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尺度为何难拿捏
2009-09-30
周黎明
《建国大业》中,蒋介石跟蒋经国说,江南根本不堪解放军一击,因为国民党“抓来的一百万壮丁”连枪都不会使。看到这,观众难免一笑。蒋介石不用“征兵”而用“抓壮丁”,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他跟手下“潜伏”的共产党一样,内心早已认同对手的主张;二是他极具幽默感。如果他相信自己的正义性且不具自嘲精神,他不但应该用“征兵”,说不定还会用“百万青年踊跃参军”那样的字眼。
很多人认为,《建国大业》对蒋介石的塑造是一大进步,进一步摆脱了传统的脸谱化套路,但“抓壮丁”的台词大概是为数不多的马脚。所谓“进步”是站在艺术的立场。脸谱化是艺术的大敌,它将人物塑造简化为黑白两种颜色。好人不能做任何当下社会认为不好的事情,坏人也绝对不能有观众赞赏的行为举止。追求艺术的人物塑造则刚好相反,它强调人物心理的真实性和复杂性,着重灰色地带的描写。电影中的巴顿将军便是这样一个有矛盾、有厚度的角色,他骁勇善战,但对于士兵非常粗暴,动辄打人,而且他的爱国主义中有一种强烈的匪气和霸气。我们很多专家把他视为美国英雄,但在美国精英阶层,这个角色是偏负面的。这就是艺术的效果。
但艺术并不是电影的唯一标准,还有一种广为运用但鲜少讨论的,就是通俗剧的标准。通俗剧不讲求艺术深度,而追求观众的广度,故事多半是夸张的爱恨情仇,寓意也浅显简明,从前的戏曲,如今的电视剧,基本上都遵循这个套路。通俗剧中一般不会出现一个角色在家里是好丈夫、在单位是恶上司这样的设置,因为那样会让观众无所适从。通俗剧里的好人必须好到底,坏人也得一以贯之,不能忽坏忽好。这未必符合现实生活,却符合多数观众的审美心理。
我们的问题不是艺术水平太高,而是定位不清晰。我们的电影人既想获得内行的好评,又期待雅俗共赏票房大卖。在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有内在矛盾的。你若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塑造人物,专家不会首肯;反之,你若把反角刻画得大义凛然,让正角吃喝嫖赌,普通观众便无法投射自己的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井水不犯河水,让通俗剧和艺术片各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