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09-09-30林先津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34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

林先津

摘要: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根据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体系设置,探索计算机基础课实验的教学改革模式,对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教学;教学规划;独立设课;层次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改革

中国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4-9749-02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ons on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 Course

LIN Xian-j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etence of using computer sci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should further make some reforms for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 Course, perfect and renovate its curriculum system by exploiting for a renewed teaching mode. All these reform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for schools to cultivate more advanced application talents.

Key words: fundamental teaching; teaching plan; independent course; hierarchically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reform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为此,中心注重实验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验室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方针。

1 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1) 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通过购置及自制课件,不断增加资源库内容,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 进一步提高本中心师资水平,不断改善、优化师资队伍的职称和学历结构,鼓励教师制作高水平的课件,参加省、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

3) 编写和出版适用性强、体现高新技术特色的实验和理论教材,以适应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的要求,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并在全国推广使用。

4) 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软件的研发,促进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网络化教学和信息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优势,提高实验水平和档次。

5) 加大创新性实验内容和题目的改革力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题目,精选实验内容,使其难度适中,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前沿和应用实际

6) 扩大开放程度,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完善各项对校内外开放的服务措施和管理制度。

2 更新实验内容,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

以学生为本,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依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采取与理论课程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地实验教学授课形式;实验项目构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多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教学模式(如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等)组织实施教学,实现分层次培养模式。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心对实验课教学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2.1 采用个性化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校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境外、境内两类学生并存,部分境外生基础较薄弱,境内生中也分为提前批、重点批、普通批招生,程度参差不齐。鉴于这种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应用个性化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实验教学内容和进度既要保证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能够“吃得下”,同时也要照顾到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吃得饱”。因此我们设置了部分“选做”的实验项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2 设计“学以致用”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案例教学,精选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实例,通过现场演示、课堂即时训练、播放教学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学习过程处于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情景中,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2.3 课堂上精讲,机房里多练

由于学时压缩,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对一般性的内容提纲携领,对重点、难点部分适当展开讲解和演示,学生只有在机房里多动手操练,才能切实掌握操作细节,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较为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教师一般利用上机现场的多媒体设备,在每组学生上机前安排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并演示操作要点,然后学生再开始实验。

有些硬件实验限于实验条件(如,硬件装机过程、小型局域网组建等),由于无法提供众多的硬件设备供学生实习,采用教师现场演示并拍录成视频文件,供学生观看揣摩。

2.4 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网络化

实验教学小组依据实验教学大纲自行研制了一系列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示例、实验素材、教学视频等),作为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放置在网络上。基于本中心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学生无论是在实验课中还是课余时间,随时可以下载相关教学资源进行阅读和操作练习,并与教师互动,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效果很好。

3 实验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考核不仅是要检验须掌握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也是一次再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今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中心积极探索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为目的,确定实验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实验考核办法,根据不同层次实验课程采取不同考核办法。

1) 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采用“平时+笔试+操作”考核方式。强调学生平时实验表现,同时,考查学生的实验原理理解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和最后实验成绩的加权平均;

计算办法:总成绩=笔试成绩×20%+操作成绩×40%+平时成绩×40%。

平时成绩由每次实验成绩构成,而每次实验成绩又分为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三部分。实验的不同阶段,考察内容不同,评分的侧重点也不同,强调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实验预习报告的评定中,强调逻辑过程的正确性,注重设计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要求学会排除一般实验故障,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力争超越实验内容,并有所发现;在实验报告中,则强调设计过程的正确性,推导过程的严谨性,记录实验数据的科学性,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笔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笔试时间为60分钟。

实验操作考试:采用即时抽签的方法,即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时间为60分钟。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2) 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以“平时”为主进行考核,考核以学生平时实验表现为主,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同时,在课程结业笔试中有一定比例(5%~10%)的实验内容题目,以考察学生的实验原理理解。

3) 课程设计采用“目标+环节+报告”考核方式。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包括资料收集、方案设计、软硬件设计、装配与调试、测试与优化、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全过程,因此,实验考核分项进行,统筹兼顾选题难度、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设计报告。

该实验教学中心实验考核方法实际执行过程和结果表明,考核体系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教与学双方的发展,行之有效、利效长久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实验考核方法遵照上述考核方法,并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做了如下改进:

① 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独立设课,课程采用“考勤情况+平时上机情况+省计算机一级考试”考核方式。其中,平时上机情况的考核方法是,抽取部分实验项目(约占实验项目总数的60-70%),要求在本堂实验课内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供教师评阅后记录本次实验成绩。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为:考勤、平时成绩和等级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

计算办法:总成绩=考勤情况×5%+平时上机情况×20%+省计算机一级考试×75%。

② 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实验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均为非独立设课的课程实验,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其考量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指定部分实验要求缴交实验报告并借此评定该次实验成绩;二是指定某一实验,要求当堂实验课内完成,教师逐一查看实验情况并加以记录。

4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改革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魏德志,林丽娜.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7(10):202-203.

[2] 柴水英,黄小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08(3):207-208.

[3] 刘鸣,陈世利.本科生课外综合与设计实验教学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20-222.

[4] 曹瑰华,席美云.化学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6):27-29.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
动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中的体会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