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取向
2009-10-12闫坤张鹏
闫 坤 张 鹏
摘 要: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然持续着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但从美国的情况看,在奥巴马新政的推动下,金融危机开始向货币危机悄然转型,并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转变。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震荡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多。在财政减收和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大背景下,本文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新积极财政政策的搭配方案:积极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协调、快速推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激活资本市场,并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协作框架机制。
关键词:宏观经济;财政政策;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7000308
世界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仍然持续着2008年以来的下滑趋势,2009年3月,IMF和世界银行先后调低了对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新的预测值分别为-0.5%-1.5%和-1.7%IMF Report, Global economic policy and forecast[R], 2009-3-23 World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 Forecast Update[J], 2009-3-30,世界经济将出现二战以来的首次全年负增长。主要发达国家仍深陷危机的泥淖中,但从美国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开始向货币危机悄然转型,并随之推动全球金融危机的转变。中国经济依然处在震荡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增多,新积极财政政策全面快速推进,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开始逐步激活资本市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陆续出台,中国经济筑底企稳的徵兆隐现。
一、全球金融危机转型与伯南克——周小川框架
2009年第一季度既是美国新政治周期的开始,又是其应对危机的新经济政策的肇基。在奥巴马政府一系列新政的作用下,美国金融危机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开始推动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转型,给受到危机波及的国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全球金融危机转型:从金融市场危机到货币危机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挽救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重振美国经济。从这些措施的性质和效果来看,部分延续了布什政府时期的金融市场救助政策,以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救援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支持市场交易工具的“去杠杆化”和市场交易机制、秩序的恢复;部分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新取向,即政府采用新增货币或发行国债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资产证券价格,通过对资产证券名义价格的“托底”,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各种金融工具运行、发展,维护资产交易、抵押(质押)信贷及其他金融市场业务正常进行。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1本济刺激计划
2009年2月13日,美国“两院”最终通过了奥巴马政府总额为7 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减税方案,奥巴马政府将以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为减税重点,推出2 81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美国每户中产阶级家庭将每户每年最多减少1 000美元的纳税负担;第二,采购方案,美国政府将在政府采购清单中尽量采购符合要求的美国产品,除非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或严重的价格扭曲;第三,投资方案,美国政府将启动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投资,以扩大总需求,并提供约350万就业岗位。
2弊》烤戎计划
2009年2月18日,奥巴马政府公布了“住房救助计划”。该计划拟帮助陷入困境的700万至900万美国家庭对抵押贷款进行重组和再融资,包括:第一,针对300万~400万面临风险的住房持有者推出一项新的750亿美元的住房稳定计划;第二,为400万~500万负责任的住房持有者提供再融资;第三,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再融资,以推动“两房”的正常运转。
3笔量宽松货币政策伯南克在其2009年3月的讲话中使用了Quantitive Easing Plan的表述,故以此称谓。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的6个月内将购买3 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并准备购买8 500亿美元的机构债(含商业票据和按揭债券)。这一举动将使美联储的负债自2008年9月8 00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9月的逾3万亿美元根据美联储的数据,2009年3月末的负债为19万亿美元,加上新增的3 000亿美元国债和8 500亿机构债,美联储的总负债将达到305万亿。,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的流动性。同时,美联储还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0~0.25%的零利率水平。
4庇卸咀什处理计划该计划由美国财政部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主导推动,又称盖特纳计划。
2009年3月2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其针对金融市场上存在信用风险的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有毒资产”(Toxic Asset)的处理计划,以解决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问题贷款。该计划分两个部分,第一,支持美联储的定期资产支持证券工具(TALF)项目,扩大TALF的资金规模,弥补TALF的相关不足,预期投入的资金规模可达3 000亿美元US Treasure, Capital Assistance Program[R], P7;第二,推行公私协同的投资计划,核心做法是建立“公共——私有基金”,由私营公司来提供管理,财政和私人投资者按1:1的比例承担担保风险,预期财政部的投入规模可达7 000亿美元同上。。有毒资产处理计划的财政总投入约达1万亿美元,大约可承担有毒资产近3万亿美元。
5惫允价值计价原则的放松安排
2009年4月2日,根据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SEC)的授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2007年11月以FAS157号令颁布的公允价值计价原则(按市价计值资产)进行了调整和放松。根据该项安排,美国金融机构如果认为资产市场出现价格失灵,可以不通过市值对其资产计价,允许问题银行不再对这类资产计提损失。从性质上看,这是FASB迫于计价原则存在“亲周期性”的指责而进行的自我修正和调整,但在效果上,则可以使美国政府更容易保持资产名义价格的稳定。
根据上述措施方案,经济刺激计划和住房救助计划,可以看作是布什政府政策思想的延续;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有毒资产处理计划和公允价值计价原则的放松安排则是以稳定资产名义价格为目标,从而引导金融市场自我恢复与发展的新政策。从政策手段看,美国政府采用了大量发行国债和中央银行透支的办法以扩大市场上的名义货币供给,并通过对资产计价原则的调整,减少进入交易资产规模,从而使美国政府能够运用新增货币维持资产名义价格的稳定。一旦资产名义价格趋于稳定,相关的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交易开始被激活,银行流动性趋于宽松,并推动资本流入实体经济领域。我们认为,就美国自身的金融市场危机而言,奥巴马政府的新政策是有效的,在政府大幅度放松资产价格监管和大量投放流动性的共同作用下,美国资产的名义价格将趋于稳定,进而推动金融市场交易的快速恢复,并刺激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政府采用大规模新增流动性的办法来解决资产的名义价格问题,在经济总体形势不好,货币乘数较低的情况下尚不至于带来严重影响,一旦经济得到恢复,货币乘数快速提升,将给美国以及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压力,表面上消失的金融市场危机将转化为货币危机而继续威胁着世界经济,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调控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危机的转型与第一次转型不同本文的第一次转型是指2008年3月和9月,次贷危机先后由信用危机向金融市场危机再向全面金融市场危机的转型阶段。,其是美国政府当前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政策所要针对的目标,因此,美国政府应对转型后的危机承担全球性的主要责任。
