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家里的一等公民

2009-10-04郭茗儿

37°女人 2009年12期
关键词:保姆公民女儿

郭茗儿

你会从很多细枝末节中,觉察到一个人的家庭地位:比如家里只有一辆车,谁永远可以优先使用;想要添置一台相机,是马上买还是需要报批;夫妻一起出现的场合,谁总是迁就谁更多点儿……

我相信不少家庭中都有一个首要人物,当资源有限时,他是最优先使用的那一个;当事情错不开时,他是最后考虑被取消的那一个;当大家都很忙时,他是最先被赦免可以什么都不做的那一个……这个人就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是一等公民,一切得为他让路。而且,这种划分通常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不是谁挣得多,谁在家里就有地位;也不是谁在外头的社会地位高,谁在家里就受到尊敬。而是因家而异,在家庭这个小系统中,按照自己的逻辑与规律运转。

有的家庭,一等公民是孩子。这类家庭的治家方针就是,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就是一切。孩子一个小小的要求都能让整个家庭全力以赴。我所知道的某个家庭,一等公民是女儿。女儿忘记带饭卡了,父亲会从北京西六环的家送到东五环的学校;女儿要出去旅游,父亲赶紧出去给挣路费;女儿说要回家,父亲无论正在做什么要紧的事,都立马停下来赶去学校接……夫妻二人没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的节奏是女儿定的;也没有什么生活内容,所有的一切日常项目,抬头都写着女儿。

有的家庭,一等公民是男人。小区里一个邻居,女主人自己开公司,忙得四脚朝天,刚生完孩子没两个月就忙公司的事去了。男人却待业在家,天天出去遛狗,在楼下和退休老头儿下象棋,我隔三差五去健身房,次次都遇到他。女人和我们聊天时说:“唉,男人,你指望他干什么呀!”的确,她什么都不指望,自己挣钱,自己养孩子,甚至养男人,还处处为男人开绿灯。好像患了“罗曼司美化症”——即使男人一事无成懒惰成性,在她心中仍然是完美爱情的男主角,她会无限地为男人寻找借口。

有的家庭,一等公民是女人。男人无论在外面多风光,回家都乖乖把工资卡交给女人,自己则等女人发点儿零花钱。女人可以支配一切,决定一切。孩子由爷爷奶奶带还是请保姆带,是上附近的小学还是托关系交赞助费去上重点,家里再买套学区房还是买辆车……这些都要女人拍板才生效。男人恋家,很想父母在身边,却不得不天天跟陌生的保姆住在一起;男人随遇而安,觉得孩子没必要从小就拼死拼活挤重点学校,却厚着脸皮向甚至是刚认识的人打听关系;男人很想买辆车,却不得不“为了孩子”放弃。在女人眼里,他是女人分管的又一个孩子。

以上3类家庭关系作为树干撑起来的家庭树,都有显而易见的营养不良。

一等公民女儿跟我说:“将来一定不找爸爸那样的男人,没骨气。”下一次再见我却说:“将来找男人,就找爸爸那样的,已经被他照顾得四体不勤了。”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女儿随便一件衣服,都够父母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一等公民男人不仅不体谅妻子的好意,还把妻子当空气。有一次妻子得了急性肠胃炎,他仍然和一群驴友出去旅游了。最近又闹出个第三者。他们家的保姆一出来就愤愤不平,陈述“那个男人”的“罪行”。

一等公民女人连连出岔子,炒股赔了10多万元,重点小学托的“关系”突然调走,送出去的重礼打了水漂,一家三口紧紧巴巴过日子,孩子奶粉都冲稀了喝,连女人的闺蜜都相互嘀咕:“看看,女人要当家没那么容易吧?”

一个家庭就像一个国家,专制的集权主义和无原则的领袖作风,都没有前途。你是家里的一等公民,并不是什么荣耀的事;你在家里说了不算,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当“优先”成为一种习惯,当需求变得没有界限,你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是你的度,哪里是风险点,因为危险从来都是在安全外衣的包裹下不期而至。

当“妥协”成为一种习惯,当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别人,你自己总有一天会被别人逼得无路可退,可能会被最亲的人无意地伤害。当你成为别人眼中没有要求的人,别人不会为你的无欲无求、甘愿让步而心怀感激,相反,会觉得那只是你想要的选择。

最后还是以一个家庭结尾。这个家庭,每一笔大的开支,都提交董事会阐明需要的理由,由家庭全体成员投票决定;每一桩有争议的事,都开一个辩论会,三方陈述意见,最后总结;就连选照片这样的小事,都三方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遇到其中一人打了高分的,再捞出来重议。这个家庭的女儿去年上了大学,第一个学期,带去的6000元钱,只用了2000元,还很快成长为学生会干部。这个家庭的父母,都是业内精英,是我很尊敬的一对夫妻。

(罗幕轻寒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保姆公民女儿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论公民美育
大三的女儿
在保姆家午睡
海的女儿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狗保姆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