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姹紫嫣红牡丹开

2009-10-12

对外传播 2009年6期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英国

刘 阳

2008年6月3日至8日,应英国雅仕贺公司和伦敦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邀请,苏州昆剧院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访英,参加由该剧院举办的中国演出季。这是中国古老剧种昆曲第一次以商业运作方式正式登上英国舞台。连续6天两轮演出受到当地观众欢迎,上座率达9成。《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英国各大主流媒体均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昆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韵味”,《牡丹亭》是一出“融合了莎士比亚爱情喜剧和芭蕾舞睡美人”的精彩剧目,整场演出“是一次令人心旷神怡的奇幻之旅”,演出服装“优雅精致”,女主角的扮相宛若“一件精美瓷器”,甚至有评论员为能看到这样一场演出而“备感荣幸”。

时代背景奠定成功基础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代表作《牡丹亭》架构恢宏,情节曲折,对白绮丽,其戏剧艺术魅力与莎士比亚作品可谓不相伯仲。但汤显祖却未能拥有与莎士比亚相同的世界性广泛声誉。究其原因,除了由于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作祟,以致汤显祖其志不在戏剧创作,终其一生仅有5部作品问世,无法与莎士比亚37部各类型戏剧作品相提并论外,中英两国自17世纪以来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巨大差距,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17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明朝末年日趋衰败的封建社会时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伦敦城贸易发达,商业繁荣,经济富足,人员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莎士比亚凭着充沛的创作热情,写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状、能深深触碰人民内心的戏剧作品。随着英国在全球建立殖民帝国,英语也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英国文化成为其殖民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英国戏剧代表人物的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借此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反观中国,在明末以后的300多年里,中国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逐渐没落,并在近代史上屡受帝国主义压迫,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急剧下降,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趋式微。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全球都在惊呼中国崛起,“中国文化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美国中国文化节、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到今年由英国大公司牵头举办、英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时代中国”大型中国文化活动,无不体现了中国伴随着经济上升趋势而日益强劲的文化影响力。举办与中国有关的项目成为英国文化界的时尚,选择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节目成为演出商的任务。于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得以进入英国主流演出商的视线。

精品是赢得商演的前提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在经过数百年来无数文学家、音乐家以及表演者案头、场上的试验磨合后,提炼出了一套精确严谨的舞台表演美学。它以抽象、写意、抒情、诗化为特色,结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发展成一种极为丰富成熟而又婉转优雅的戏曲,极具中国传统美学张力。但是作为一个古老剧种,在以往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和当代西方娱乐文化的侵袭下,昆曲日趋没落,步入低谷。随着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保护引起官方和民间的重视。台湾著名剧作家白先勇源于对昆曲的深厚感情,整合两岸三地的演出制作精英,与苏州昆剧院几年磨一剑,制作完成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将昆曲的古典美学与21世纪的审美观念磨合接轨,使其重新焕发青春的生命与光芒。该剧力求做到尊重古典但并不步步因循,追求现代但不突破规矩,可以说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传统的念、唱、做、打都严格加以保留,是正宗、正统、正派的演法,但在灯光舞美等方面则在不妨碍昆曲表演的大前提下,将现代元素以不露痕迹的方式融入古典的大架构中,使整出戏既有古典美又有现代感。该剧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演员表演深情动人,苏绣服饰精美优雅,舞台布置蕴含中国传统书法和道教文化精髓,在现代舞美灯光的映衬下,即便是欣赏口味极端挑剔的伦敦剧评人和观众,也不得不给予高度评价。

英国是世界演艺中心,英国演出商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但对于引进每一个项目都非常慎重。《牡丹亭》正是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经过演出商多次论证和考察后,才最终得以成功访英。2006年6月,英国雅仕贺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乔纳森·弗莱明赴香港参加国际表演艺术协会(ISPA)举办的国际演艺会议。在会议上听到与会者大力推介由白先勇改编的昆曲《牡丹亭》后,弗莱明以一名普通观众的身份在香港观看了《牡丹亭》,获得非常深刻的印象。返英后的大量案头工作,使他对昆曲和《牡丹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为其魅力所打动。于是他游说伦敦著名的萨德勒斯威尔斯剧场,建议联合邀请该剧访英,并与剧场艺术总监Alistair Spalding于2006年10月专程赴美国圣芭芭拉市再次考察该剧。该剧在美国的出色演出和美国观众的热情追捧使演出商最终决定将《牡丹亭》引进英国。