危机类型起始时间标志性事件危机表现与威胁
信用危机2007年8月美国房地产价格下降,次级债券问题显现导致房地产投资者的损失;导致房地产金融机构的巨额损失;导致美国及世界主要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巨额损失
金融市场危机2008年3月贝尔斯登破产;美国政府接管“两房”为克服次级债券带来的损失,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开始低价出售优良资产,导致美国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交易工具和市场机制出现严重的混乱和市场失灵
货币危机风险2009年3月奥巴马新政市场上美元数量急剧增长,美国利率和汇率急速下降,世界主要国家出口受阻,通货膨胀率抬升,新一轮资产泡沫形成
(二)全球金融危机转型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金融危机由金融市场危机转向货币危机后,美国将通过其储备货币主权国的地位,将其风险传导至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从而演变成全球性的货币危机。世界经济在货币危机的冲击下,不得不重新应对高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威胁,国际投资及贸易秩序出现混乱。
1苯鹑谖;转型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应对政策是形成货币危机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货币危机风险的累积和暴发,是以美国现行金融市场危机的控制与管理为前提的。我们认为,在奥巴马新政的作用下,尽管会形成严重的货币危机风险,但是其政策本身能够有效维护美国资产名义价格的稳定,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的正常交易,恢复美国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是应对目前危机的有效措施。
随着奥巴马新政的推进,累积在美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快速增长。由于目前美国金融业自身的困境和资产证券损失,使其在短时期内无力将流动性传递给实体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货币乘数偏低,基础货币增长的乘数效果并未显现。此外,由于存在着实体经济庞大过剩的产能和国内金融市场上大量被低估的证券资产,现有货币的增长可以被这些因素有效吸收。所以当前一个阶段是奥巴马新政的黄金时期,货币危机的风险只是在累积而并未显现,金融市场危机却在财政和货币当局的强力干预下明显缓解。
但是,一旦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联系得到恢复,国民经济的增长前景看好,货币危机暴发的风险就大大提高了。在货币乘数上升的推动下,原有的基础货币开始出现成倍的增长,美国将面临急剧增加的美元供应量的威胁。这种威胁一是导致近乎零利率的美国的资产价格急速上涨,美元资产的泡沫重新形成;二是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影响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信誉和稳定性,进一步动摇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并间接推动“去美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当然,一定幅度内的美元贬值可以导致美国出口的增长,有利于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由于美元贬值所导致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将抵消掉美国的这种“利好”,最终美国只能留下“不负责任”的声誉和焦头乱额的通货膨胀问题。
2苯鹑谖;转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储备货币的主权国家,其直接筹划并构建了决定当前世界经济的贸易、投资和金融机制,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转型,货币危机将通过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国际资产价格波动等多条渠道迅速向全球扩张,一方面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数,另一方面利用美国的特殊地位转移美元风险——“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美元贬值是你们的问题。”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1971。
金融危机转型将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并搋夺别国贸易利益。美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本位货币和计账货币,也是国际能源、资源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的计价货币,一旦美元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将导致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突然上涨,给全球国家带来了供给领域的冲击和成本提升。由于美元的贸易本位货币和计账货币的性质,一般而言,贸易伙伴国需要美元汇率保持尽量的稳定,以维护对外贸易的发展。这样就导致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贸易国一方面承担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上涨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向美国提供更为廉价的出口商品,贸易利益流失严重。此外,由于美元利率保持着过低的水平,导致期货交易的资本成本大幅度下降,在高杠杆率的支持下,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会出现比现货价格更高涨幅,从而在贸易上和心理上对大宗商品的消费国都带来通货膨胀的影响。由此,美国的通货膨胀全球化了。
金融危机转型将向世界金融市场注入过多的流动性,并导致资产泡沫膨胀。在过量美元和低利率水平的共同激励下,美元将大幅外流至国际金融市场,一方面压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另一方面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在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的美元资产价格开始上涨,并进而传导至非美元标价的资产和固定资产,全球资产价格迅速抬升,在扰乱要素分配体系的同时,造成了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为下一轮危机埋下了伏笔。
金融危机转型将扭曲现行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甚至导致国际经济秩序的重组。在美元贬值的冲击下,美国的出口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贸易收支状态出现了部分改善,损害了贸易竞争国家相关产业的利益,并导致了一些重要的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贸易转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出口利益受损的情况下,拥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出口受阻甚至转移至并不具备技术和效率优势的大宗商品生产国,从而造成全球贸易体系的扭曲。在国际投资领域,由于美元的低利率和美元内在贬值的性质,美国对外投资中短期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比重迅速提高,即使是直接投资,其中也存有大量的非生产性资本,以从东道国实现套利、套汇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好处。
总之,美国出现的金融危机转型只是全球金融危机新一轮转型的第一步,在美国货币危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世界经济也将面临货币危机的侵袭。在金融市场危机犹未退去,货币危机风险又至的夹击下,世界经济的风险要远远大于美国内部的风险水平,爬上岸的美国在喘息甫定的同时,应该竭力协助世界主要国家筑起防范货币危机的堤坝,否则一道道“围堰”垮掉的背后,绝对不是良田沃土,而是连美国在内的一片泽国。
3比球金融危机转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中国和美国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地,也是中国名义上的第七大投资来源地一般认为,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国际避税地对华的投资中也含有大量的美国资金,此处仅统计直接来源于美国的FDI。,美元是中国汇率篮子中权重最大的货币,也是事实上的贸易结算货币,美元资产是中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构成资产。可以说,中美间的经贸发展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一个重要回路,甚至可以认为是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的拓扑图。因此,美国金融危机的转型对于中国有着重要而显著的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美国金融危机转型将导致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形成,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其他大宗农产品。在美国货币危机的风险加大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表现在最终商品层面就是中国的CPI指数快速提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第二,美国金融危机转型将进一步扭曲中美贸易利益。在目前的中美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约为70%根据2008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而得。按照美方的统计,加工贸易在中美贸易中的比重更高,约为75%以上。,显著高于524%的平均水平,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主要部分。原材料成本状况对于加工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原材料成本提升,而出口价格水平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中國出口企业将受到成本提升和出口实际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贸易利益大量流失。美国在获得新转移的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将有效平抑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
