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09-09-30汤晖
汤 晖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财经类院校学生计算机知识面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我校作为一所注重培养财经类人才的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已将计算机基础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主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与“VFP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应用”为主,有些专业开设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后续课程。前者侧重软件的应用,后者侧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根据我校实际,该文主要探讨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67-02
Finance Majors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ANG Hu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unity colleges and student finan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uter knowledge is gradually increased. I focus on school as a training institution Financial Talents,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eeds of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has been placed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ofessional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courses,mainly in "Computer Culture" and "VFP database and program design" or "ACCESS database application",the main,some professional follow-up to set up a number of related computer courses.The former focuses on software applications,which focus on the teaching of basic knowledge.According to my school reality,this paper explores types of professional computer-based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ofession;the computer-based curriculum;teaching reform
1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要求与定位
1.1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要求
财经类专业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人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财经类各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都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即使是在大学生人数激增,面临就业困难的今天,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很多专业来说依然比较好。在各地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经类专业中的市场营销、财会、管理一直处于领先。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
针对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财经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学会应用财经类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工具处理财务工作的能力。
1.2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定位
为办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应该明确我校财经类专业培养的目标,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此背景下,我校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实地考察了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具有财经背景的大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围绕着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的体系的利弊
我校财经类专业大多开设一年两学期的计算机课程,主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与“VFP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应用”为主,有些专业开设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后续课程。目前财经类专业中的有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需要更加紧密地和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有利有弊,我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设备资源也比较紧张。个别系的某些专业开设的有关计算机课程,要么与专业关联度不大,要么理论性太强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2.2 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在校学生多,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不能在规定的教学时数内完成,造成整个教学计划不能完成。这几年来本人常感觉到,到了后期总是在赶计划,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其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不能保证,目前大多数财经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上是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4节课,实际教学周数为每学期17~18周左右,实际总课时为64节左右。而有些班级劳动与实习要花去2~3周,那么该班实际周数为12~13周,课时总数减少。
2.3 教学内容滞后、实际应用少
很多学生和老师也感觉的,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校外的实践中难以得到应用,突出表现在:
1)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版本速度的更新及相应新技术的出现,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不相匹配。“软件技术基础”内容的设置和财经类院校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不匹配。
2) 和中学时代的计算机教育衔接不紧密,出现重复知识的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给教师传授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
2.4 实验授课方式欠妥当,理论与实训课比例不合理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本校的授课方式采用:理论课堂讲解→实验课堂练习的实验授课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可取性,但在某些知识点上,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上机的过程中往往就记不得理论的内容,从而无法体会其中的奥秘,造成在实验的过程中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无从下手。按照大学课程设置要求,一般理论与实验课课时为1:1或1:2都是应该的,但有些财经类专业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按照该课程的性质、内容及教学要求,也按1:1开设,实训课课时过多,学生上机时无事可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浪费了机房资源。
3 财经类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3.1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与改进
1) 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采用以应用为向导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体现在知识内容的灵活和新颖。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最新计算机的发展动向,将其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不仅止于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有重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即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2) 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中学阶段甚至小学阶段某些地区均已经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导致在部分学生的眼中都觉着这部分知识重复针对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来分阶段授课,个别学校可以考虑根据成绩分班进行教学,或者制订细化的、针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内容,并选择专用教材上课。
3) 不定期开展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讲座及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的学术报告;开展各式各样的计算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意识。
3.2 实验授课方式方面的改革与改进
1) 应以应用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授课方式上。
根据不同应用能力的需求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验课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在次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师提出与专业对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导的启发式模式。适当结合我校目前的网络平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相关部门正在筹划双向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2) 开设计算机专用教室,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合二为一,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的案例、多媒体教学系统,即演示案例、讲解分析、实践操作,做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将教学实施大纲与计算机有关证书考试大纲相结合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员工除掌握本身专业知识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用人单位开始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员工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各种计算机证书,是学生求职一块有力的敲门砖。结合我校的实际来确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并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围绕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相应调整;把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教学实施大纲相衔接,制定一个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又能适合学生学习提高操作技能的计算机实施大纲。本人认为,对各非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除特殊专业外,应该按照现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两学期开设,这样也能真正按照各专业计划的要求达到计算机等级二级的培养目标。具体安排可分为:第一学期所有专业都开“计算机文化基础”,每周4节,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要求;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按专业进行分类分别开设,如财经与管理类专业开设“VFP”或“ACCESS”、理工类开设“C语言”或“VB程序设计”,每周6节,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要求;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上机操作要有具体的目标,如第一学期要求打字达到英文100~130字符/分钟、中文30~40字/分钟的及格标准,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高新考试汇编每单元考核评分,第二学期按等级考试仿真题要求加以练习考核评分。在后续课程中,减掉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计算机课程或与第二学期类似的课程,开设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应用软件等课程,如CAD、网页制作、商务软件等,确保课程的持续性,可以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以适应毕业后的专业工作需要。
3.4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培训相结合
第一,网络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开发建立我院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学生的课后自学作业练习疑问解答等,这样既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余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直接向在线教师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网上作业布置和网上批改等。第二,课外培训班拓展教学内容。开展计算机专项课题学习班,使有余力又想多学计算机知识的同学能够有学习去处。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3.5 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考核相结合
作为财经类院校,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技能,取消传统的笔试理论考试,对知识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改为无纸化的计算机考试;加强学生技能的考试考核,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进行网上考试、计算机自动评卷等考试模式。
4 结束语
总之,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既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这几年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感觉到:改变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抓好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德民,孟万化.财经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2):44-45.
[2] 丽娜.计算机基础教育之我见—案例/启发式的巧合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8).
[3] 丽娜,康振华,杜枚芳.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创新导刊,2008(6).
[4] 王利,将文科.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向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4(9):16-17.
[5] 骆正华.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思路探讨[J].计算机教育,第24期.
[6] 方向.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7,04.
[7] 秦嘉杭.加强财经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建议和设想[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2):73-75.
[8] 王世辉,乔显亮.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