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茶馆》语言艺术

2009-09-29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儿化借代二爷

颜 平

摘要: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味”,他的语言追求平和幽默。在他的作品中,多用北京城内外平民化的生活语言,如:多儿化词、多叠音词,并结合了多种修辞手法。话剧《茶馆》就是通过这些来表现那浓浓的“京味”的。

关键词:儿化词叠音词修辞幽默京味

老舍在《茶馆》中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表现人物性格,介绍故事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浅析《茶馆》的语言艺术。

一、带有浓重地方、民族、时代色彩的口语

老舍在话剧语言中说的:戏剧语言要给听众以弦外之音,好像给舞台留出一些空隙,耐人寻味。《茶馆》的语言堪称这一理念的典范。

(一) 赋予地方色彩的儿化词

笔者对《茶馆》中的儿化词做了统计,共有100余处。诸如:事儿、哥们儿、早班儿、全村儿、狠劲儿、味儿、煤球儿、照顾主儿、烟泡儿、一会儿、人缘儿、官厅儿、两半儿、铜子儿、叫座儿、小辫儿、干活儿、白面儿、赶明儿、抓早儿、没错儿、洋玩意儿、话儿、词儿、三轮儿、调魂儿等等,俯拾即是。儿化词是北方语言特色之一,如“赶明儿”、“抓早儿”等在南方是很少有的。这些词听来亲切、感人,能让人身临其境于北方语言环境中,拉近了读者与人物情景的距离。

(二)大量叠音词的运用

据笔者统计,《茶馆》中的叠音词有近50处,如:外边蹓蹓、管教管教、遛遛、可怜可怜、算算命、帮帮忙、活动活动、说说理、照顾照顾、硬硬朗朗、表表功、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转转等。这些鲜明生动的叠音词表现了深刻的内涵。文中几次提到“溜溜”“转转”“玩玩”“蹓蹓”等动作性很强的词,这些可持续的动作动词重叠表示了该动作的短暂或是轻微,从而更进一步表现悠闲和慢慢悠悠的感觉,与当时多变紧急的政治形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把老北京人那种随意、悠闲、懒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看尽了他们的可笑与可悲。“我给你说说看”“表表功”“活动活动”“搜查搜查”等叠音词,把小人物那种贪婪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他们假公济私,显摆官样模样,却又胆小怕事。“可怜可怜”“帮帮忙”“说说理”“照顾照顾”等叠音词,加强了下层弱势群体为了得到同情和帮助而哀求的语气,展现了这群人的儒弱心理和对生活的无奈。

(三)大量前清遗留语言

北京人讲究体面、排场、气派,注重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他们大多苟安、谦和、温厚、儒弱。承袭了前清的许多遗风,文中有许多语言表现了这一点。他们称呼对方为“您”、“爷”等。这些现在看似都是书面语言,在当时却是时常用的招呼语,作者善于捕捉这些语言的细节。“您”“爷”是敬语,能表示人物懂礼貌,讲体面,既有尊重长辈的成分,又有巴结奉承,不敢得罪人的意思。如茶馆老板为茶馆生存设想,他尽力表现的谦和、圆滑而谨小慎微。为了讨好人,照顾生意,他见谁都称“您”“爷”。在这些称呼中,读者能轻易地看出人物之间的利益、地位、权势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的变化。例如庞四奶奶对康顺子的不同称呼,要求她合作时便一直称“您”,遭到康顺子拒绝时便改称为“老婆子”等。表现了人物的虚伪狠毒。文中很多“请安”、“作揖”、“候着啦”、“您圣明”等词,表现了前清的风俗。如下面的一段对话:“这是怎么了?国明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我也那样!我觉得请安比鞠躬过瘾!”这段对话表现了一种处在新旧交替社会中人们的尴尬场面,他们对清朝的规矩礼俗念念不忘,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苟安讲体面的生活,但动荡变化的世界又要求他们转变这种生活观念,便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悲哀。

二、大量修辞语言点缀

(一)夸张

“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粗!”茶馆掌柜王利发这句话,极其夸张地恭维了秦仲义,夸大了秦仲义的钱财。王利发极力讨好他,表现了茶馆掌柜圆滑事故的一贯处事作风。“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崔久峰在经历革命失败后,绝望地认为“中国非亡不可!”他认为秦仲义的那些买卖在外国人的生意面前充其量只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堪一击,于是他便夸小了秦仲义的事业。这种前后的变化,正是表现了当时不同的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

(二)对比

“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拿当官的、做买卖的、学生三者对比,说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哪儿不一样呢?秦二爷、常四爷,我跟你们不一样:二爷财大业大心胸大,树大可就招风啊!四爷你,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我呢?做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病没灾!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栓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改换一口气了吧!可谁知道……”茶馆掌故的这些话意味深长。他对自己的生活作了总结,把秦二爷的强大和四爷的大胆同自己的平庸恭顺对比,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抱怨,可以看出王利发一直在等待着生活的转变,可一次次都绝望了。在对比中人们能看出王利发可笑的生活态度,以及当时人们的不同处事风格和命运。

(三)借代

“谁的胳膊粗,我就得伺候谁!” “胳膊粗”借代有权、有势、有財之人。这里能看出下层柔弱女子对生活的无可奈何。“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作者用“王法”来借代铁链子,形象生动。借代能把不能说的话,通过其他词说出来,同时又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地反应出来。以上只是列举2、3来说明作者善于用形象生动的修辞格来表现人物语言、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类似的还有大量的比喻句、反问句等,在此就不再一一累述了。

三、悲喜柔合的幽默语

老舍的语言“想的深而说的俏”。他能在谈笑中说出深刻的道理,让人“笑中有泪”。 “二爷,还是黄鸟吧?哨得怎样?”“这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你看看,看看,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松二爷,不准说死,有那么一天,您还会走一步好运!”这里,松二爷与王利发的对话,字面上不是让人捧腹大笑的语言,而字里行间流露出人物的动作、神情却让人忍俊不禁,看得出那二爷的可笑,他生活在自己设想的体面气派当中,安然自得,鸟儿就是他的门面,他只顾装点门面,而忘记了实在的自我,可笑之中觉得二爷的可悲。

四、总结

老舍在《茶馆》中运用了各种富于地方、名族、时代特色的词来交待故事背景,描写人物个性,促进情节发展。同时在对话中大量运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幽默的语言更是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剧中人物的悲喜剧,让人回味无穷。这些正是体现了老舍语言的精辟,他话中有话,弦外有音,一代语言大师的风范,值得我们大家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 老舍.茶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2] 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3] 庞可慧.《茶馆》中“你、您”的艺术运用[J].戏剧文学2005年第9期

[4] 陈以芳.浅谈《茶馆》的语言艺术特色[J].恩师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

作者:

颜平 黄冈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儿化借代二爷
有趣的“儿化”
说借代
南方人,求求你们说话不要加儿化音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北京话(36)
THE RAP BATTLE FOR CHINA
杀猪二爷
李浩新作
悟空学借代
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