第三,美国金融危机转型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缩水。我国持有美国国债7 442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库。,是美国国债的最主要的持有国,另外,我国还持有美国大量的机构债,美元汇率的变化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水平的影响巨大。在美元近乎为零的当期利率和远期汇率贴水的状况下,美国国债及其他资产的价格将出现明显的下跌,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中国外汇储备的缩水风险程度更大。
第四,美国金融危机转型将导致中国出现新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由于美元的过量供给和低利率,美国将通过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渠道将过剩的流动性转移至中国。这种外来流动性将与中国沉淀在金融机构中的流动性结合,推动中国资产价格快速上升,形成新一轮的资产泡沫,并累积中国的金融风险。
从上述分析来看,美国货币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要超过其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危机阶段的冲击。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转型,中国的宏观调控环境将更为复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在“松”与“紧”之间,总量与结构之间,直接与间接之间权衡利弊、相机抉择。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但对于中国宏观调控体系,则在带来挑战的同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拓扑图上的两个结点之一,尽管实力不相对称,中国毕竟获得了与美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相互协作和调整的直接舞台,我们构想中的伯南克——周小川框架,就是作为这个舞台的第一支舞曲。
(三)全球金融危机转型与伯南克——周小川框架
对于奥巴马新政和美国金融危机的转型,中国央行始终予以关注和研究。3月23日,在美国万亿美元的“盖特纳计划”问世的同一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官方网站上发表署名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对创造一种非主权性的国际储备货币展开了讨论。在思想上,文章追溯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前的“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的争议与分析,对凯恩斯的非主权货币思想和Bancor设想做了总结与发展;操作上,文章以完善现行非主权储备货币的代表——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作为重点,对SDR的形成基础、使用范围、发行数量和清算办法提出了基本意见;理论上,指出了“特里芬两难”并未随着美元——黄金本位的终结而终结,它深值于主权性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中,仍在影响着我们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稳定性。
在理论上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上,我们并不怀疑周小川行长意见和方案的正确性,但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所急需的改革和调整上,重新构建非主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还面临着重重障碍。暂且不论现行美元本位能够安然放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仅以SDR为基础的新储备货币的构建思想来看,就面临着扩大SDR使用范围——从政府间结算货币迈向市场交易货币(或至少为市场清算货币);面临着SDR从完全的纪律货币向带有部分发行储备的储备货币转化;面临着创设以SDR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和资产工具等重要难题。我们认为,作为当前国际货币改革和防范货币危机的第一步,应在国际储备的债务国和债权国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框架。这一联系框架应包括危机缓冲与调整机制、主权性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机制和违约处置机制等内容,考虑到危机转型后的货币属性,我们将其称为伯南克——周小川框架,建议的内容如下:
1蔽;缓冲与调整机制
危机缓冲与调整机制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从源头上控制美元的过多发行;第二是防止通货膨胀,控制美元的对内贬值。为从源头上控制美元的过多发行,可建立由中国央行增持美国国债的机制,一方面为美国政府提供处置当前金融危机的资金,另一方面可避免由美联储采用负债方式而导致的大规模美元发行,以有效克服因美元供给过多而带来危机压力。在控制美元的对内贬值上,需维护中美间良好的贸易渠道,正确评价和对待中美贸易关系对于美国经济及福利的影响,建立良好的贸易信任机制,通过中美正常贸易往来平衡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从美国货币危机的发展来看,上述两个层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两个层面的缓冲与调整措施也应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内,互相保障,互为前提,以维护整个机制的稳定。
2泵涝币值稳定机制
美元作为世界性的储备货币和清算货币,其币值的稳定对于世界经济贸易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东亚新贸易结构中,中国其通过巨大的制造加工能力成为东亚贸易的核心,成为美国与东亚贸易的关键结点,也成为东亚美元的重要结算中心,中国事实上承担了对冲东亚地区美元波动风险的任务。为稳定美元币值,维护中国的正常利益,近期中美需共同推动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国际化进程。美国应支持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人民币成为东亚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支持在东亚地区发行人民币资产凭证或实现美元与人民币资产凭证的互换,进而实现东亚地区货币的美元——人民币双本位机制。一方面,通过人民币本位可以避免美元币值波动对东亚贸易的直接影响;而另一方面,人民币本位的形成可以保持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扩大东亚贸易规模,在美元币值波动的时候可以为美元提供有效的支撑或降低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避免1973年美元危机后的长期“滞胀”局面。
3蔽ピ即χ没制
本框架下的违约处置机制主要是指储备货币的主权国家违反上述约定后的应对和控制机制。这一机制框架近期应包括两项内容:第一,债权人“用脚投票”机制。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权人,一旦美国财政和货币当局违反前述机制且不积极纠正的情况下,可自由行使债权人权利,抛售美国国债,转持其他货币资产。第二,可探索建立单向的政府间“美元——人民币”掉期机制从现状来看,中美两国间国债的购买情况是单向的,因此,作为其对冲手段,掉期机制也为单向的。。掉期机制可由中美两国政府以现行汇率为基础,约定一个固定汇率水平和资金规模,在中国政府购入资金规模内的美国国债的同时,由中国货币当局按该固定汇率买入人民币远期。一旦美元出现大幅度贬值导致中国美元储备缩水,中国货币当局即执行掉期交易以控制和减少损失,并对美国对美元币值的随意性形成约束。美国执行远期交易的人民币可通过东亚市场上的美元资产与人民币资产互换获取。
上述的伯南克——周小川框架虽是以中美两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利益协调和危机防范框架,但其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其他重要国家都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其某些内容甚至可以作为货币危机防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参考。根据这一框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控制货币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适时推动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2009年第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处于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稳健货币政策的共同影响之下,总体形势处于震荡期。从各项指标看,虽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经初见成效,经济运行表现出许多积极特点,但仍处于下行区间。
