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009-10-10岳忠义

现代企业 2009年8期
关键词:老同志人员工作

岳忠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党和企业以人为本的执政和发展理念。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及企业的宝贵财富,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成果分享者,而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是建设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内容。

一、营造和谐的离退休人员队伍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的问题

1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着力构建和谐,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任务。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关系着人心向背,是党和政府、企业关怀的具体体现,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做好离退休工作是老龄化社会加快趋势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实现社会和谐,要求整个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各要素都处于协调有序的状态。企业是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和谐不仅对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企业,涉及到企业系统的方方面面,除了要处理好企业内上下单位、部门之间的关系和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外,最重要的是企业与职工的和谐,这也是构建企业和谐的根本。据初步了解和调查,在很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在全员中占的比例已达到或接近40%左右。在老龄化社会步伐日趋加快的今天,做好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工作,已成为影响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和不可回避的矛盾。

3企业离退休群体的和谐稳定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的成败。企业离退休人员是企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的和谐与稳定,对建设和谐企业乃至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离退休人员曾经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创建、发展的奠基人和中间力量,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企业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相继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步入人生最后一个阶段。加之近年来在企业机制改革过程中有许多同志提前从岗位上退了下来,思想和情感上的失落、生活习惯的调整、收入上的变化等都产生了许多不适应。由于年龄的增大,身体和生活各方面也遇到相应的困难。关心和关注的对象与重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企业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经常出现思想上的不一致和利益上的不协调。从近几年很多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看,理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情绪,及时化解妥善处理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成为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全局、在一定程度影响在岗职工能否安心工作和能否构建和谐企业的重大问题,也是摆在离退休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二、离退休人员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离退休人员队伍总体情况还比较稳定,绝大多数人在退休后能保持良好心态,注重身体锻炼,积极参与组织园区业余文化活动,关心国家和企业发展,支持和协助子女做好本职工作,充分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但是,由于前些年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采取的下岗分流、买断工龄、提前退休年龄等措施,社会保障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又没能及时跟上,部分人仍由企业管理,企业的退休人员增长过快。加之前些年新一轮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经济好转和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岗职工收入也大大提高。部分退休人员对自己过早离开企业心理上不平衡,大部分离退休人员因与在岗职工的收入差距也感到很不满意。因此,近年来离退休群体中的怨气和矛盾经常出现,也给离退休人员队伍的和谐与稳定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离退休群体中有部分人员的思想状况不很稳定,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也常常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离退休人员长期在企业工作,与企业产生了较为深厚的感情,许多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的人员不愿意与企业脱离关系,还想继续享受企业的一些福利待遇,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尤其是与退休公务员比,与地方离休干部相比,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普遍偏低,从收入上存在着不平衡心理。由于前多年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好,采取了一些内部退休政策,使一些不够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提前办理了内部退休。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速较快,企业形势好转且职工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内退下来的人与在岗职工收入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加之这部分人相对年轻,身体健康,而又无事可做,也存在着不平衡心理。

2因年龄原因有部分离退休人员体弱多病,对个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加之现行企业医疗保险制度又不够完善,医疗报销不很方便且报销比例偏低,使这部分人对企业产生了怨气。

3由于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分散,交通与信息沟通不便,加之离退人员活动场所缺乏,活动内容较少,活动费用没有保障。这部分人认为退休后没有被企业领导所重视,心里存在失落感。

分析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理退休前后身份转换了,但思想上的转换还没有到位,或者是精神上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在岗时既有工作任务,有纪律约束,又有领导重视,有较高薪酬。退下来后没有具体任务,很少约束,不易得到组织的重视。对这种生活还存在着不适应。二是近些年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使退休人员存在心理上的落差。过去是年长者收入高,在家庭有绝对的经济主导权,年轻者则收入低,处于家庭服从地位。而现在的退休人员处于过渡阶段,与父辈比没有了家庭的经济主导权,与子女比收入远没有子女高,比父辈比子女都自感不如,在家庭的经济主导地位受到了动摇。三是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还不到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制度还不到位,企业在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机制、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服务和管理的方式方法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

三、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工作、营造和谐氛围的对策

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工作应从离退休人员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爱离退休人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经常开展适合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乐观向上的情趣,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促进企业和谐与稳定。

1政治上关心,充分理解离退休人员。离退休人员是社会主义创业的前辈,是企业的功臣。没有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工作成就,尊重和理解老同志就是尊重历史和过去,老同志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及时向他们传达有关文件和会议

精神,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引导离退休人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定期向老同志通报企业发展情况,使他们更加关心、理解和支持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要加强离退休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离退休人员队伍的核心与良好氛围,通过组织活动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2生活上关怀,主动帮助离退休人员。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未富先老的离退休人员群体,他们由于体力、精力的退化,已成为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养老体系还未健全时,企业应把离退休人员当财富,而不应该当包袱,要怀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老同志工作,诚心诚意为老同志办事。企业要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增加离退人员的收入,确保这些人的生活质量不能下降,要继续为离退休人员办好福利,尽可能消除他们与企业的距离感,要始终坚持关心老同志的身体健康,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主动协调做好医疗报销事宜。遇到生日,备上礼物,送去一份祝福;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送去一份欣喜;大病住院上门探望,送去一份问候和慰籍。

3丰富活动内容,满足离退人员的精神需求。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能给离退休人员带来欢乐和健康,也能陶冶他们的情操。积极支持老同志上老年大学,要针对老同志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适应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文艺队、舞蹈队、书画协会、器乐队、秧歌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活动要采取动静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吸引老同志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达到锻练身体、调整心态、增进健康、增添情趣目的。

4强化管理服务,增强离退休人员的组织归属感。人都有寻求组织归属的愿望,退休后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离退休工作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管理和服务加强与离退休人员的接触和沟通,使他们尽可能消除失落感,增加组织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亲情服务理念,以爱心、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做好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要求。一是要热情接待。老同志上门交心是件好事,要给出足够时间让他们倾诉和宣泄。在交谈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认真聆听本身就是对老同志的尊重,往往宣泄完了,怨气也就随之消了,这是接待老同志最有效的办法。二是要耐心解答。要站在老同志的立场上,认真替他们着想,要充分理解他们的难处,对其反映或提出的问题,凡符合政策规定的及时给以办理,一时办不到的做好解释工作。

总之,构建和谐的离退休人员队伍,对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做好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稳定离退休人员队伍,营建和谐的离退休人员氛围,确保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猜你喜欢

老同志人员工作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工作,爽飞了?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选工作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空军各干休所重视组织老同志撰写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