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传播中深度报道的运用
2009-09-30钟馨
钟 馨
摘要在1978-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中,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发展于90年代;以国内经济报道为主要内容:以解释性与述评性深度报道为主要类型。
关键词中国对外传播深度报道内容类型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从改革开放到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段时期,期问,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积极配合国家内政外交,从恢复“文化大革命”中停顿的工作,大力加强基本建设,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初步建成面向世界大广播的局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建设成就。对外传播的报道方式也通过向西方传媒学习和自身实践,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突出的特点是逐渐同国际先进的报道方式接轨,在“术”的方面,更加符合世界性媒体的业务规范。深度报道即是其中的一种报道方式。我们在此简要分析该时期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深度报道。
一、对外传播中报道方式转型——深度报道的兴起及发展
深度报道被称为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兴起于20世纪二二十年代的美国,《世界大百科》把它列为20世纪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对内传播的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是报纸掀起了深度报道的高潮,紧接着是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将深度报道推向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深度报道在中国对外传播中的发展与在对内传播中同步,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这主要是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对外传播事业的新形势。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国际社会对中国空前关注,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对外传播,整个对外传播事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198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建立对外宣传小组加强对外宣传上作的通知》,要点之一是调整对外传播的任务:从促进世界革命,调整到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该时期,对外传播政策的主要精神是“改革与发展”。“改革”就是按照新闻传播的规律改革对外报道,“发展”就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对外传播事业。因此,为了增进世界对中国的全面深入了解,也为了实现对外传播信息的有效落地,对外传播必然借鉴符合国际传媒业务规范的、国际先进的深度报道等报道方式。1985年,对外传播中首次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深度报道。该年,对外报道的重点是“六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国际广播电台的各语言部组为此特地开辟了50个专题节目,如“中国建设”、“农村通讯”、“中国报刊上的话题”、“社会与生活”、“科学之窗”、“外国人看中国”等。新华社国内新闻中心的对外部也播放了5篇深圳特区系列报道,通过解释,详尽说明中国的政策环境、职工素质等,以利于吸引外资。
20世纪90年代,深度报道在中国对外传播中得到大发展和自觉运用,各大主要对外传播机构纷纷开设固定节目或栏目。深度报道国内或国际新闻,标志着深度报道从单个节目制作进入批量制作阶段。表现在:
其一,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报道取得突破性大发展。时事报道是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包括评论、综述、述评、背景介绍、新闻分析,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口头报道等。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是国际新闻中心的时事报道。1991年,阿拉伯语广播开办《国际大事》节目,每周一次,每次8-10分钟,主要介绍、评论一周内国际上发生的重要新闻,突出阿拉伯世界的大事;1992年,国际新闻中心正式开办《时事》节目,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发稿,每天发稿3篇,深度报道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新闻事件。该节日在1996年改为《国际纵横》,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报道面,加强了报道深度,标志着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报道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年4月7日,国际新闻中心又开办《上周国际经济问题》节日,每周一次,每次包括10条要闻简讯和1至2篇热点经济问题的深度报道;1997年,华语环球广播中心开办《环球视点》节目,跟踪国际形势,及时评论事关中国切身利益的国际问题。国内新闻中心的时事报道节目主要是《中国话题》,1996年在《中国时事》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每周播出6次,每次10分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重点报道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以反映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其二,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发展。从1995年1月1日起,《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日被选播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播放。1997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将其综合杂志型栏目《中国报道》改版成新闻型栏目。每天一期,每期15分钟,专题深度分析报道国内外最新重大新闻事件。国际频道2000年再次改版,推出综合性极强的新闻栏月《新闻60分》。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长达一小时的新闻栏目,它以大容量的深度报道主要服务于北美地区的受众,涉及的内容分为政治要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等五部分。
其三,评论性深度报道的发展。新华社的综述评论性稿件到1996年,已经成为对外报道中的一个独立门类。仅1996年采写的评论性报道就达到100余篇,采用率达100%,受到海外舆论的欢迎。外文局的《北京周刊》在1981开设“编者札记”栏目,标志着周报有了自己的评论专栏。它每期一页,1篇至3篇不等,谈论一两个“热门”话题,主要任务之一是解疑释惑,提供了解中国的材料,并澄清外国舆论对我国立场的误解和歪曲。90年代,周报继续改革内容,加强针对性、权威性,很快引起外界人士注意,其观点常被外国通讯社、电台所转述和引用。
90年代中后期,深度报道在对外报道中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一以1995年国际广播电台报道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这一突发事件为例。11月4日晚11点10分拉宾遇刺,10分钟后身亡,驻开罗站记者立即发回消息,编辑部据此马上发了快讯《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赢得了时效的胜利,24小时值班中心随后立即指挥开罗、布鲁塞尔、华盛顿、波恩等站记者发回稿件,及时编发了《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佩雷斯出任代总理》、《阿拉发特强烈谴责暗杀事件》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反应等消息。11月5日上午9时左右,编辑部叉根据开罗、布鲁塞尔、安卡拉记者站报回的材料,编发了有关拉宾遇刺的细节、以色列群众悼念拉宾的新闻特写《中东和平缔造者之——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还编发了有关拉宾生平及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所起作用的新闻人物稿件。整个报道既有事件初发时的快讯,又有随后的《时事节目》(《国际纵横》)的专稿,以消息、特写、新闻分析、录音报道、人物介绍、背景资料等进行多种体裁全方位的组合报道;既有广度和深度,又有可读性,受到受众欢迎。这是一次娴熟运用深度报道的精彩作业。
二、国内经济报道——对外传播中深度
报道的主要关注点