(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总体形势好于预期
2009年第一季度的GDP规模为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较2008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GDP连续第7个季度下降,总体经济形势仍处于下行区间。从下降趋势看,第一季度的GDP降幅较小,经济筑底企稳的可能性增大。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月度数据看,1月份由于春节等因素的影响,物价水平略高于去年同期,而至2、3月后,物价水平都出现了轻度的下降,通货紧缩的压力开始加大。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0.5%,烟酒及用品上涨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3%;衣着下降2.4%,交通和通讯下降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5%,居住下降2.9%。商品价格变化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整体表现正常,随着我国8 500亿元的医疗改革方案的启动,预计医疗保健价格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出现连续小幅的上涨。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降幅逐月缩小,其环比值为1月份下降1.4%,2月份下降0.7%,3月份下降03%;同期,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價格同比下降7.1%。在我国企业生产能耗偏大,能源成本偏高的情况下,上述购进价格的下降可大部分抵消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降幅度,企业的正常生产环境基本恢复。
就业压力继续增大。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2008年同期减少2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0%。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毕业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返乡农民工两个群体上,据统计,至一季度末,我国因为金融危机而返乡的农民工已有80%以上安排就业,其中安徽等省份返乡农民工就业率已近100%[1]。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情况相对严峻,2007年以来,累计毕业未能就业的学生约为480万人,而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611万,根据教育部2007年以来公布的统计数据整理。
2009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涨幅将增大1个百分点。农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22元,同比增长8.6%。将上述收入转化为年收入额,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9.336元,接近3000美元的水平,中国城镇市场的商品结构面临转型,价格对商品需求的支配地位将逐步转变为收入与价格并重的情形;而农民年收入水平为6 488元,接近1 000美元的水平,对耐用消费品和家电类商品的需求量开始上升,在国家“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家电产业有望开辟广大的农村市场。
(二)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外资形式严峻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蔓延,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计算数据,1978—2006年间GDP增长与净出口贡献的相关系数为-0.37,即出口下降情况下的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实际为负值,也即一季度净出口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损失为230亿美元,约为年预期GDP的0.5%。从月度数据来看,一季度三个月的贸易额仍然沿袭2008年11月以来的同比下降趋势,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加大出口退税和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举措,在外部需求紧缩的影响下,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009年一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218亿美元,同比减少56亿美元,下降约20%。其中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3.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23%。从美国和欧盟的状况来看,美国对華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44.52%,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53.14%;原欧盟15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同比下降15.6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4.76%,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数量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2009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2008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占GDP总额的42.8%,达到近年来的新高,直接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于城市,主要与新农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力度加大相关。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三大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5.0%、26.8%和29.1%。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19.8%,中部地区增长34.3%,西部地区增长46.1%。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主要与积极财政政策下的财政投资及其所引致的市场投资相关联,一旦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力度减退,中西部地区仍需要探索保持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提高
2009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2008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月度来看,一季度消费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月份的消费仅增长11.6%,这与2008年和2009年春节的月度分布有关。从总体上看,相较于2008年消费增长,一季度的消费增幅大大放缓。
县及县以下市场销售快于城市。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增长1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564亿元,增长17.0%。这一消费品地理结构的调整与我国推行“万村千乡”建设和“家电下乡”等农村消费品市场启动工程相关。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2%,汽车类增长11.1%。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其中,家具类商品和建筑装潢材料与房地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大类商品销售的回暖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房地产业有望进入新的增长期。汽车类消费增长与我国推出的成品油价、税改革(俗称燃油税改革)和汽车购置税减征改革密切相关,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亮点。
(五)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快速增加
