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误操作,告别财富

2009-10-06余晓文

台商 2009年6期
关键词:误操作王老板专业人士

余晓文

伴随着理财意识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人开始加入理财行列,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产生误操作,从而与财富失之交臂。

误操作一:一解套就全部抛出

【操作过程】

王老板2008年7月时听从一位专业人士的建议购买了某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股票。天有不测风云,王老板在购买该股之后不久就出现大幅下跌,最大跌幅一度较其买入价达50%之多,被深套之后的王老板也只好持仓等待,并做好了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不过,出乎王老板意料的是,8个月之后,他购买的医药股在股市回暖的背景下竟然从最低点上涨了一倍有余,近期居然已经解套了!王老板不假思索地就在解套当天卖出了手上所有的股票,并表示不想再入股市了。

【案例解析】

大部分投资者被套的地方往往是市场的密集成交区,一旦股价有能力突破上述密集成交区,就意味着股价的上升空间将被有效打开,丰厚的利润就在眼前,而王老板却选择了提前撤离。

王老板的股票投资占其全部资产的比重较低,风险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所选个股业绩良好、成长性较强,本身也是一个稳健的投资,尽管曾一时投资失利,但从长跑的结果来看其所买个股基本面没有问题;同时从技术形态来看,该股股价走势长期上升通道保持良好,涨跌有序,持股待涨是更好的选择。

误操作二:下跌过程中补仓

【操作过程】

「补仓」是股龄较长的投资者非常喜欢用的一种投资手法。十几年股龄的华先生2007年以30多元(人民币,下同)的价位买入了中国铝业(601600.SH)之后股价一度涨至60元,华先生认为找到了可以长期持有的蓝筹股,并一直持股未动,其账面近100%的利润率成为其长期持有的最大底气。

股市风云莫测,中国铝业在2008年的熊市中从最高的60多元一度跌至不到6元,跌幅高达90%显然出乎华先生的预料。在深套之后,其分别在股价跌破20元和10元时大举补仓,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股市,现在仍然处于深套的境地。

【案例解析】

「补仓」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摊薄每股成本的做法,但其使用前提是所补仓个股的股价能够回升,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么补仓的资金也会陷入被套的境地,投资者也会丧失后续的操作空间。对于那些成熟的投资者而言,其投资字典里没有「补仓」这个词汇,取而代之的是「加仓」和「斩仓」两词。

「加仓」和「补仓」操作理由截然不同,补仓只是出于摊低平均成本,而加仓则在于继续看好所买个股的前景而追加买入。一旦看好的理由发生改变,那么取代「加仓」的举动就是「斩仓」出局,而不是「补仓」。

误操作三:急于求成

【过程详述】

陈先生夫妇是一家企业的高管,目前略有积蓄,夫妇俩均是IT业人士,金融理财的知识相对欠缺,存银行是他们最主要的理财方式。

日前,一位专业人士根据他们的情况建议他们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投资近期新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并做好连续定投3年的思想准备。

选择沪深300指数基金原因在于,大部分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都很难跑过被动型的投资组合,同时也回避了仓位选择这一难题。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陈先生夫妇在回家商议之后却决定直接投资股票,并咨询上述专业人士有何股票推荐。

【案例解析】

股票投资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要求持续关注最新的信息并迅速作出判断;而一般的投资者在知识储备、信息获取、专业判断以及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很难达到直接投资股票的要求,同时也容易因为分心而使得本职工作被耽误。而咨询专业人士购买股票其实是将希望寄于他人,但就算是专业人士也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的荐股成功率。明确的投资目标、良好的投资心态和坚定的执行力才是一个合理的投资计划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陈先生夫妇显然并不具备直接投资股市的条件,现在大陆主板市场上有超过1500只股票,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上市公司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其让自己跟风炒作盲目投资股票,还不如委托拥有强大专业优势的基金来帮忙进行投资选股。对于投资人而言,用有限的资金投资基金,比起直接投资单个股票可以相对有效分散风险,因为基金做的是股票的投资组合。

猜你喜欢

误操作王老板专业人士
青出于蓝
实现价值销售的相关因素浅析
专业人士过失侵权责任论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论倒闸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误操作及其防范策略
爸爸是个大害虫
看你往哪跑
最后一“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