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2009-10-14肖伟东
肖伟东
[摘要]课程改革在各地的深入推进可谓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笔者听、评的各级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达近百节,为在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规律等方面的探究积累了些许经验。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92-02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施的关键与最终实现的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要务之一。笔者在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发现: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正在逐步融入课堂,许多教师正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可喜的课堂教学局面。但是笔者也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与认识上有偏差,导致了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去甚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上的误区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也要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与引路人的角色。但笔者在听一些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中,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体现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因此,不惜大大缩短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有的确定为15分钟,有的只确定为10分钟或5分钟。这实际上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试想一个没有教师指导下的上机实践能是有效的实践吗?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得到牢固的掌握吗?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吗?探究性学习的优势能发挥出来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的“导”应该是导在具体的活动当中,“导”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误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
1.“自主学习”却变成了“自由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记住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顾学生的实际,片面地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而实际上进行的是“放鸭式”教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倒无所事事,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
2.形似“合作学习”,实质为“合伙学习”。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新课程中体现新型学习关系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和研究为基础,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合作精神,促进自我反省。可是在听有些教师的课时,却发现“合作学习”变成了“合伙学习”:前后左右同学之间临时组建学习小组,互相问答和讨论而已。表面上看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氛围浓厚,但实际上由于分组太随意、不科学,加之部分教师上课似乎总离不开合作学习,学生动辄讨论,似乎只有讨论就能上好课,讨论的问题零碎、肤浅,思维价值不高,结果出现“跑龙套”现象。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一个合作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全过程,并且科学监控,使合作学习在一种流畅的严谨的氛围中进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求知的科学快捷的通道。
3.“网络信息搜索”误当成是“探究性学习”
网络进入课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的确,网络的介入确实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否被正确、恰当地运用值得大家深思。而探究性学习是根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学习活动程序,引导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网络信息搜索”只不过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与方法,或者一种工具的角色。“网络信息搜索”重在信息搜索能力的培养,而探究性学习关注“过程”,目标是“形成”。因此不能把实验简单认为是探究性学习。
三、教学方法、手段上的误区
1.只重视作品的误区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可谓是当前最热门的教学方法,可有些教师却把它等同于“作品完成”。观摩了不少公开课、展示课,教学设计者往往非常看重学生最后完成的操作实践作品,以学生完成作品的情况来评价整体教学效果。重视学生操作实践作品,应该说没有错,但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完成作品,恐怕就是错。一幅作品的完成,它需要学生用系统的观念来整体构思,这在一节课有限的操作实践时间中,应该说很难完成,长期的这种训练,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对待作品采取一种应付态度。另外,过分注重作品,也极有可能影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在一节课中,本应该对主要的操作进行训练巩固,但在作品的要求下,重点很自然的就发生了转移,这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会产生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应用的意识、作品意识是正确的,但应该是适当进行划分,在一定的内容范围内有侧重地加以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信息环境互动的误区
互联网络、投影、“多媒体电子教室”取代了课本,取代了师生的互动。上课时,老师一直坐在教师机前通过计算机与同学进行交流,缺少了师生间的面对面的交流。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处理好课本与网络、课件之间的关系,课本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要起到主导作用,而课件、网络应是起辅助作用,网络更不能代替课本,不能将它们的关系混淆。一个成功的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他靠的就是善于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期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评价上的误区
评价与教学不仅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是一个动态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评价是通过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有助于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是,有的教师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上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问答特别是错误的问答,都一律大加赞扬,学生本来回答错了,可经过教师的语言包装,统统变成了良言美语,似乎都变成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不知道自己究竟答得怎样,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负面影响,更谈不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了。
其次,评价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门艺术,评价的基点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在教学评价时,既要注意与教学过程的和谐统一,又要关注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的态度,赞扬其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重在赏识,重在激励,激励学生挑战困难,勇于创新。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态度过于含糊,就会违背课堂教学对学生评价的初衷,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把错误的知识,残缺不全的回答,加以表扬和鼓励,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从而危害学生的一生。同时也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误区还远不止这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改大潮中,更应加强学习、加强研究、认真实践,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尽快走出课堂教学中的误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