2009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2008年末加快7.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17.7万亿元,增长17.0%,加快8.0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3 . 746亿元,增长10.9%,回落1.8个百分点。从货币供应量的结构上看,M2的快速增长说明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趋于好转;而M1的快速增加则说明企业存货量的大幅下降。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9.555亿元,比年初增加45.812亿元,同比多增32.485亿元,完成年初计划全年贷款数量的90%以上;各项存款余额522.619亿元,比年初增加56.163亿元,同比多增29.787亿元。从存款来看,居民储蓄存款占新增存款的绝大部分,达到62%的比重。而在贷款方面,一季度贷款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票据融资,其中1—3月份的余额分别是2008年同期的2.12倍、2.47倍和2.83倍;从增量来看,1—3月份,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38%、47%和22%,大大高于正常情况5%的水平。新增票据的性质为企业短期借贷,大量新增票据贷款的集中出现并未与市场交易的活跃或出口的恢复相联系,说明企业有可能利用票据贴现率和银行利率(或民间借贷利率)之间的息差从事套利活动;或者是企业为推动去库存化的进程,而在关联企业间进行库存风险的调配等活动;或者是企业利用短期融资进入股市,这恰与2009年1月份以来的股市大幅回调相一致。虽然具体情况未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票据融资的快速增长,能够导致预期信贷拉动效果的漏损,同时积累通货膨胀风险。
2009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9.53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7亿美元,同比少增1.462亿美元。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季度我国新增外贸顺差623亿美元,新增国外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在800亿美元净流入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只出现小幅增长应该与其现行资产结构中(如欧元资产)出现大幅减记有关。从单月数据来看,1月份外汇储备比2008年12月末下降约325亿美元,2月份外汇储备的降幅大幅收窄,为13.9亿美元。为避免资产减记的损失,中国政府开始增持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4月15日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月份增持美国国债46亿美元,从而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额达到7.442亿美元,继续高于持有6.619亿美元的日本。
根据前文所述,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是对美国抵御金融风暴及其转型危机的重要支持,而且也将是未来伯南克——周小川框架下维护各项机制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
自2008年12月12日以来,中国央行先后与韩国、香港特区、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机构)签署了总额为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将有效支持人民币成为双方贸易的计价或结算货币,推动双边短期融资的发展,并将大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货币互换协议将与伯南克——周小川框架一起,推动人民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逆市而起,开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新阶段。
表2近期我国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统计
(六)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金融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2009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2008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但与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值只略低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虽然尚未恢复,但也逐步进入了稳定期。按月度来看,其中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8.3%,工业生产企稳的表征更加突出。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1%,集体企业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6.8%。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保持增长,6个行业下降。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3.7%,中部地区增长5.2%,西部地区增长11.8%。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但同期的发电量却下降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排除统计误差之外,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条:第一,2008年春节前夕南方大范围的冰雪天气,导致中国南方地区取暖用电量的大幅度上升,从而推动发电量的总体增加,而2009年则是暖冬,生活取暖用电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其差异。第二,2009年一季度煤炭价格仅为2008年同期煤炭价格的75%左右,且产量大于销量,煤炭市场趋于平稳,甚至形成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因为买不到煤或因煤价过高(得不到电煤合同)而停产的企业集团直属发电企业开始开工生产,由于其电厂主要供集团内部用电,在电网公司的统计中未能将其包括在内,因而导致工业生产增长,用电量却下降的局面。
2009年一季度是农业生产的维护期和夏粮丰收的保证期。从现状看,农业生产开局较好,粮食播种面积增加。预计全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814万公顷,比2008年增加135万公顷,已连续6年增加。其中,夏粮面积2.716万公顷,增加34万公顷;早稻面积586万公顷,增加15万公顷;秋粮面积7.512万公顷,增加86万公顷。冬小麦总体长势较好,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2.5%。一季度,猪牛羊肉产量1.615万吨,比2008年同期增长6.0%。值得注意的是,春节以后猪肉价格持续走低,需关注猪肉价格波动对养猪业存栏状况的影响,并适时强化猪肉的国家储备战略。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但部分行业仍保持增长或扭亏为盈。纺织服装业实现利润增长15.6%,家具制造业增长247%,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194亿元转为盈利117亿元。
此外,我国金融服务企业2008年实现利润大幅增长,税后净利润5 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2009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降”。不良贷款余额15 33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5%,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当然,随着一季度4.58万亿贷款的投放,我们也必须警惕不良贷款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重新上升的情况,提足拨备,谨慎监管,支持創新。
二、财政收入状况分析
由于经济减速、结构性减税和企业收益下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9年第一季度的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从财政收入的结构看,税收收入的下降比非税收入的下降明显;从财政收入的分配看,中央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降,而地方财政收入则仍呈小幅增长。由于在人大会批复预算之前只能按预拨款执行预算,至3月中旬后,积极财政政策才开始全方位展开,财政在大幅减收的情况下仍出现1 831亿元的盈余。但可以预计,随着大规模财政支出的到来,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执行赤字财政,财政收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赤字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财政收入的总体状况
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 6420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21%,比2008年同期进度低52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 32929亿元,下降8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7 2129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01%,比2008年同期进度低76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 5465亿元,下降177%。地方本级收入7 4290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45%,比2008年同期进度低23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1721亿元,增长3%。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 02358亿元,同比下降103%。非税收入1 6185亿元,较2008年同期上涨117%,财政收入来源状况下降。
