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湄潭县生态绿化建设的策略初探

2009-10-12倪光永

绿色科技 2009年11期

倪光永

摘 要: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这几年该县打造绿色湄潭,提高城镇品味,加强了生态绿化建设,山区和城镇的绿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生态绿化意识不强、绿化生态性比较脆弱、城镇规划改动频繁等问题。对此提出了解决办法:强化规划导向功能、构建生态投入多元机制、提高绿化品味、加大森林监管力度等等。

关键词:生态绿化;城镇规划;湄潭县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1-0050-02

1 引 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打造绿色湄潭,提高城镇品味,创造宜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对前几年湄潭县生态绿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和认真思考,据此提出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的对策和建议。

2 绿化建设的成绩

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东经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0″,在历史名城遵义东北面,距省会贵阳225km。全县总面积1840km2,湄潭地形呈条形薯状,平均海拔927.7m,县城海拔756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为1000~1200mm,年均日照数1163h,全年无霜期284天。湄潭风景优美,佳境胜地天然成趣,县内森林覆盖率达42.6%,誉为“璀灿的高原明珠”。

2.1 山区绿化效益初步体现,森林保护力度明显加大

在巩固荒山绿化成果的同时,湄潭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区的农民通过改造低产林地,建成商品成材林、新优经济特产林基地,使低效山坡披上绿装,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一些原来的荒山大镇已建成森林公园、旅游景点、旅游休闲地,多种频临绝迹的野生动物也随时出没,森林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2.2 城市绿化日新月异,管护水平不断提高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湄潭县在制定完善城镇绿化建设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诸如住宅小区绿化改造,大面积旧城改造的绿化配套,新建企业的绿化配套,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湄江河治理的绿化配套,公园、广场、城市道路建设的绿化配套等一系列增绿扩绿措施。各乡镇、部门积极探索种后管护的长效机制,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绿化效果较为明显。此外,还广泛开展义务植树,营造多种纪念林,认建、认养树木和义务管理绿地林木,覆绿采石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等有关工作,绿化管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生态绿化意识还不够强,财力投入还不够大

当前人们对生态绿化工作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些单位和部门绿化工作目前仍无起色,影响全县生态绿化建设工作的进程。有的群众对生态绿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虽然近年来财政投入造林绿化事业的比例有明显提高,但与生态绿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产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比还不相称,生态公益林补偿费过低,城乡绿化养护费偏少,导致农民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积极性不高。

3.2 绿化生态性还比较脆弱,绿化覆盖率有待提高

一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仍较脆弱。森林分布不够均匀,结构不尽合理;且以中幼林、人工林、针叶林为主,成熟林、天然林、阔叶林较少。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虽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但火种上山,火烧田坎等火灾隐患还普遍存在。森林的防火救灾体系和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二是毁林毁绿事件时有发生。城镇绿化中以各种名目为借口,占绿、毁绿现象还较为普遍。无序开采石场还未得到有效遏制,使城镇周边及公路两侧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城镇景观,再覆绿的成本高、难度大。绿化重种轻管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地方树木种植后不抚育管理,出现荒芜;有些部门、单位和个人在绿化带任意开口子,做广告牌,烧野草等,造成树木枯死。

3.3 城建规划滞后且有随意性,基层林技队伍薄弱

城建规划问题一直是制约湄潭县绿化建设的老问题,如城镇道路绿化。长期以来,由于规划变动大而频繁,往往导致今年种明年挖,甚至是这个月种下个月挖的事件时有发生。经常提规划调整,调减的大多是绿地,不是被调减了绿地面积,就是绿地改作他用。正是由于规划的滞后和随意性,使该县城镇不但没有古树名木,就连几十年树龄的大树都很少见。

目前,湄潭县乡镇从事林业行政、技术人员比上世纪80年代时有较大幅度减少,林技人员数量偏少,年龄偏大,并且多为兼职,直接从事林业行政和林技推广工作时间仅占其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大多数在岗人员都未经过系统的林业专业理论学习,业务能力普遍较低。

4 发展生态绿化的对策

发展生态绿化是治理环境、净化大气、美化家园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也是配合实施国家防护林计划的重要任务,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湄潭县生态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下步我们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1 提高认识,强化规划导向功能

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生态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生态绿化建设当作促进城市化发展和建设良好宜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构建良好的、多形式的绿色屏障的重要手段,要牢固树立生态绿化建设是历史必然、现实选择的理念,破除生态绿化可有可无、赶时髦、超前消费、形象工程等错误观念。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生态绿化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4.2 加大宣传,构建生态绿化的多元投入机制

要采取有效手段,加强教育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构建生态绿化建设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有效机制。一是县、乡镇财政要增加绿化投入比例,重点实施公共绿地、通道绿化、江河绿化建设,增加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和森林资源保护经费,重点支持全县村庄绿化。二是抓好按项目建设的绿化配套。项目建设时,工程和绿化要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严格按规划、投资比例组织实施到位。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广泛发动全民开展义务植树、庭院绿化、住宅区绿化、阳台绿化等活动,积极推进城镇绿化的树木认养、绿地认养工作,逐步建立社会化建设体系,妥善解决生态绿化建设快速度和财政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4.3 狠抓质量,提高生态绿化品位

要从绿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着手,对设计方案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大的绿化项目设计方案还应登报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充分挖掘湄潭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的丰富文化内涵,使该县生态绿化建设更具有整体风格和地方特色;绿化项目的施工必须实施公开招投标,并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和监理,提高绿化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

4.4 调整结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要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选种育苗、栽培管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科学研究,要依据湄潭县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气候及水源等自然地理特点,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确定绿化建设方案和种植结构,提高生态绿化的科技含量。要优化植物种群,在积极推广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引进适应湄潭县自然条件的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景观;要坚持突出生态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

4.5 严格执法,加大森林监管力度

要根据国家《森林法》、《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做到及时查处。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对毁林毁绿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努力形成全社会护绿爱绿的舆论氛围。要逐步推行生态绿化建设的全程监理制,建立起一套生态绿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要建立覆盖全县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森林防火、森林资源开发、林木采伐、林地征占用实行全方位的动态监控,切实保护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