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逛东京
2009-09-30陆瑜
陆 瑜
在东京都内的23个特别区中,1255万多忙忙碌碌的人会很容易把一个异乡的游客淹没。我带着一个人旅游的闲情雅致悠闲地坐在新宿御苑的石阶上;站在明治神宫的屋檐下听听雨声;来到东京塔上看日落,在上野公园的樱花道上小睡几分钟……
从浅草寺喧嚣夜市归来,跟日本人一起挤在吉野家吃一碗牛肉盖浇饭,那一刻一个人放肆的吃相也突然成了一种享受。带上一台长焦相机轻装简行,从容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走走停停,停停看看,记录一个人眼中的繁华与美丽。我,一个人,来到了东京。
和魂、汉风、洋才
早上7点,新宿。一下车,新宿清早带着凉意的空气让人为之一振。沿着新宿都厅前的中央大道穿过中央公园,再从JR新宿站坐山手线便到了明治神宫。一出站才发现天已下起蒙蒙细雨,神宫入口处洁白的鸟居在细雨中却更显温润。在日本大大小小的神社(神宫)中都能见到这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建筑。在日本人的世俗观念中,鸟作为人类灵魂的化身是不能接近神社的,故而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都建有牌坊,名为“鸟居”,意为让飞鸟到此止步。穿过鸟居沿着山路前行十余分钟就能看到神宫正殿。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正殿庄严静穆。小雨不断,游人不多,整个殿宇更显肃穆。
下山的时候在甬道上看到了一排葡萄酒筒端立在路边,立在一旁的说明上有四个汉字“和魂洋才”,显得特别醒目。这四个字的意义其实跟中国晚清洋务运动时提出的“中体西用”相仿。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匠人”的民族,做事兢兢业业,无事不求精致到极致,方寸之间也有精妙的作为。但也因为“匠人”性格的执行和听从,少有引领指导性的理念问世,所以他们非常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为己用,形成了所谓“和魂、汉风、洋才”的文化特点。在日本的很多地方,旅行对于国人而言更像是一趟厚重的历史之旅,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地默问自己,就像很多人都会目标一致地跑去银座的十字路口看海尔的那块广告牌,却又说不清内心感慨的滋味。
旅行中的数字点滴
多亏了Google的街景服务,从明治神宫出来,绕着东京环状线到了浅草桥,一路顺顺利利。因为出发之前便已经在电脑里“虚拟”地认过路了,所以从浅草桥地铁站出来便顺利地找到了名为“庵”的青年旅舍。稍作安顿之后便动身前往浅草寺。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展3G手机业务的国家之一,发展至今已经非常完善。日本年轻人也非常熟悉手机搜索、地图、订票等各种应用。所以在日本旅行,有一部手机就会显得特别方便。在日本购买手机是实名制的,只有长期居住(一年以上)才能购买,不过通常机场会提供短期的租用服务,十分方便外国来客。
东京街头也没有国内随处可见的网吧,所以,对很多独立前来日本旅行的游客而言,一台轻便的上网本就显得非常实用。当然也可以在来到日本之后,再购买旅行时所需的一些数码装备。出门之前,在雅虎日本和Google的日文站中,直接输入汉字就可以查询乘车路线,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方便的。在旅行中,也常常会遇到“老乡”。当我来到浅草寺时,一位可爱的老太太指指相机,示意让我帮她拍照,不地道的日语和同行人的中国话,让我知道她们来自祖国。我自然很乐意,回了一句“没问题”,把她逗乐了,“原来都是中国人啊”。入夜时分的参拜道挤满了游人,熙熙攘攘的夜游景象很有江户时期游乐的古风。浅草寺作为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是平安文化的中心地。在平安时期日本曾大量移植、改造了中国的大唐文化,所以在浅草寺游走,处处感觉:一是古昔,一是异域。
东京塔,一个城市的标志
