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09-09-30阎立钦
阎立钦
人生在世,犹如航船,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总要有一个前进的目标。通俗地讲,目标就是方向、路标。生活本身就是由不断追求的一系列目标构成的。一个人生活没有目标,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听凭别人的摆布。反之,如果找到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在心理学中,目标是指主体在行动之前预期达到的结果,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选择。目标的选择和制定是人面对客观冲突和挑战时的理性决策。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目的(目标)驱策的。有无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否恰当,人生目标能否实现,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
唐代诗人孟郊少时家境贫寒,全靠自学成才,直到45岁时才中了进士,进士及第后,他写下了一首《登第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得意欢快!这首诗的后两句以后转化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的成语,为人们所熟知。
可惜的是,孟郊以后的仕途并不顺利,终生潦倒贫困,死后竟无钱下葬。他晚年写有一首《秋怀》,在诗中作者感觉连秋月也是冰冷的,自己的壮志已消磨殆尽,居室破陋,寒夜难眠,卧病已久,愁思不断,无奈之中只好劝解自己不要再为那些无端的疑惑和道听途说所困扰。自己虽像可以制琴的美材梧桐,可惜已经枯槁,只能发出悲哀之声了。前后对照孟郊在不同情况下写的这两首反映心情的诗歌,完全可以体会出人生目标能否实现对人的健康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秋江早发》的诗,诗中写作者晨起远行所见秋江气象更新,感叹“市朝人”贪恋被窝不肯早起,怎么能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呢?实际上是在劝谕人们要及早树立起大志,否则就不会懂得天地万物美好的真谛。
树立人生目标要顺应历史和社会前进的方向。人生目标只有顺应历史和社会前进的潮流,才会是有意义的、崇高的,值得为之奋斗、为之献身。
确立人生目标还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应具有可操作性。人的时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制定人生目标要从自身条件出发,要考虑客观现实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目标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经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白居易有一首《东溪种柳》写他种树的体会,读后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野性爱种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该诗写了作者种柳不种松的原因:柳树易于存活,很快就会成荫,松柏虽然高贵,但不可期待存活。由此作者想到求取功名也应如此,要善作比较分析,择优为之,这样才能成功。
李白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和政治理想,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放弃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一直坚守着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在他被排挤出长安时,写了三首著名的《行路难》,感慨世事的艰难,其中一首的最后两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面歧路甚多,崎岖艰险,但作者仍充满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一个人如果时时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个人的身心肯定是健康向上的。
(作者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编辑/陈虹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