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电尽情评说中国60年

2009-09-30

环球时报 2009-09-30
关键词:发展

(上接第一版)工作伦理。法新社文章则透出忧虑:农村大规模失业、部分地区民族关系紧张、人口老龄化和数十年忽视环境所带来的后果……这些都是中国面临的问题。报道援引香港城市大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的话说,许多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失业)源于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13亿人口对共产党是一个巨大负担。”报道还说,在这些一连串重大挑战中,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最担心的是经济动荡和生活水平停滞不前。路透社列出了中国面临的“五大风险”:政府稳定,贸易和汇率争端,争取战略供应,环境以及腐败和可信度。《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带着“华丽的成果”迎来建国60周年。《Searckina》网站上一名中国观察家认为,中国内脏患上了疾病,应该提醒中国。印尼《雅加达邮报》29日的专家文章称,中国显示出自己遵守这个地区和世界通行的规则、标准和制度,她不是一个想接管世界的革命性大国。但仍有两点应该关注,一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二是中国对一些批评的反应。

《俄罗斯报》29日说,俄罗斯这个远东邻国的人民认为,60周年是一件十分重大事件。他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予自己第二次生命。德国《明星》周刊说,未来中国有很多预言,但谁想为中国找到未来发展的答案,首先可能遇到“恐惧”。文章说,1952年,年轻的共产主义中国外汇储备才1.39亿美元,现在增长了1.4万倍。文革结束时,中国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51美元,现在为2770美元。马里《埃索报》称,中国已从一个封闭的国家变成一个开放的社会,过去只和社会主义阵营打交道,如今已和220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密切联系。

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专家在《新海峡时报》上撰文称,中国是凭借活力、资金、计划和领导力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奥地利《新闻报》驻华记者说,共产党的“奇迹武器”是6个字母“K-O-N-S-U-M”(德语消费)。在上海,记者看到:60年后,上海中心光彩照人的购物长街南京路上,人潮滚滚,步行街上最大的消费去处内甚至寸步难行。这也许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转型过程。短短15年内,上海荒芜的沼泽地区浦东窜出了一个新的曼哈顿。印度NDTV电视台强调,在中国发展的喧闹声中出现了微弱的警示声音,提醒还有尚待去做的事情。正如一位高级部长所说,不要被大城市里的景象所迷惑,我们仍然有庞大人口生活在赤贫中,每天收入不到两美元,比许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国家还要穷。报道认为,“尽管取得了巨大经济进步,并且在世界最高层占有一席之地,北京仍然对现实有着清醒认识。或许这是中国巨变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西方不理解中国变化

英国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事务研究学者凯利·布朗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发展以及被世界所关注是近十年来的一个大趋势,中国为60年国庆可以让外界更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现状,并且预估未来。布朗分别用了几个词语概括60年中的几个阶段:“自给自足”、“韬光养晦”、“创新发展”、“和平崛起”。布朗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崛起还是衰落都会引起世界性震动,但是中国在未来60年里会如何发展,只有中国人才最清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乎西方的知识范畴,他们不理解中国是很正常的。这好比一头象和一头狮子,狮子不能理解象。对中国不能用西方的认识去理解,西方人造的理论都无法与中国的现实相对应,更看不清楚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成了一个谜。金灿荣说,中国的古代学说已经无法解释现代,而中国的现代学说还没有产生,我认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也没有解释好,西方就更无法解释清楚了。

金灿荣说,中国这十几年是在以加速度前行。欧洲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比较缓慢,仿佛林中漫步,而中国在不停奔跑。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期,进展是点点滴滴的,属于幼儿园期;1949年到1979年是小学期,中国的发展比较快,但人们仍旧看不清楚发展的速度;最近30年是发展的中学期,仿佛一个矮小的孩子突然长到1.85米,但后面的发展离不开前面的积累。中国社会的变化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前30年完成了欧洲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工业化进程,后30年也会取得欧洲100年的成绩。金灿荣说,中国人的工作和发展节奏现在是世界上最快的,如今,奔跑久了,需要休息一下,正好借这个国庆庆典回顾过去,筹划未来。▲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