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务英语课程发展的思考
2009-09-29王维雅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着重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懂得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文章分析了当前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论述了商务英语课程开发的一系列过程,以期对商务英语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开发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现状与问题
首先,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还是没有走出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课程设计还留有学科体系“三段式”的明显烙印,在整体上依然承袭了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结构模式。按照学科化结构编排课程,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
其次,教学模式以传授式为主。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中,专业基础课时较多,内容偏深,教师习惯采用读讲法。虽然也有演示、参观、练习等其他教学方法,但所占的比例不大。笔者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作了统计,1500学时的专业课时中,专业基础课800学时,占50%以上。当然,在某些职教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实训教学的课时数,也仅仅是满足了课程本身实践技能的重复训练,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脱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这种“被增强的实践”与工作结果之间没有形成联系,学生没有基于工作流程的实践体验,课程中的技能知识与操作也没有很好地同具体的工作任务相结合。
第三,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教学,往往按照识记、了解、理解和掌握的层次来实施,对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多以试卷考试形式进行,在成绩分析中,多认为呈正态分布为正常和合理。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职业成就之间相关度较低,即缺乏对学生在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并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能力的客观评价。
第四,学生学习效率低。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学生无法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掌握学科型课程高深繁难的专业知识。教师本想给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充满发展后劲,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在教师进行单纯的课堂专业理论教学中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极不理想,约有一半的学生只掌握二到三成,教师认为已经全部讲过的内容,实际上学生并未理解多少。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单证制作、贸易洽谈业务技能,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了二年半后竟然不会。这样,教学效率和质量均很低,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不仅如此,由于教学内容过于高深、繁琐、陈旧,学生无法理解所学知识,学习的失败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信心,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商务英语的课程开发
(一)课程的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学科化体系,以学生为主体,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对应,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工作实际内容的距离。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基础性地位,用商务活动中的工作任务来引领商务理论知识和商务英语技能,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这就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商务活动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真实场景引人到教学中来,并以學生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构建项目课程。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目标,从而达到真正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宗旨。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第一,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必须坚持职业能力本位。职业能力是完成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不仅仅指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与知识,而且还包括态度与情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应分解到课程体系的各部分,落实到课程内部的行动化学习项目,努力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二,以职业生涯为背景。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个体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点。项目课程开发,不仅要重视针对商务工作某一岗位的职业知识与能力,而且还要关注在该职业领域内可迁移的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态度和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必须随时掌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态,在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发生变化时,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随之变化,不仅要适应需求的变化,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对未来的国际贸易和商务往来的趋势有所预测。
第四,以工作结构为框架。项目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体系和结构体系。以对外贸易活动中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为逻辑基础,其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体系结构为框架,根据工作任务体系结构确定课程体系结构、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以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三)课程开发的过程
第一,首先是工作任务分析。只有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任务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工作结构。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以国际贸易流程为逻辑线索,对国际贸易流程中各环节进行梳理,找出主要节点,明确工作任务模块。
第二,合理选择企业专家。从事工作分析的企业专家应来自于与学校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这些专家已经参与过校企合作的各个程序,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企业对现代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毕业生质量和效果分析等,以保证工作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首先从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和其他外贸外资企业中挑选多名专家人员,人员以业务部门负责人为主,对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比较了解。其次整合多方意见。由于工作任务分析小组成员来自不同规模、层次的企业,而且岗位和工作内容不尽相同,因此所持的观点或侧重点各有不同,为此我们采取头脑风暴法,鼓励他们把各种意见表达出来,然后整合不同的意见,寻求共性的内容,统一意见后形成工作逻辑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第三,对工作模块的结构定位要准确。工作模块可分一级、二级、三级模块等。一级模块是粗的模块,如商务沟通、贸易洽谈、制单跟单、货检出关等。在工作模块中,只显示工作内容,不涉及学生学习的知识。建议一级、二级模块按工作项目划分,三级模块按工作流程划分,按工作项目划分的模块供课程结构分析用,按工作流程划分的模块供课程内容分析用。
第四,依据工作模块的结构设计项目课程结构。首先是课程门类划分。由于以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来源于学科结构,所以在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时,必然要对课程门类进行重新划分。课程门类的划分要以工作分析时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为边界,而不是以知识之间的区别为边界。原来按照学科体系课程门类划分原则,把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划分为《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等,但通过工作分析,发现在工作岗位上这些课程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每一个不同的贸易流程阶段,按照商务活动项目的不同要求而综合应用的,因此完全可以按照商务活动项目形成不同的项目课程,如《商务英语入门》、《商务接洽》、《商务英语谈判与交际技巧》、《外贸单证》等。其次是项目的结构设计。项目设计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明线,以知识为暗线。项目课程是以“项目”为单元的,它是具有特殊性的个案。如何从特殊的“项目”个案中获得普遍性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知识的分配,以保证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现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接洽》课程“项目化”改革为例,说明项目设计时的主线、明线、暗线。项目课程结构设计时,以能力为主线,项目的主要来源是岗位工作分析,通过工作分析了解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等,从而确定项目的目标。项目的选择、知识的分配都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实现;以项目为明线,根据课程的目标设计项目或模块内容,项目是典型的、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整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知识为暗线,将学科性课程中有关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渗透到各项目中去,保证项目的覆盖面。
(四)实施效果总结
商务英语项目课程与MES课程和CBE课程模式中采取的模块课程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模块课程虽然强调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来获得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但其关注的焦点也仅仅是这些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其最终教学形态还是孤立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而项目课程主张通过完成以工作任务分析设计出来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活动过程中综合地学习英语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因此其教学形态是真正的活动教学。可见,如果说模块课程完成了用工作任务来引领专业知识的话,那么商务英语项目课程则进一步实现了用典型贸易流程来引领工作任务。其次,模块课程的基本思想是分析,而商务英语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即以典型贸易流程为载体来获得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系的综合化理解,从而形成在复杂的外贸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在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中,一个设计完整的项目课程不仅强调项目任务的完成,而且强调能力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商务英语的学科知识并没有消失,只是分配到不同的项目中,通过项目呈现给学生将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必须经历的典型情境或必须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教师不是将知识和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的項目中,教师授课时打破传统的章节划分,尽可能简约地讲授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课堂讲授、教材组织和实验实训环节均围绕一系列的任务进行。同时,项目课程更加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能够自我开发、自我行动、自我发展,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内容与当前国际商务职场完整的职业现实内容相对应,包括业务环节、贸易活动程序、国际商务法律条例和商务交往策略等,实现“所学”与“所用”的零对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可以预见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将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领域外语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并能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克孝著:《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姜大源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 石伟平、徐国庆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江苏高教,2008.4。
[5] 汪霞: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及其特点,外国教育研究,2002.6,第27页。
[6] 李长青:谈职业教育目标与职教课程改革,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7] 黄克孝: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改革,职教论坛,2003.3。
[8] 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职业技术教育,2002.1。
作者:
王维雅上海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