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大顺”搞特养等
2009-10-15
“六六大顺”搞特养
首先过好市场前景关。市场前景的好坏是确定特种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特种经济动物一般成本较高,在选择项目之前,多了解一下市场行情、发展前景看好的品种。
其次是过好环境地区关。热带地区饲养的特种动物一般不能在寒冷地区饲养,而寒冷地区饲养的特种动物也不一定就适合热带地区。
三是过好技术关。任何一项特养,要先从报纸、书本了解一下该动物的食性、适宜温度、繁殖情况以及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再向技术人员求教一些问题。对于成本较高的引种项目万万不可随心所欲硬去摸索经验。一旦失败损失巨大。
四是过好饲料关。特种养殖的饲料一般来源广泛,备足饲料合理搭配也是养好的关键。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采用白炽灯诱引昆虫搭配饲料养蟾,节约了大量成本并且养的蟾质量好,特养户不妨借鉴养殖。
五是过好防骗关。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们致富心切的心理,借助虚假广告,提供伪劣种,引种者应先请有关专家指点,找正式场家和有《特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引种,万一遇到不讲求信誉、欺骗消费者,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向消费者协会和技术监督部门投诉。
六是过好销售关。特种养殖在销路上要多动脑筋,比如供种单位按低价回收您的,再转手卖高价给别人。如果市场行情看好的话,您不妨也做一些宣传来扩大您的知名度,为今后扩大养殖开拓销路。
特种养殖要讲究经营方式,技巧,服务要周到,不能以次充好,交款不供货等,只有信誉好,才是打开销路的大门。
(李丙海)
空中安灯 养蟾省功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养殖场,养蟾蜍技术人员蒋建月,在长期的摸索中,总结出很多条的养蟾窍门和经验。他的"空中安灯法"就值得养蟾户参考和借鉴:就是在养蟾的上方安装上白炽灯,用灯光诱引的昆虫源源不断地飞落在池旁边,以供蟾美食。采用这种方法能使蟾得到高质量的食物,鲜活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能使蟾生长迅速,发育快,体健少生病等,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饲料和人工。
(李丙海)
“网上蟾店”农业向导
“网上蟾店”是由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创办的。农技师蒋张林在信息网站上建有自己的网页,配有蟾蜍养殖说明及图片。国内外客户要想了解其中的信息,只需打开网页便可知晓。他所在的当地有一农户曾通过网店了解到他的中华大蟾蜍,按每只两角钱的价格租去为蔬菜及农作物除害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李丙海)
“蟾、龟、蚯”高效三步曲
蟾蜍、龟、蚯蚓全方位养殖,可提高效益。据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措施:蟾蜍可捕获蜗牛、蚂蚁、蚊子、飞蛾等对龟类有害的动物为食,只有在食物不足时,方可用蚯蚓补充。在龟池放养蟾蜍可释放有抗病菌作用的蟾酥,对防治龟类疾病有效。
一步设置场地。养殖场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以660平方米左右为宜,场地外围建防逃墙,中间建一个占地450平方米的水池,水池进、出水口必须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封好,池底铺20-30厘米厚的泥沙,水面上应种植一些水葫芦、浮萍,池边上种植茭白、草蒲等。围墙与池边之间可养殖蚯蚓。
二步蟾、龟搭配。蟾蜍和龟对水质的要求有相同之处,水质以淡绿色、透明度在20-30厘米为宜。每放养100只龟可混入3至5只蟾蜍,蟾蜍与龟都可捕食养殖的蚯蚓,同时还是捕食草丛中害虫的高手,傍晚可采用日光灯诱虫喂养,只有在食量不足时投喂少量的饲料。
三步抓蚯蚓养殖。在蟾龟池至围墙的空地上平铺20-30厘米厚的猪牛羊粪或鸡粪,每平方米投放2000条至3000条蚯蚓,每20天加料1次,并在料上加添杂草、费秸秆、蚕沙等有机质垃圾,任其腐烂变成蚯蚓饵料。养好蚯蚓可大大节省蟾、龟饲料,一举两得。(李丙海)
识破蟾蜍脱衣的误导
近年来,社会上有关对蟾蜍脱衣技术炒作十分火热:笔者根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技术人员的提示:要让人们尽快识破蟾蜍脱衣的误导,走出误区,不再上当受骗;
(1)一些场家所传授蟾蜍脱衣技术,多是用药物刺激。用药物或激素让蟾蜍脱衣,实质上是杀鸡取卵,因为所用药物或激素均含有毒成份,对蟾蜍造成伤害和成批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
(2)用药物所取蟾衣没有销路。由于蟾蜍体表疣粒分布不匀,排泄蟾酥量不一致,疣粒上的蟾酥与所涂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蟾衣成片脱不下来,脱下来的部分,也是一些碎片,推广单位又以此由拒收。
(3)采蟾衣与蟾酥有矛盾。取蟾酥是脏乱硬物件刮蟾体耳后腺(疣粒),会伤及皮肤,有时还会糜烂发炎,使蟾体虚弱,无力脱衣,即使脱下来,也多为碎衣,无价值。如先采衣后取酥,也行不通,因为取衣后,蟾蜍已多日不吃食物,身体消瘦,腺体中蟾酥又被蟾体吸收转化为营养之用,取酥量很低,失去取酥意义。
(4)卖“种蟾”有假。有人买回来自动脱下一层碎衣后,就再很难脱下第二层了。他无奈带破衣到医药部门化验,原来所脱蟾衣竟是在蟾蜍体表涂上的一层面糊糊干燥后,自动脱落之物。
(5)事实上,蟾蜍脱衣并非神秘。只要把蟾蜍放一盆中,让其安静下来,自然会每隔5~8天左右可以蜕下一层表皮,这就是蟾衣。如果没有科学知识,一般人很难会生产出合格蟾衣产品的。
(李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