全国财政支出12 8109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68%,比2008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3 30418亿元,增长34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 44946亿元,同比增长312%;地方本级支出10 36146亿元,同比增长356%。支出增幅较高,主要是各级财政部门抓紧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及时拨付财政资金,有效保障了各项支出的需要。
从3月份的情况看,全国财政收入为4 402.2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3.74亿元,下降0.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 044.58亿元,下降10.3%;地方本级收入2 357.63亿元,增长10.3%。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降幅比前两个月缩小,与清理、补缴收入入库较多及去年同月基数较低等非经济因素有较大关系,后期财政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在财政支出方面,全国财政支出5 007.39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 197.58亿元,增长31.4%。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 035.2亿元,增长44.8%;地方本级支出3 972.19亿元,增长28.3%。
在预算平衡上,2009年第一季度总体财政收支是盈余状态,总额为1 831.1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实现盈余4 763.53亿元,地方财政实现盈余-3 932.40亿元。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地方预算交付人大审议批准的较早,并先行推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地方财政经过审慎研究可以在一季度后实现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否则应适度控制赤字规模,以免导致财政风险。
总体上看,导致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度减收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财政收入来源减少。第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包括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增值税转型改革减税、对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实行低税率、减免个人所得税、对小排量汽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几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性减收较多。第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双下降,使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减少。
(二)主体税种的收入状况
我国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进出口税收。从政策调整上看,上述税种的主要部分都列入了结构性减税的范围,因此一季度我国主体税种收入下降明显。
1痹鲋邓
增值税是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内容。根据安体富(2006)的计算,生产型增值税17%的税率约相当于消费型增值税23%的税率水平,尽管在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袭扰的情况下未必能实现6%的社会平均减税幅度,但也将导致增值税收入的大幅下降。考虑到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它的税额减少将直接导致税收收入水平的下降,预计增值税改革将导致我国2009年税收收入减少1 230亿元左右。
一季度增值税总额下降2.4%,共计减收约120亿元。从月度数据看,2月份增值税收入下降明显,达到3.2%;3月份随着企业去库存化的完成和市场交易的活跃,增值税下降幅度收窄,大约只有1.5%左右的水平。
2惫内消费税
随着燃油税改革的完成,国内消费税收入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一季度,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38.5%,达到1 000亿元以上。若扣除燃油税的影响,消费税收入同比增长33%,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说明金融危机尚未改变我国的消费结构,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稳定性较强。在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推进后,消费税的总水平还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3庇业税
营业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销售状况紧密相关。一季度,我国营业税收入下降1.5%,说明第三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部分影响。从月度数据看,2月份营业税收入为496.4亿元,下降5.1个百分点;而3月份营业税收入出现明显好转,其状况大致与2008年同期水平保持一致。预计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起动,金融服务业、建筑服务业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销售收入将有明显的增长,营业税的收入状况可基本保持稳定。
4逼笠邓得税
对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导致企业所得税减少的重要原因。一季度,我國企业所得税下降167%,共约减少400亿元的税收收入。从月度数据看,所得税的收入状况同比逐月好转,但考虑到2009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企业所得税收入整体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计该项收入仍将低于2008年同期的水平。
5备鋈怂得税
尽管对个人所得税执行了税收优惠,但从现状看,个人所得税的税额基本稳定。一季度,个人所得税额同比下降03%,减少税收收入约为4亿元。从月度数据看,由于春节月度分布的原因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布不均匀,2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表现为明显增长,增幅达到了8.1个百分点。从我国2009年的个人收入状况看,预期该税种仍将保持稳定,总体状况与2008年大约持平。
6苯出口税
进出口税包括进口消费税、进口增值税和关税。进出口税的减收原因很多,有经济环境的市场原因,也有结构性减税的政策原因。首先,由于一季度能源、资源和其他大宗产品的价格较2008年同期有了显著的下降,而这些商品在进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以从价税为主的进口税收体系下,上述商品的价格下降必将导致相关税收收入的减少。此外,2008年11月以来,我国进口总额大幅度下降,这也导致了进口税收的减收。其次,由于出口形势严峻,国家逐步取消了除“三高一资”商品外的出口税,并加大了出口退税的幅度,这些政策性因素也将导致进出口税收收入的减少。
一季度,进口产品消费税和增值税共计减少15.8%,税收收入减少约300亿元;出口退税提高29.7个百分点,共计退税1 861亿元,较去年同期多退近430亿元;关税收入下降23.9个百分点,在月度数据上呈加速下降趋势,共计减收约50亿元。在国家出口战略的推动下,预计年内进出口税收仍将保持大幅下降态势,直至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好转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大幅上扬。
(三)其他重要税种及非税收入的收入状况
除上述税种以外,一季度比较突出的税种还有:资源税、房产税、车辆购置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尽管我国资源价格也随着国际资源价格的下降而出现了相应的降低,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对资源产品的大量需求与政府对资源开发的有序安排和保护,资源税虽然增幅大幅放缓,但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一季度,资源税收入增长约为37%,总收入约增加3亿元。房产税仍保持着上涨的势头,随着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房产税的增幅也相应地加大。一季度,房产税的增幅约为16%,共约增收28亿元。车辆购置税在减按5%征收的改革下,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的高度反弹,其税收并未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一季度,车辆购置税减少7.6%,大大好于预期状况,并达到了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由于征收方式和税率的改变,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同期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税种。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86.2%,但在证券市场回暖的支持下,其税收下降幅度好于2008年第四季度的91%的水平。
