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同志对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卓越贡献
2009-10-13邱宏伟
邱宏伟
摘要:通过中共“七大”以后,林枫同志到东北工作期间,在解放战争初期战火纷飞的年代,极力抢救、搜集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史实,阐述了林枫同志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远见卓识。从而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蒲松龄《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等一部分珍贵历史文物、古籍善本、字画得以保存至今。同时,他还创建了东北博物馆和东北图书馆,极大地推动了新中国文博图事业的发展。他的高瞻远瞩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巨大的宝贵财富,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林枫;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193-02
林枫(1906—1977),黑龙江省望奎县人,他是我们家乡走出去的唯一一位亲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东北工作的10年间(1945—1954),不仅仅在民主政权建设、恢复和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文化遗产保护上也是功不可没。由于林枫同志极为重视和关心祖国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使许多国宝级文物在战火中得以保存,为人类留下了永久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他还主抓建设了东北图书馆、东北博物馆等文物图书收藏保管机构,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一、在解放东北的战火中抢救国宝
满清皇帝光绪病危后,慈禧太后于1908年立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为嗣皇帝,史称“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离开紫禁城前后,从故宫中带走了一大批国宝至天津,1931年又辗转于东北,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匆忙出逃,同时携带了一部分珍贵书画善本、古籍,但是大部分还留在伪满皇宫内,因战争造成伪满皇宫失火而一片狼藉,在战乱中流失到民间。据说溥仪逃跑后,曾有上千人到伪满皇宫大肆抢劫,书室内的箱前拥满了人,抓起一轴打开一看,如果是字就往地上一撂,如果是画就夹在腋下,因为画比字值钱。地上脚踩脚碾的厚达一二尺,这些字画流散出来,大部分流入关内,然后再经香港等地流出国外,致使溥仪经故宫盗出来的“石渠宝笈”中所记载的大量珍品损失殆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林枫同志到东北工作,在担任东满分局书记兼吉辽军区政委时,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他深知,有很多国宝级文物被溥仪从故宫带到了长春。应该让这些文物回到人民手中,决不能再造成遗失或毁于战火,我们应该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1946年4月,我军首次攻占长春后,在伪满皇宫中发现一室堆满书箱,检查人员打开一个箱子,看到一部《四库全书书目》,就误以为这批书箱装载的是一套《四库全书》。由于当时形势非常紧张,不容我军在城内久留,有关人员来不及仔细检查,就报告了林枫。林枫早知东北原有一部文溯阁馆藏的《四库全书》,是我国仅存的两部完整原本中的一部,是国宝。林枫得知这个消息,他考虑在战火中有损毁的危险,尽管抢运各种物资比较紧张,但还是当即命令调汽车拉出城外。当时遭到了林彪的强烈反对,说“这样时候不拉汽油、军火,还拉书!”但由于林枫的坚持,还是拉出去了,又经许多曲折,终于完好地转移到佳木斯,以后又运往哈尔滨移交东北图书馆,这批珍宝才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后来才发现这批书并非《四库全书》,而是乾隆“天禄琳琅”所藏宋元善本,原是溥仪当初从故宫里和乾隆“石渠宝笈”所藏宋元名画一起偷盗出来的,极为珍贵。林枫还多次询问文物收集的情况和了解文物流失状况等。在他的关心下,东北地区的文物收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量流失到民间的珍贵文物相继回到了国家手中。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出的乾隆“石渠宝笈”所著录过的珍贵书画十余卷,其中就有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社会生活风俗画,画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水墨淡彩绢本,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精细的笔法,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宣和年间汴京繁华热闹的景象,展示了当时的经济面貌、城乡交流和民情风俗,是我国最著名的风俗画之一。1947年,张克威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包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周昉《簪花仕女图》、黄荃《珍禽图》、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等15幅卷轴交给了林枫,林枫立即找来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的同志进行鉴定,并交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珍藏。林枫又听说,当日军撤退溥仪逃离时,有不少人进入伪满皇宫抢劫,这些字画也是争抢的目标,许多字画遭到蹂践毁坏,而被抢出来的,一部分到了古董商手里,一部分流散民间,他便责成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王修等人继续设法搜集。但由于战火硝烟的年代,所收集到的文物古籍少之又少,大量的珍宝在战争中流失、甚至毁灭,成为了历史永远的遗憾。
二、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抢救国宝
