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藤野先生的教育经

2009-10-12汲安庆

师道 2009年10期
关键词:仙台藤野鲁迅

杜 蓉 汲安庆

鲁迅一生只写过三位恩师: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国学大师章太炎,还有日本仙台医专的藤野先生。而三位老师中,最令鲁迅感激的是藤野先生。

鲁迅于1904年赴仙台医专求学,两年后弃医从文,22年后(1926年)写作《藤野先生》。1936年,也就是病逝的那一年,日文版《鲁迅全集》的译者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问及了藤野先生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到:“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师生一场仅两年,二十多年后鲁迅竟然能对昔日相处的情景记忆犹新,且在临逝世前还念念不忘。人们不禁要问:默默无闻的藤野先生怎么会让闻名世界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如此折服和怀念?他神奇的教育经到底是什么?

其实,细读《藤野先生》一文,我们不难发现个中信息。

一“诚”。首先表现为藤野先生对事业的忠诚。师生初次见面,鲁迅最难忘的是藤野先生的“黑瘦”,挟着的“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那些书是关于解剖学从最初到藤野先生讲课时的全部学问,其中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其次便是从同学口中了解到的掌故:藤野先生穿着实在不讲究,以致一次在火车上,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这便把一个痴情学术而废寝忘食,不修边幅的学者形象一下子勾勒出来了。在世俗的眼光中,藤野或许是个不懂生活情趣的书呆子,可是在负笈东洋,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鲁迅眼中,藤野却是一个退去一切名欲、利欲、权欲,真正意义上“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的“真人”!

其次,表现为藤野先生对学生的赤诚。鲁迅中途辍学,准备离开仙台,藤野得知此情,“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一个弱国的子民,为了国家的复兴,克服了语言上、饮食上、住宿上,甚至人文环境上的种种困难,刻苦探索,且学有所成,在此时突然中止学业,作为老师,其心中的悲凉可想而知!但是,藤野先生没有苦口婆心地劝说,也没有大动肝火地指责,这可以说是对仅小他7岁的鲁迅最大的尊重。梅特林克曾经说过:“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藤野先生忍痛闭口,他那善良、真挚的灵魂之门却彻底洞开了,这反倒令敏感的鲁迅感到心疼和不安,一向耿直的他竟破天荒地撒了一个善良的谎言:“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藤野先生呢?彻彻底底地相信了,他叹息到:“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史料记载:藤野先生后来跟他的侄子藤野恒三郎也说过类似的话:“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可见,和学生交往,他一直是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初心”的。这种不教之教的自然与真诚,一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和鲁迅内心一直崇奉的“抱诚守真”的人格范型也是默然契合的,这怎能不令他感佩一生呢?

二“细”。初到仙台,对于一个仅仅参加日语集训才两年,便要进入日本高校学习专业课程的鲁迅来说,听课笔记的粗糙和舛误是可以意想得到的。作为老师,对此自然忽略,甚至故意置若罔闻,也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他没有批改学生听课笔记的义务。即使拿过来,象征性地圈点一二,也算是尽了一种情分了,学生绝对不会有什么怨言。但是藤野先生不一样,他主动地“自找苦吃”了,要求鲁迅每周将听课笔记送给他看一次。什么样的“看”呢?鲁迅无限吃惊地写到:“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细致如此,宛如绘画中的工笔细绘,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爱心是根本无法做到。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甲午海战中的胜者,日本人对自己的手下败将是颇不以为然的,“猪头三”是他们对中国人习惯性的称呼。当这种恶骂蔓延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时,藤野先生的逆势而行便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学生会干事讥刺藤野先生泄漏题目不就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反动么?从这个角度说,藤野先生执著如一的“细致”,不仅体现了一种教师正直不阿的职业操守,而且还显示了“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显得更加弥足珍贵。这怎能不让鲁迅百感交集呢!

藤野先生的“细”还表现在和鲁迅分别的时候。这个对自己马虎、随便的老师,对学生却想得格外周到:将鲁迅邀到自己家中,送上题字的照片,还希望鲁迅也送一张照片给他留念,并叮嘱鲁迅别后“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一个“时时”可以说将这个似乎刻板的粗线条的男人内心的细腻、柔情、依依不舍、眷眷希望非常精细、深刻地和盘托出了!

藤野先生在《谨忆周树人君》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由爱中国文化而爱及中国人,这显然带有太多的理性色彩。但是,面对一个志存高远,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孜孜不倦地求学的中国学生时,这种理性就不知不觉被敬重、欣喜、厚爱等丰富的感情融化了。所以,他女性般的细心背后其实有着很深的文化认同,情感偏向,甚至信念坚守。

三“恒”。说到藤野先生的“恒”,令人最先想到的当然是他对鲁迅听课笔记的精细批改,鲁迅说他“这样一直持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作为学者,藤野自然有着自己的研究课题,鲁迅一次周六去他的研究室,不就“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么?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利用周末找初来乍到的学生谈心,且不忘争分夺秒地研究,其忙碌程度可见一斑。尽管这样,他还是决定此后要鲁迅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试想,如果没有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心,如何能做到呢?

令鲁迅难以忘怀的还有藤野先生对他敢于解剖尸体的及时表扬。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不难想象,解剖实习的一星期,藤野先生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鲁迅,心也是一直悬着的。这种似乎是只能发生在情人、亲人之间的默默的持久关注,竟然奇迹般地发生在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异国老师身上,更何况,他的表扬是那样急切,那样真诚,那样激动,仿佛是自己有了什么天大的喜事,需要一吐为快似的,这怎能不使鲁迅情动于中呢?

四“和”。这一教育艺术体现在帮助鲁迅纠正血管图的那次对话中。

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面对学生的故意错误,一般的老师会怎么做呢?粗暴的,会大声呵斥,连“猪脑子”这样侮辱性的话恐怕都会脱口而出;粗率的,或许视而不见,不就移了一点位置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粗直的,自然会毫不客气,实事求是地指出,并大谈这样做的危害,令学生要么感到惶恐不安,要么感到恍若隔世。

藤野先生没有。他首先肯定学生错误中的“亮点”——的确比较的好看些,使学生一下子消除戒备的敌意,然后和气地指出错误的实质——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这样学生怎能不心悦诚服地接受呢?更何况,他亲自代劳,将错误订正,使学生连动手也省了。这种教育方式和女性主义的“在顺从的旗帜下反叛”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旨在“融合”而不是“克服”,这倒颇类似儒家所说的“和而不同”了,所以更能从情感深处,进而从思想深处赢得学生的接受。

藤野先生读的是医学,汉学也只是少时涉猎,根本没有心理学、教育学的背景,但是他以教师的良知、爱心和勤奋,兢兢业业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人,深入把握了教育的精髓,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追求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演绎得那样贴切、那样自然、那样成功,不能不说是缔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奇迹!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英才学校)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仙台藤野鲁迅
江铭鼎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三仙台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孔乙己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