非税收入在这一个阶段出现了显著增长,一季度,非税收入的总额达到1 618.5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11.7%。这种增长极有可能是地方政府为了克服税收收入的下降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刻意推行的结果。目前,需警惕非税收入快速增长给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扭曲和对中小型市场主体的损害,避免扩张性政策中的非税收入“陷阱。”即由于非税收入的扭曲性增长,导致扩张性政策的效力失衡,或者导致预期的产业或经济目标出现失误。
(四)债务收入状况
2009年,中国将发行7 500亿元的国债和2 000亿元的地方债。在一季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3月30日在上海交易所发行第一期30亿元的地方债,开启了地方债券发行及上市交易的进程。从发行情况看,相关交易一切顺利,其票面利率只有1.61%,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利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全面推进与宏观经济筑底企稳
2009年的第一季度是一个多重经济矛盾交织的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在奥巴马新政的推动下面临着向货币危机转型的风险;中国国内经济运行处于下行阶段,前一阶段被高速经济增长所掩盖的矛盾集中爆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在国际金融危机风暴尤虐的情况下,逆市推进;财政收入出现明显减收,主体税种增长乏力,平衡收支的难度很大。这些矛盾和挑战将给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个非常微妙的环境,全面推进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在这个环境下与货币政策搭配协同,相机抉择,支持经济筑底企稳,实现“V型”复苏。
(一)宏观调控体系的政策框架
本阶段宏观调控体系的政策基础仍然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搭配,但调控的目标却非常复杂:第一,应迅速结束经济的下行阶段,力争短时期筑底企稳。第二,应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的基础。第三,应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缓冲和支持。第四,应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此外,还应积极研究探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伯南克—周小川框架,争取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大的话语权。根据这一系列的目标和国内经济环境高度融合的经济环境,我们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本阶段政策搭配和协同的基本框架。
我们的政策框架很简单,在传统的IS、LM模型中引入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即BP曲线。BP曲线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进口需求,其与一国国内收入的状况呈正比。另一部分是短期资本需求,其与本国的利率水平成正比。长期资本需求不能再被看做外需的构成部分,因为在统计中将被重复计算。如FDI中,一部分投资用以购买国内生产资料,即统计至投资需求;一部分投资用以进口国外的技术设备,即统计至进口中;一部分流动资金往往以银行存款或证券资产的形式存在,则属于短期资本的形态。因此,BP曲线的斜率为正,其与LM曲线的斜率差异主要归结为金融市场的效率不同,市场效率越高则曲线斜率越大。考虑到一国往往对金融市场都规定有各种政策壁垒,则BP曲线的斜率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减去进入东道国的壁垒损失”。如图1所示,在执行全面的积极财政政策后,IS曲线右移至IS,交LM曲线于B点,交BP曲线于C点。但B点的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市场的利率水平,国际资本流入国内,推动LM曲线右移至LM,形成新的稳态点C。在这个新稳态上,不仅其国民收入水平高于A点,也高于政策预期目标的B点,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率的状况。
为了确保这种状况的实现,我们需要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第二,有效率的国内金融市场——不能满足于现行市场效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进入壁垒”将大幅度地减少,BP曲线的斜率也将相对提高,我们必须保证LM的斜率要高于BP。第三,灵活有效的货币发行和管理机制。此外,我们还必须有力量和机制维护BP曲线的相对稳定,防止国际金融环境骤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而这,恰恰是本阶段货币政策要点内容。
(二)货币政策的实施建议
根据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框架和货币政策特征,我们建议在本阶段以操作性政策的调整为基础,积极推进储备性政策建设,将政策重心和措施重点转向以下方面:
1甭愿哂诠际平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
从前述分析来看,第一,我国工业企业仍然在低利润的压力下生产经营,既面临着去库存化的压力,又面临着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非常重要。第二,积极财政政策即将在2009年后三个季度推出9 500亿元的国债,尤其是其中2 000亿元的地方债急需低利率环境的支持,以减少融资成本,控制财政风险。第三,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的房地产产业和汽车产业等都需要低利率的金融环境支持。第四,刚刚勃兴的证券市场和以支持中小企业为目标创业板市场的推出都需要较低水平利率的发展环境。因此,在货币危机尚未显现,国内通胀压力较为缓和的当前,应适度调整利率结构,有序降低现行的利率水平,推行利率市场化,并为未来的反危机、反通胀的货币政策准备政策空间。
另外,选择略高于国际一般水平的利率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从理论上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利率水平应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二,在操作上,略高出来的利率水平,可以维持一个狭窄的套利空间,从而使我国可以既便利又有控制地利用国际短期资本来为经济建设和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2币匀嗣癖一懵屎侠砬间下限值为调控目标的汇率政策
我国采用的是人民币稳步国际化的办法,从双边逐步扩展到多边,从贸易结算扩展到资产交易,从以美元为中介的货币互换到双边货币互换再到国际货币,而这一切行动都需要建立在合适汇率水平的基础上。这个汇率水平,既要能够保证中国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以维护人民币的信誉;又要能够提供资产交易的合理空间,避免引发短期资本的剧烈波动。在现阶段,建议采用人民币汇率合理空间的下限值作为汇率政策的调控目标,既保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稳步发展和结构调整,又保持贸易收支状况的持续改善,同时还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互换或规划中的伯南克—周小川框架下的资产互换留足风险控制的空间。
3笔识仍际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量
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信贷规模达到458万亿元,占年初规划全年贷款目标的916%。急剧增加的贷款并没发挥出理想的效果,30%的贷款被企业以商业票据的短期融资形式拿去套利或投机,而其他的贷款,除了为地方财政支出作配套外,基本上又回流至银行系统,成为休眠的高能货币。一旦第二或第三季度经济探底或恢复增长,货币乘数将迅速提高,这部分休眠的高能货币就成为引发通货膨胀的主体力量,而考虑到当时的低利率水平,资产泡沫的重新高涨也难以避免。而如果面临货币危机的侵袭,上述货币也将与短期游资一起成为扰乱国内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使得央行缺乏干预美元汇率的空间。
4惫菇ㄓ行率的金融市场体系
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稳健的市场主体、丰富的交易产品、高效的交易机制和完善的风险控制和处置措施。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看,上述四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市场主体建设上,应大力推动存款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机构和财务公司等主体的发展;在交易产品上,应积极开通货币期货、掉期和其他低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积极探索企业债券和地方债债券交易;在交易机制上,可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支持中小企业为中心,发展各种形式灵活的场外交易市场;而在风险控制和处置措施上,则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改进战略实施改革与完善。
5被极构建和推行良好的国际货币、金融框架与机制
目前,应继续推行稳步的国际化战略,逐步扩大人民币双边互换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和政策协调,渐次提升人民币的信誉和影响。此外,应以周小川行长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为基础,与世界储备货币的主权国家建立起双边或多边的框架机制,以协调彼此立场,维护自身利益,推进改革进程。
(三)以筑底企稳为目标的积极财政政策要点
