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武装威胁袭击中国公司

2009-10-01

环球时报 2009-10-01
关键词:三角洲金融时报尼日利亚

反对中企竞购油田 西方媒体跟风炒作

本报驻尼日利亚特派记者 殷 淼 本报特约记者 陈 一 本报记者 王跃西

英国《金融时报》9月30日独家爆料称,尼日利亚南部产油区最大反叛武装“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警告中国石油公司不要妄图对尼产油区进行投资,否则“一定会后悔选错了谈判对象”。中国学者徐伟忠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是有名的反政府组织,一直试图从尼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分一杯羹。他们的警告并非只针对中国,只要有外国企业在尼开采石油,他们都反对,都要制造麻烦。而西方媒体此时炒作这样的消息,与西方石油公司正寻求与尼续签石油开采协议有关。中国公司对尼油田的竞购显然被一些在尼有业务的西方老牌石油公司视为对他们的巨大挑战。

《金融时报》称,这一警告是“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该报的。发言人将中国公司称为“在几分钟内就会把任何农田糟蹋掉的蝗虫”,并称“如果它们(中国企业)进入尼日利亚石油业,对拥有石油资源的地区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发言人说,该组织不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能改善该地区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关系,“中国人不会比该地区现有的石油公司好到哪里去”。他进一步警告说,在该地区签署永久和平协议之前,中国人应该对投资保持小心谨慎。“如果尼日利亚政府未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敢保证,中国人一定会后悔他们选错了谈判伙伴。”

这篇报道在西方被迅速转引。美联社称,中国三大国有油气集团之一的中海油正与尼政府进行谈判,希望收购一些“最富裕油田的大量股份”,“这说明中国在追逐非洲新能源上咄咄逼人,给在这一地区占支配地位的西方石油公司构成挑战”。路透社称,一份泄露出来的文件显示,尼日利亚正与中国磋商,希望向中国公司出售大型油田股份。“这可能是尼政府为提高与西方石油公司的谈判筹码而故意这样做的”。《金融时报》还分析说,尼武装组织的警告凸显出中海油“如果大举进入世界上最棘手的石油开采前沿,将会面对很大的困难”。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金融时报》等西方媒体此时炒作这个消息,与西方石油公司在尼与中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有关。目前,美国的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英国的壳牌、法国的道达尔以及意大利的阿吉普等石油公司拥有尼23个油田区域的股份和开采权。尼《今日报》30日引用尼石油部门高级官员的话说,西方石油公司对这些石油区域的开采许可证将于近日到期,或正面临司法诉讼。一旦中国公司的竞购申请获得批准,无疑将对西方石油公司寻求续签石油协议构成巨大挑战。

尼日利亚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塔里穆·亚库布对《今日报》表示,尼政府注意到了西方媒体的报道,尼方愿意与西方公司保持传统朋友关系,但同时也愿意看到更多竞争,毕竟中国石油公司确实给尼日利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徐伟忠3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活动在尼日利亚的主要产油区,是一个具有民族分离倾向的组织,但民族分离只是他们的借口,并不是目的,该组织的最终目的是为自己捞得好处。徐伟忠告诉记者,“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并非只针对中国,只要有外国企业在尼日利亚开采石油,他们都反对,都要制造麻烦。西方一些大石油公司,如雪佛龙公司和壳牌公司在尼的石油开采和运输设施都曾被该组织袭击过,生产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国际油价波动。徐伟忠说:“其实,西方媒体也不喜欢这个组织,但为了制造新闻效应,还是对这个问题进行炒作。‘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一直和尼日利亚政府作对,让尼政府十分头痛。”▲

猜你喜欢

三角洲金融时报尼日利亚
拯救三角洲成全球大难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壮丽的河口三角洲
阿尔贡古捕鱼节
壮丽的地球“血管”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
“三角洲”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