政府支持是成功的巨大推动力

昆曲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发韧,从明到清的200多年中空前繁荣,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但之后,昆曲每况愈下,几近濒临消亡。因此,政府高度重视昆曲的保护问题。经过认真调研,文化部于2004年审定出台 《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另外,根据方案涉及经费事宜,财政部划拨5000万专款,自2005年至2009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使昆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文化部对于昆曲的扶植政策使整个昆曲界受益匪浅,缓解了昆曲所处的困境,并带动了昆曲界的创作热情。近年不断有苏州昆剧院的《牡丹亭》、上海昆剧院的《长生殿》等众多优秀新排剧目诞生。

《牡丹亭》此次成功访英,也得益于文化部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补贴。根据英国商业演出操作惯例,演出商负担艺术团在英国的食宿行等接待费用,并支付演出费;艺术团则需自行负担国际旅费。苏州昆剧院作为一个小型地方昆剧院,维持其日常剧目排练和人员等费用就已经非常不易,根本无法支付数额巨大的国际旅费。文化部和江苏省政府本着扶持优秀文化项目、支持中英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文化在英国的影响力和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原则,分别出资50万元人民币,最终促成此次演出。

除此之外,我驻英国使馆文化处作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沿阵地也给予积极配合。苏州昆剧院借鉴《牡丹亭》在香港和美国等地的成功运作经验,安排制作人白先勇提前一周抵达伦敦造势。文化处积极协调联络,与演出商联合举办媒体见面会,在著名学府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举办以昆曲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扩大了《牡丹亭》在英国媒体和文化界的影响。文化处通过请演出商提供学生优惠票价,请经商处向驻英中资企业发布演出信息,协助派发宣传折页等多种方式,协助对该剧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演出商实力至关重要

英国雅仕贺有限公司是全英最大、世界第二的古典音乐经纪公司,曾于2005年邀请中国京剧院二团成功访英,其实力强大,经验丰富。考虑到昆曲具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符号,该公司与伦敦颇富声誉的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联合打造包括《牡丹亭》和少林功夫剧《空间》等项目的中国演出季,以整合资源,实现各项目的共赢;同时演出商积极加入由英国大公司发起的“时代中国”活动,利用该项目平台,成功吸引了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演出商雅仕贺公司对于宣传可谓“煞费苦心”。该公司在2007年10月得知《牡丹亭》将登上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后,利用英国媒体对于国家大剧院的浓厚兴趣,提前组织包括《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英国主要媒体在内的记者组前往北京,观看演出,采访白先勇。演出前一周,关于《牡丹亭》、昆曲以及白先勇等内容的报道相继在上述报刊上刊登。另外,演出前一个月,雅仕贺公司就已在地铁站、剧场周围等地推出了极具冲击力的海报宣传,并广泛派发宣传折页。这些宣传手段都得以有效地为演出造势。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牡丹亭》在英国成功商演对我国今后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1. 选定一个好的项目是重要前提。昆曲《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其文化价值已经得到世界认可。在英国举办此类文化项目,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引起英国学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文化品牌建设,从而体现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 选择有实力的演出商参与合作是有效手段。雅仕贺公司和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这种英国一流演出商和剧院,深谙英国观众欣赏习惯,与英国媒体评论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宣传折页、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培养了庞大的观众群。因此依靠这类演出商推广中国文化项目,基本可以保证项目赢得宣传和票房双丰收。

3.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关键。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不够发达,像昆曲这种高雅文化项目具有“曲高和寡”的特点,缺乏一定的商业竞争能力。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文化项目的引导性经费投入则具有关键性作用。建议通过常态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政府对文化项目的支持确定下来。方式可包括设立专项基金,对于精品项目的制作和出国巡演予以专项支持;通过政府引导,制定减税等优惠政策,将大型国有企业与重点艺术团体结成“一对一”长期赞助伙伴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观看了《牡丹亭》以后,专门赋诗:“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像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这样的“牡丹花”盛开,有更多、更优秀的文化项目走出国门。

(作者来自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处,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牡丹亭昆曲英国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