林枫同志不但本人重视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还指示东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抓好此项工作。正因如此,使得一些文化遗产没有因社会发展进程而消失,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48年1月,西丰县土改运动全面铺开,其间收缴了大量的土地财物。时任西丰县政府政务秘书刘伯涛作为西丰县土地改革运动的负责人来到了元宝沟检查工作,在农会办公室的炕头上他发现了一堆正准备焚烧的旧书,就是在这堆书籍中,刘伯涛发现了两册破旧残缺的线装手稿,经调查发现这两函四册线装手稿是《聊斋志异》手写稿残本。根据有关线索,刘伯涛通过公安机关找到书稿作者蒲松龄的第九代传人蒲文珊。原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最后一稿誊清后,曾嘱其子孙,世代相传,不要遗失。蒲文珊的祖父蒲介人,于清光绪年间在奉天(辽宁)当差,民国初年,其子蒲英灏充任西丰县吏,全家随迁。手稿原为四函八册,现存四册为前两函,尚有三四两函,即下半部不知下落。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当时蒲英灏正在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手下担任镶蓝旗统领,依克唐阿知道蒲英灏是蒲松龄的后裔,便向他借阅《聊斋志异》的原稿,蒲英灏无奈之下先借出了半部手稿,在依克唐阿归还后又借出了另一半手稿。没想到的是依克唐阿进京参战,病死在北京,紧接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掠夺了大量的财物,依克唐阿所借的半部手稿也从此杳无音讯,它的下落至今还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后来蒲英灏来到西丰县,一直到老。临终前,他斟酌再三,决定把《聊斋志异》的半部手稿传给喜爱诗文书画的小儿子蒲文珊。
刘伯涛将此两函四册手稿呈交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林枫同志,林枫立即组织专家对书稿进行进一步的鉴定,确认是海内孤本的蒲松龄手迹,拿这半部《聊斋志异》手稿与流行刻本相校多出23篇,1955年由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发行。《聊斋志异》成书至今二百多年,各种传抄刻印及外译本多达数十种,因辗转传抄以致文字讹误,避清朝文字狱以致内容篇章的删篡,缪误不少。这半部原稿的发现、印行,对研究蒲松龄的思想及文学创作成就,补正、校订世间传本之讹误,更好地继承发扬我国古代文学遗产,都有重要作用。随即将这半部《聊斋志异》手稿转东北图书馆珍藏。蒲文珊激动地说:“祖传的这部分手稿,历经沧桑,每于战乱,全家提心吊胆,如今国家收藏,我就放心了。”于是,他又从家中找出蒲松龄的另一部著作《农桑经·草虫篇》手书残本交给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这些书稿的发现和保存,对研究蒲松龄的思想,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主持建立东北地方文博图管理机构
林枫同志不但重视文物收集工作,对文物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重视。1947年,林枫同志主持成立了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筹备东北图书馆。1948年,担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林枫决定筹备成立东北博物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正式开馆,成为新中国最先开馆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成立对东北的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熟悉林枫的老同志们都说,当年东北图书馆的建设也与他的远见卓识有关。为了将在战争期间抢救下的图书和文物保管好,1947年在林枫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始筹建东北图书馆。由于藏书太多,原馆址“大帅府”容纳不下,林枫同志建议将旁边的“少帅府”修复,并向有关单位募集了水泥、木材等,东北图书馆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使得东北地区文博图事业发展迈出了重要的、关键的一大步。
原任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的赵琦同志当年曾经参与了筹备东北图书馆的工作。她说,那时候林枫同志亲自抓东北图书馆的筹备工作,现存辽宁省图书馆的“天禄琳琅”所藏的宋元善本《宋版韵补全函》、《宋版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是在解放长春时遭到林彪强烈反对并指责其不运军火运古董的情况下,林枫力主并亲自调来车辆从长春运到哈尔滨保存,后来移交到东北图书馆的,连同哈尔滨图书馆原馆藏及后续收集的大约有十几万册。作为馆藏,这些书籍都是最珍贵的国宝,是人类永久的财富。如今辽宁省图书馆馆藏珍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农桑经·草虫篇》手稿珍本,这两部手稿能够保存下来,也与林枫同志有关。中国古典名著中留下手稿的非常罕见,所以,《聊斋志异》手稿非常珍贵。清代著名学士王士祯就曾出重金要收购《聊斋志异》手稿,被蒲松龄断然拒绝。他为此还特意立下了一个苛刻的家规:坚决不准把书转卖给他人。就这样手稿世代相传,历经沧桑。
正是由于林枫同志的关心,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古籍善本入藏于东北图书馆、东北博物馆和沈阳故宫陈列所。到1949年,仅收集到的《溥仪赏溥杰书画目》中记录在册的就有一百四五十轴。1950年第一次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时,经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决定,分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东北图书馆里。东北图书馆的藏书仅次于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而列全国第三位。东北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岳飞砚”和宋徽宗赵佶真迹、顾恺之画的仕女图等善本,都收入了国家博物馆,为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奠定了基础。
林枫同志高瞻远瞩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弘扬、值得我们纪念,看到今天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日渐加强,他老人家在天之英灵也可欣慰了。为此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同志表示深情的敬意。
参考文献:
[1]穆欣.林枫传略[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2006.
[2]穆欣.居高声自远[M].北京:红旗出版社出版,1997.
[3]谢辰生.纪念王修同志一百周年诞辰[N].中国文物报,2008-04-23.
[4]王修.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成立前后[N].中国文物报,2008-04-23.
[5]王丽文.造福后来人[J].党史纵横,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