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系统内知识协同演化过程研究

2009-09-30李庆东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3期

李庆东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内知识的创造、学习、分享和使用对系统的创新日益重要。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其实质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进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的协同演化加强了知识在组织内与组织间的转化过程,促进了系统内知识的创新。

关键词:创新系统 协同演化 知识圈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内知识的创造、知识学习、分享和使用对系统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公共的组织和私人的组织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组织试图利用外部的资源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产生。在Zallo等的知识演化圈中,存在五个演化阶段。第一个知识活动阶段是外部的刺激与反馈。第二阶段是产生变化,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结合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第三个阶段是内部选择,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评价新知识的潜能以促进现存规范的效率。第四个阶段是复制和重复,包括知识的分享、知识的转移、适用性变化和解决问题。第五个阶段是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来保护知识。

然而,一个组织的协同演化不能和环境演化分开来单独讨论,应该用协同演化的观点来研究组织的适用性。Lewin等(1999)提出组织、产业、制度环境的协同演化各有各的速率、速度和变化模式,而且是独特的、相互独立的。协同演化过程可以在不同层次水平发生,包括公司内部的微观层次演化和公司之间的宏观层次演化。

知识转化机制

(一)关于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其实质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而且知识必须存于一定的主体中才能发挥作用、影响主体的行为。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曾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探讨了组织内知识转化和创造的问题,借鉴该思路,每个主体所具有的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

企业隐性知识需要显性化才能便于在企业中进行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外化转化为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通过内化转化为隐性知识。

由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像显性知识那样能够编码,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因而,对于企业更为关注的隐性知识,为了使它更容易在人们中进行交流和共享,就需要一种方式将其显性化。“外化”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教授所著的《知识创新公司》一书中提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SECI”实际上是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外化模式Externalization、内化模式Internalization、综合模式Combination四者的总和。

社会化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如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将学到的隐性知识转化为自身隐性知识的一部分;综合模式是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指将零散的显性知识合成一个新整体;内化模式是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如当新显性知识在整个组织中被分享时,其它的员工开始把它内在化,也就是它们用它来拓宽和重新构建自己的隐性知识;“外化”模式则是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具体化、概念化的过程。

(二)知识转化涉及的要素及转化机制

知识转化是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受体传递的过程,涉及的要素有三类,即:转化主体,包括主体1(知识源)和主体2(知识受体);转化客体,即流动的知识;转化环境,即由各种影响知识转化的外部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知识必须寓存于一定的主体中,才能发挥作用,影响主体的行为。下面来详细分析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转化机制(见图1)。

在图1中,知识从主体1流向主体2并发生转化,主要有四种机制:

机制一:从显性知识1→显性知识2。显性知识是可以用各种符号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它在从主体1转移到主体2的过程中,一般而言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它可以通过文字、图表等信息的传递直接完成。

机制二:从隐性知识1→隐性知识2。隐性知识的转移是较为复杂的过程。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性质,因此往往需要两主体间的直接的、非语言的交流,如主体2通过观察、体验、模仿和不断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了主体1的隐性技能,从而转化成了自己的隐性知识。在从隐性知识1到隐性知识2的转移中,可能会发生知识的散失,也可能会发生知识的讹变。因为主体2和主体1的知识背景、理解方式很难完全一致,因此主体2从主体1那里获得的隐性知识2,极有可能少于隐性知识1,有时也可能出现二者理解不一致的情况。

机制三:从显性知识1→隐性知识2。很多情况下,从主体1那里传递出来的显性知识,会在主体2那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例如,科研人员关于某项技术原理的说明是一项显性知识,而该知识在市场敏感的创业者那里,可能会产生出关于该科研成果潜在市场的认识。

在隐性知识转移中,主体1往往会尽力去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产生一种过渡显性知识,主体2通过对这些过渡显性知识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进行吸收和内化,并有可能根据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感受,将其部分或全部明晰化,从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另外,主体1可能由于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将自己所想到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而具有更丰富知识的主体2在接受到主体1所传递信息后,将其难以明晰化的知识明晰化。在日常的经验中,许多人都有过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而其他人则将其准确表达出来的情形。

根据上述知识转化机制可以看出,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中,可能会减少,也可能产生出新的知识。知识在流动中得到增加,主要途径有:主体间的知识不对称,会导致主体1的知识在主体2那里获得新理解;在知识流动的相互作用中,会激发新知识的创造;通过学习,主体外的知识被主体所吸收。正是因为知识在流动中会发生转化,会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系统才具有源源不竭的创新来源。

知识协同演化含义

结合前人的研究,把组织内的知识演化和组织间的知识合作相结合,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知识的协同演化(见图2)。在生物科学中,演化指一代到下一代的生物种群基因的累积变化,演化引起了物种不同于它原始的存在。另一方面,协同演化意味着两个或更多生物体或物种相互作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同发展。我们把这个概念从生物科学应用到社会科学,定义“知识协同演化”指两个或更多的组织系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彼此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

知识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概念模型用来描述产业创新系统内公司组织的知识协同演化的动力机制(见图3)。它强调了知识协同演化环路和两个子协同演化机制:知识微观(组织内部)协调演化机制和知识宏观(组织之间)协调演化机制。

在动态的环境中,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新知识与被组织日常规范所支持的现存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个公司或组织应该意识到这个差距并形成一个知识战略努力消除这个差距。它们应该增加R&D投资、雇用有经验的人力资源去创造技术知识以丰富它的知识系统。通过人力资源的学习和组织内部学习,一个组织应该把创造性的知识转变为其日常行为规范,这样,组织的竞争能力资源基础就会得到增强。

另外,日常的行为规范也限制了组织创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当面对一个动态环境的时候,组织如果仅仅依靠自己内部的知识活动是很难消除知识的差距。它们需要创造和维持一个知识的生态系统,不仅从合作伙伴引进新的知识,它们也需要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同相关网络上的参与者一起协同演化。只有通过协同演化的相互作用,一个组织才能把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转变成为它自己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增强它的创新能力。

在宏观演化环路中,演化机制的第一步是确认知识的短缺,由于知识的变化导致了组织知识的不足。第二步是寻找目标合作伙伴,例如一些类似的公司、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产业的供给商和消费者、研究机构或大学等。知识协同演化机制中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知识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确认和问题的解决。组织应该吸收合做伙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共同发展,并把这些知识注入到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微观知识演化过程和宏观知识演化过程的共同作用,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增强。

结论

当一个组织面对一个动态的技术环境的时候,组织能够采用一个知识协同演化的战略转变合作伙伴的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作为它自己的创新资源基础。组织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对组织的创新绩效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宏观演化机制,从外部资源获得知识不能替代通过内部的学习和创新机制所得到知识,因为它们之间是独立的。在知识协同演化机制加速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动态的产业选择因素;组织的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组织的合作能力;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组织的学习机制;组织内部的反馈机制。在一个产业创新系统中参与者的知识协同演化能力是一个组织产生动态能力和加速创新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Rosenkopf, L. and M.L. Tushman, M.L.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Baum J.A.C. and Singh, J.V.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Teece, D J, Pisano,G,and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 18(7)

3.Cowan R. David P. Foray D. The explicit economics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acitnes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