就如同来北京要逛故宫、登长城一样,东京塔是来这个城市旅游的必经之处。这座333米高的铁塔是东京的至高点。棱锥体形的铁塔由四脚支撑,塔身涂成澄黄和乳白相间的颜色,雄伟中又透着时尚的气息。塔身150米的高处建有一座2层楼的大展望台,250米的高处还设有特别展望台。展望台四周用整块的大玻璃镶装。从上向下俯视,整个东京一览无余。借助于展望台上标明的方向和地图,可以依稀辨认东京不少名胜。天气晴朗时,甚至可以远眺富士山。入夜之后,从东京塔俯瞰东京都,会被璀璨的夜景震惊。每一处灯光都肆无忌惮地挥霍着它的光芒,白日里窥见不了的繁华与美丽这一刻便会充盈你的视野。
在东京塔拍旅游纪念照时,白天由于室内外光线反差强烈,背光肖像很容易变成黑乎乎的一团,所以在请人拍照之前最好自己先把自己的相机调整到位。东京人对待游客特别热情,像拍照这种举手之劳的事都很乐意帮忙。记得在浅草寺五重塔拍照时,一个老大爷为了给我取个好景,不惜趴在地上拍照。听之前来到东京的同学说:他们在街上问路却听不明白,几个日本年轻人就穿过大半个东京领他们到了目的地。所以当你在东京旅行时,万一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大胆地向路人救助。
夜的东京
在东京赏玩夜景的地方当然不止东京塔一处,跟法国的香榭丽大街、纽约的第五大道齐名的银座大道便很适合在晚上闲逛。但对于很多熟悉东京的人而言,赏玩东京夜景的最佳场所不是东京塔也不是银座,而是台场。从新桥站乘坐旅游专线前往台场,就感觉突然闯入了迪斯尼的小小世界,周围通透而明亮的灯光把你包围,更妙的是还将穿过日剧中著名的彩虹大桥。在台场海滨公园站下车之后,沿着滨海大道徒步前往富士电视台本部、调色板大摩天轮,还可以在江东区免费参观丰台汽车馆。富士电视台顶楼的大球在白天是对外开放的,是东京塔之外鸟瞰东京都的第二选择。从台场滨海的购物中心AQUECITY远眺,可以把整个东京湾的美景尽收眼底。1998年日本法国年时曾在台场设置了一个仿版自由女神像。入夜后华灯齐放,在彩虹大桥和新桥高楼璀璨的灯光掩映下,那迷人的气势一点都不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逊色。当天回到酒店整理照片时发现“努力防抖”的照片都惨不忍睹,所以建议大家观赏东京夜景最好带上三脚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壮观的夜景却受限于相机、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拍出的照片都缺少那份令人惊喜的魅力。也许下次我会试试用高清DV,拿着DV绕个圈便是一段异常出彩的“东京湾全景照片”。
文化傍水
短短几天旅程,想把东京的名胜和游乐一网打尽,即便是走马观花也是不现实的。取舍之后,决定还是去上野公园看看樱花也顺便拜访一下不远处的东京大学。上野公园所在区域古为德川家康幕府所有的宽永寺。园内很多建筑景观在1873年建上野公园之前就已存在,和浅草寺一样,自古便是江户一带久负盛名的游玩之地。不忍池畔的小道两旁樱花林立。虽说3月末的东京还远没到樱花全盛的时节,但依然有让人惊讶的鲁迅笔下“望去确如绯红轻云”的樱花花海。如今1300多株樱花从宽永寺始建至今已经花开花落好几百年,而上野公园也因此成为东京赏樱的第一名所。
在上野公园赏过樱花之后,抄一条小路可以径直走到不远处的东京大学。总感觉但凡历史悠远、文化浓郁的大学校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力量。走过日本重要文化遗产东大赤门,漫步在这所高等学府中,那安静典雅的气氛让行进的脚步也轻盈几分。
东大校园不大,也没有张扬气派的现代建筑。校园东侧的教学楼斑斑驳驳的墙壁还显出几分寒酸。那些哥特风格的厚重西式建筑在这里静静伫立百年之后,显得特别庄重。从赤门沿着银杏大道随性前行,不经意间就走到了安田大讲堂。午后阳光慵懒,便端坐在讲堂前的小花园里晒太阳,顺便帮众多来东大的游客拍照。
一个人旅行
一个人的旅行魅力就在于走走停停完全由着自己的性情。即便在东大消磨了一下午的时光,一回想起那温暖的阳光便会觉得格外幸福。第四天晚上10点,在东京迪斯尼疯玩一天后坐上了开往大阪的夜行巴士。巴士是来到东京的第一天在网上预订,在第二天经过原宿时,在附近的便利店里付的钱。一上巴士便呼呼大睡,一觉醒来已是大阪的清晨。回想起来,都没跟东京好好说再见。或许,我们还会再见。
日本很多网站预定服务除了支持信用卡、银行转账等普遍的支付方式外,还支持在便利店就近付款。通过网站提供的支付号码和个人预定号码,就近使用便利店的支付机就可以简单快捷地用现金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对于在日本旅游的海外朋友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