吸取养分的广袤天地。在北京只要有体育比赛,赛场边就有他的身影。哪怕是在外地,只要工作时间允许,袁虹衡也会泡在比赛场上。

当时体育记者分工还没有现在这么细化,袁虹衡看比赛也从不挑拣,不管是网球、排球、篮球,还是跳水、举重、乒乓球,袁虹衡都来者不拒,即使不是自己负责的项目,也会打着热爱运动的旗号在各大场地奔走而乐此不疲。在信息渠道越来越多、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体育界,袁虹衡愈战愈勇。

幸福的见证者

身为记者,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成为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不管是场上夺冠时球员胜利的喜悦,还是幕后不为人知的心酸,记者都在现场一同感受。职业生涯迄今为止采访过6届奥运会不仅是袁虹衡人生的一笔财富,也是他记者生涯的项荣誉。

袁虹衡的奥运报道之路始于1988年。“最开始,我只是把报道奥运会当作工作去对待,后来逐渐成为了我的生活构成部分。可以在现场看见欣赏的运动员,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真是非常幸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时,袁虹衡是火炬手之一,他一直把火炬手荣誉归功为工作便利。这是因为他的低调,更是因为他的感恩。当被问起哪些经典时刻给他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时,经过了几分钟的思考后,袁虹衡选取了下面四个片断讲述他的幸福时刻。

汉城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不少运动员创造了优异的成绩,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也显示了当代奥运中的某些问题。“当时加拿大短跑选手约翰逊以创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跑金牌。新华社写了一篇文章,说是约翰逊欺骗了世界,因为赛前约翰逊很低调,比赛时惊艳了世人。但事隔不到一天,约翰逊被查出服用禁药,世界纪录被取消,金牌被没收并被停赛两年。新华社记者又写了篇‘约翰逊果然欺骗了世界的文章。这事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亚特兰大奥运会——当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出历史最佳成绩的时候,袁虹衡心里的激动简直难以言表。“当时发着高烧的王义夫带病参加男子气手枪决赛,在领先对手的情况下因为身体原因最后一枪发挥失常,打完后王义夫晕倒在赛场,他的妻子、朋友以及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人员都上前去慰问,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亲情友情的体现也很让人动容。”

雅典奥运会——北京电视台的摄影记者郑力在拍摄火炬传递时,突然心脏病猝发倒地,当时袁虹衡也在现场,看见郑力在倒地前还惦记着保护火炬时,袁虹衡坦言自己非常感动。

北京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当他身后的几位国外记者发出对壮丽画卷的惊叹时,他深深地感到了骄傲。“中国人向来好客,我们习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朋友,这是中国人的特点。北京奥运会台前幕后凝聚了太多人的付出。”

整整六届奥运会,袁虹衡在聊起最早中国记者外出采访的困难时,说自己经历了“枪匹马,小米加步枪”到“成团结队,飞机加大炮”的飞跃。最早只能靠电话,后来是传真机,再后来是电脑和网络,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方便。但是记忆中那些在路灯下边拿着笔和记事本边赶稿边等夜班车的回忆对此时的袁虹衡来说却显得无限珍贵。

网球情缘二十载

袁虹衡从小就是一个好动的孩子,游泳、乒乓球他都练过,身体素质颇为良好。而袁虹衡最初接触学习网球的原因也很单纯——就是要加入专业队。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一旦进入专业队的话,便可以管吃管住。虽然当年的人也许很难完全搞明白网球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管吃管住这点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了。

当时天津体育馆网球夜校的教练是解放前就开始打网球的刘华老先生,他带领着一批孩子给天津网球队输送人才。柏油地划上线就成了网球场,硬件方面的不足并没有影响大家学习网球的热情。当时天津队的刘树华也许是中国第一个在网球国际比赛中得奖的球员,刘树华手捧白宫杯冠军的照片一直在袁虹衡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最后袁虹衡还是落选了专业队,但这段难忘的网球学习经历已经在他心里播下了网球的萌芽。由于退出了夜校网球队的训练生活,没有了小时候良好的网球氛围,袁虹衡一度跟网球绝缘,开始了循规蹈矩的学习生活,直到上了大学才偶尔有机会在周末的球场上挥拍一两下。

工作的袁虹衡终于有了比较充足的时间跟硬件支持,网球又重新回到了他的生活。正是在工作的这段时间中,袁虹衡跟网球的关系开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在职业网坛,袁虹衡喜欢有特点的比赛,比如温网和法网。可以躺在温网的草地上看比赛是何其惬意又放松的事情;而徜徉在法网的红土中,又增添了不尽的激情张扬。他喜欢有个性的球员。比如各个时期都特点显著的阿加西,从青春到成熟一步步走过。他也喜欢伟大的对手们缔造的对决,充满悬念跌宕起伏的伟大比赛。

在袁虹衡二十多年的业余网球生涯中,也有搭档了十多年的老球友,两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打到现在,愣是没分出个高下,这让每周两次的网球较量总是乐趣横生。“我现在如果因为出差而不能赴球局的时候,还要跟他请假呢。觉得不能跟他一起打球了,心里特别遗憾和内疚。”袁虹衡在说起自己的搭档兼好友时,也流露出了他对网球的执着。

除了新闻界业内的一些网球比赛外,袁虹衡并没有参加太多其他的业余赛事,网球在他的生活中,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生活调剂品。

扬帆驰骋海洋

袁虹衡的生活调剂品可不止网球一个。作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新闻委员会主任,他参加帆船比赛的机会是令常人羡慕的。

1997年,我国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帆船比赛,在这一段从大连到上海的旅途中,袁虹衡跟帆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几年间,几十次的帆船比赛,不管是刚结束不久的首届海峡杯帆船赛,率先以体育文化交流的形式实现了六十年来大陆台湾直航;抑或是世界上耗资最大的2007年西班牙美洲杯帆船比赛,中国作为亚洲唯一参赛国,全部帆船实现自己制造,袁虹衡都作为记者跟船员们一起在海上拼风逐浪,这些经历过瘾刺激而又充满艰苦。

“我在海上的最长时间是23天,上面是天,下面是海。度日如年啊,感觉真有点像上了贼船。每次都发誓说下一次再也不上了,结果等到下一次机会真采了的时候,我又一次次义无返顾地去了。所以说,帆船运动对个人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所有的大型帆船比赛,袁虹衡都在现场,而且都在船上。也许这就是他可以胜任协会新闻委员会主任的原因,他确实是我国帆船运动最好的见证看之一。

而高尔夫是让袁虹衡着迷的另一项运动,说起来,网球还算是袁虹衡跟高尔夫热恋的媒人。非典时期,网球场地都关闭了,没地方撒网球欢的袁虹衡选择了高尔夫球场,没想到却越打越上瘾,还曾经打出过一杆进洞的战绩,这种幸运陪伴着高尔夫成了现在袁虹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每天上早班的袁虹衡,习惯了6点起,7点开始工作。闲暇时间,都托付给了运动。他说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他说精神的快乐远比物质重要:他说自己还喜欢带着相机拍照,把瞬间的美丽收藏为永久的美好。也许不久以后,他会出一本书,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喜欢的朋友交流,跟那些热爱着生活、热爱着运动的朋友分享。

猜你喜欢

帆船网球运动
帆船
超级殚跳
不正经运动范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帆船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