张骏德教授将中国深度报道(对内传播)大致分为1985-1991年、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并认为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在第一个阶段是“对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回顾与反思;”在第二阶段是“在‘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下,发挥更自觉积极的作用。”
与此不同,对外传播中深度报道主要关注国内经济报道。198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对外宣传小组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外宣传应当真实地、丰富多彩地、生动活泼地、尽可能及时地宣传中国,介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宣传我国的对外政策,”据此,对外传播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全面介绍中国。这主要通过介绍中国基本情况、展开国际舆论斗争和报道国际问题来实践。其中,介绍中国基本情况既包括介绍中国的传统,又包括介绍中国的现实。而经济报道始终是对外报道的重中之重,因为海外读者所关心的中国问题中,居首位的就是中国的经济状况。例如,1980年,新华社总社召开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国内新闻业务改革座谈会,会议确定,把经济报道摆在国内报道的中心位置上,并讨论和安排了经济报道工作。
深度报道用于全面介绍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包括介绍中国现实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展开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闻报道。其中,国际新闻报道主要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对外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相当落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大力加强:但是,直到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新闻市场仍由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媒体垄断,中国对外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十分弱小。而展开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闻报道是非常态的报道内容,总体来说分量很少。因此,在本文研究期间,中国对外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打“中国牌”,以介绍中国现实和传统为主,深度报遭主要用于介绍中国现实的国内新闻报道。
深度报道及时报道中国国内新闻,尤其突出经济报道,发挥“展示成就”和“桥梁纽带”作用,密切配合改革开放的国内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鲜明地体现出为中国内政服务的工具性特点。我们不妨以90年代几次对外深度报道的主要内容为例,说明二者的胶着关系。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理论。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几年之久的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同时,经过三年的经济治理整顿,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正常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从此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对外传播与此紧密配合,致力建构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崭新形象一在对外深度报道方面,新华社对外部组织了长江沿岸城市开发开放和华东大中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解释性报道,还有汁划地采写了一大批经济综述、述评新闻分析性稿件,由点到面地反映了中国的建设成就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困难,使海外读者对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有较全面地了解;外文局的《北京周报》系统报道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发开放带、渤海开发区以及各省市区改革开放举措;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报道》专题节目紧紧围绕经济问题,播发了介绍沿海开放城市的系列报道、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成就的深度报道共计144篇,约占该专题全年发稿量的二分之一。一些外语广播部还纷纷举办具有特色的经济报道专题节目,如,《商业展示》、《中国建设与改革》、《变化中的中国》、《828经济纵横》、《经济交流与合作》、《改革与开放》等,用大量信息,深度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1993年国际广播电台又推出《长江行》、《边疆行》、《环渤海行》、《中国新兴城市》、《黄河行》等系列报道。
1994年是中国的“改革年”,朱镕基进行财税制度、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物价体制等多项改革,以治理整顿经济生活中的“四热”、“四高”、“四紧”和“一乱”问题。对外报道积极配合各项改革。在中央重大改革措施出台时,新华社不仅准确详细地播发了措施的内容,还播发了一组解释性报道,介绍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意义等。针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能否同步,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等海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社对外编辑部及时播发了《综述:中国经济比预期的要好》、《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综述:中国重大改革见成效》、《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综述:中国万亿美元进口订单——一个诱人的“大蛋糕”》等述评性报道,受到海外传媒的广泛重视。1995年针对海外舆论热点。新华社播发了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的农业系列报道,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连续报道,受到好评。该时段,新华社关于经济报道的发稿量在对外报道中占60%左右。
三、解释与述评——对外传播中深度报道的主要类型
深度报道有多种类型,包括解释性、述评性、调查性深度报道等。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有单篇的新闻消息类,多篇的系列报道、组合报道、连续报道类,以及新闻专题节目、新闻述评节目等。中国对外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但是,其类型始终以解释性与述评性深度报道居多,很少使用调查性深度报道,这一点与对内深度报道的类型日趋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很不相同。
从上文提到的对外深度报道可以看出,无论是国际广播电台的时事报道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新华社的独立性评论报道和外文局《北京周报》的评论专栏,还是1985年、1992年、1993年、1994年的主要对外深度报道,大都是解释性或述评性深度报道类型,几乎不见调查性深度报道的踪迹。
这种现象可以从对外传播的任务、对象、内容、工作指导原则等方面寻找一些原因。对外传播的任务是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对外传播的对象是世界各国人民。对外传播的内容是全面介绍中国。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任务艰巨,纷繁复杂。对外传播的受众又差异性极大,且对中国了解甚少。因此,对外深度报道的首要作用必须是解惑释疑,运用解释性与述评性深度报道来解释、分析、评论扑朔迷离的经济现象、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境外受众清晰了解中国的经济现状、经济环境、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成就和问题、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等各个层面的情况。
同时,中国对外传播媒体是党和政府的机构,严格遵循党性原则,负有宣传使命,奉行以“正面宣传为主”等工作指导原则。再加上,当时的对外传播观念尚待转变,长期以来对外宣传与对外报道不分,新闻与外交不分。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常常把以“正面宣传为主”片面地理解为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只讲好的不讲坏的,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调查性深度报道在对外报道中自然难得露面。
总的来说,该时段的深度报道增强了中国对外报道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使之更加符合国外受众的需求,有利于中国对外传播走向世界,为全面介绍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