本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处于全面推进期,其核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投入重点,全面覆盖投资、消费、出口、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注重政策的前瞻性、协调性和效率性,克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困难,以内需建设为中心,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及其转型的挑战。从进程上说,本阶段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托住“√型”的底为目标的,其扩张性的政策诉求非常明显,具体措施包括:
1蓖蹲手С终策
投资政策既包括财政的项目投资活动,又包括财政投资方案设计与评估管理,在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推进的情况下,方案设计和评估管理尤为重要。从目前看,应积极落实以下政策措施:第一,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2008年年末和2009年第一季度推出的2 300亿元的中央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第二,根据政府财力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适时调整第三批中央投资项目的产业目录,尽快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第三,做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工作,维护地方债券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支持地方债债券的市场交易。第四,以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为中心,借助产业投资基金或其他金融平台,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民间投资提供资金或担保支持。第五,继续开展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重视投资效率,提升项目收益。
2毕费支持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对消费的支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调整消费结构、培育消费热点、提供消费支持和缓解消费瓶颈。从目前情况看,调整消费结构的重点在于扩大文化、旅游、信息等服务性消费,以提升消费层次,提高消费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培育消费热点的重点包括合理规划房地产市场,大力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房地产业的有序发展;坚持燃油税改革,减低汽车购置税和其他税费,提升汽车需求,振兴汽车产业。提供消费支持的重点是支持“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开展,通过与流通管理部门的协调,解决“家电下乡”中出现的虚假标价和套购等问题,切实让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得到实惠。缓解消费瓶颈包括提供便利的消费服务,消除公共事业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收费等等。
3蓖饷持С终策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降低了部分外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导致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增加。第二,降低了部分外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导致其对商品的有效需求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出口国的商品出口受阻。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计算,当前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是-0.46,而收入弹性则为4.7,因此,我们事实上无法通过降低出口商品价格而恢复出口增长。财政对外贸支持的重点在于为外贸企业提供缓冲和调整的空间,一方面尽力稳定外贸的形势,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机制,总体上看,我们不应再为推动外贸的“增长”而放弃我们具有长期利益和战略意义的财政政策措施。当前阶段,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应包括:第一,清理限制出口的政策。第二,壮大外贸发展基金的实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支持。第三,加大出口信贷支持力度。第四,利用有利时机,适当增加重要能源、短缺原材料、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进口,建立国家高科技吸收、转化中心和能源、资源储备中心,并以此配合中央银行的汇率政策实施。第五,以能源和资源开采、开拓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壁垒为先后顺序,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4本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在经济下行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重点在于保持和振兴,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平稳。启动实施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支持农产品加工。第二,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抓紧出台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配套实施方案。尽快筹集并下达新增中央投资中“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清理废止部分地方和企业在招标中设定的歧视国内产品的不合理规定。完善落实支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相关政策,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制药、信息通讯和现代服务等方面培育新的增长点。
5鄙缁嵊朊裆建设支持政策
财政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公共财政基础上运行的扩张性政策,因此,支持社会与民生建设,是新积极财政政策的应有之意,是强化协调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目前财政支持社会与民生建设的重点是:尽快制定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强化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强化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探索多种过渡性就业形式,调整和改革科研课题财务管理办法,提供助学贷款减免和创业资金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检查督促地方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的建设力度。
6苯峁剐约跛爸С终策
在现阶段,推行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目标有二:第一,通过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激活企业的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第二,通过减税的结构性安排,尽可能降低财政成本,扩大减税收益。这两方面,一个是结果,一个是效率,在财政减收的大背景下,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因此,我们首先需对现行减税框架进行考察,以合理调整减税措施和减税幅度;其次还应积极探索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的增税机制,以加强对外部性较强的产业或具有健康和社会导向意义的产业的引导和调控,并提供相对宽松的财政环境。当前,可重点考虑资源税和高档烟酒消费税的增税方案,从而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引导健康消费的同时,提供规模较为可观的财政收入。
おげ慰嘉南:
[1] 安徽等省坚持“四实”原则,促返乡农民工就业[EB/OL]毙禄网,2009-04-06豹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豹
[3] 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豹
[4]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库(http://www眕bc眊ov眂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豹
[5] 中经网数据库(http://www眂ei眊ov眂n/)
[6]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http://www眘tats眊ov眂n/tjsj/)豹
[7] 财政部200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EB/OL],2009-04-16豹
[8] IMF Report盙lobal Economic Policy and Forecast[R]2009-03-23豹
[9] Worldbank盙lobal Economic Prospect Forecast Update[R]2009-03-30豹
[10] US Treasure盋apital Assistance Program[R]2009
お(责任编辑: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