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理解中文化语境的功能及介入
2009-09-29谢美清
摘要:语篇产生于一定的语境,它的含义依赖于语境;语境又是语篇得以生成的环境,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参照。对于语篇的理解,我们既要考虑它语境里的情景语境,也要考虑它的文化语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可能脱离一定社会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所以文化语境在语篇理解中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介入到语篇理解。
关键词:语篇理解 语境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介入
一、引言
语篇理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思维心理活动,是获取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语篇理解与分析的过程则是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在人类大脑中加工,理解作者写作及交际意图的过程。语境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篇章的理解不是某个单词或句子的简单翻译,它涉及到词语使用的具体语境,比如,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将从语境的内涵为出发点,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来分析其对语篇理解的介入。
二、理论概述
(一)语篇
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对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实际使用中,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地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语篇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可是一部巨著。它不受句子的约束,它是在一定语境下表达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胡壮麟:1988)如此情况下,语篇就使语言与语境发生了联系,使发话人只能生成与语境相一致及相称的语篇,那受话者也就只能根据语境准确地进行语篇理解。语境是语篇得以生成的环境,只有彻底地理解了语境才能准确地进行语篇分析和理解。根据语言家的归纳与总结,语篇主要具备六种功能。它们分别是描写功能(descriptive function)就是指传达外表和形态等静态信息的功能;指示功能(directive function)是指发出指令或诱惑性信息产生明显话后效果的功能;制约功能(binding function)即产生明确的话外行为功能;说明功能(expository function)即阐述各种概念、观点和程序的功能;篇章功能(textual function)指用语篇手段构建时空、逻辑框架,从而将篇章中各个小句聚合成句群,而后将句群聚合成连贯流畅的篇章。是叙事功能( narrative function)即传达动作、活动、事件等动态形象信息的功能;语篇的理解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它所表达的各种功能。
(二)语篇与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每个言语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因素,它们体现在历史、文学、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于语篇理解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它的语境。“语篇依赖于语境,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又是语境的组成部分。”(黄国文:2004)语篇的意义在于它的社会功能和它的使用目的。同一个语篇在不同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通常具有不同的理解。1932年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斯(B.Malirowsky)首次提出语境概念。他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教授马林诺斯(B.Malirowsky)把语境分为三大类,即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话语语境是指字词句段等前后可帮助其确定意义的的上下文;情景语境指语篇所产生的环境;文化语境则是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3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irth提出了语境理论,指出语境的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使用词义。他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根植于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语境就是语言所使用的环境,它是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在话语理解的过程中,读者必须具备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如果他们缺乏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习俗、社会环境、政治与历史等往往缺乏充分的了解,在语篇理解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障碍,以至于影响他们对英语语言或话语的正确理解。
三、文化语境的功能
文化语境对语篇的介入是通过它的功能体现出来的。文化语境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具有抽象性,它是个体言语者内在的一切文化积累。它对语篇的理解具有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
(一)制约语篇的功能
文化语境对于全部的语言活动都有着整体的制约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话语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文化贯穿于语言活动的始终,并对语言交流的方式和内容都产生及强的制约性。如果没有文化语境的制约,语言交流就会失去依托,从而造成交流信息模糊甚至出现歧义现象。
(二)解释语篇的功能
由于不同的语言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因此,以不同语言为母语的人对相同的语篇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为生活在具体语言群体里的个体言语者会很自然地用自己已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言语方式去理解发话人的语篇。
四、文化语境的介入
文化语境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某个言语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那些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乃至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都能构成不同的文化语境。不同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对外部世界反映所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不同,因此,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会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也会形成包含自己民族文化意义的词语。例如,”绿色”(green)在中国文化里代表“春天”、“新生”和“希望”,但在西方却表示“缺乏经验”(green hang)或“嫉妒”(green-eyed)。又如,dragon在中国的文化里指“权力”、“吉祥”,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代名词。随着语言的发展,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词语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词语的特定意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现,因此,词语的理解依赖于它本身所存在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含了诸多因素,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因此,文化语境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介入到语篇的理解中。
(一)社会历史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过程和社会遺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人物和事件的词语来体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例如,邱吉尔在二战中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Some chicken, some neck! ”如果脱离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很容易将这句话理解为:“某个小鸡, 某个脖子! ”这似乎毫无意义。究其原因, 是我们脱离了邱吉尔说话时的文化语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希特勒曾经叫嚣:“三个星期内,英国将会像小鸡被拧断脖子一样被摧毁。”而邱吉尔的话正是对希特勒的有力回击。这样, 我们就能够了解邱吉尔话中的含义了:“难对付的小鸡, 难对付的脖子啊! ”再如,英语中“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是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就指惨遭失败。
(二)地理环境
地理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其中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各个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特定的地理文化能赋予词语特定的意义。比如,“Carry coal to Newcastle”表示“做多余的、没必要的事”。这个习语有着它的地理背景:纽卡索是英国13世纪一个产煤中心地,也是煤炭装运港口。
(三)社會风俗
社会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固定看法、约定成俗的规则。禁忌就属于其中一种。出于对自然的一种的敬畏,社会风俗的尊重语或单纯地出于心理上的厌恶而不使用,接近或谈及某事物。例如,“Judaskiss”这个习语源于圣经。在圣经中,犹大出卖了耶酥,是一个叛徒,也因为他是最后晚餐中的第十三个人,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早期的基督徒为何赋予13不祥的含义。
(四)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信徒创造了许多特定的词语。在西方,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人们的语言也深深的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由人提议,上帝决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s themselves'(天佑自救者)。了解了宗教文化的背景,就能更准确地理解语篇里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五)价值观意识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表现语词的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竞成)、“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然的幸福靠自己)、“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原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全面地忠实于原文含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文化语境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交际双方对语篇的理解。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共有的文化语境知识在语篇理解中具有着不可以及交际双方所处的不同语言社区的文替代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解读语篇时,必须根据语言和文化背景,突破语言层,去激活自己的认知图式,激活语境的各个元素,把语篇和其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正确利用语境各个元素在语篇中的作用, 根据语境的变化实现对语篇信息的筛选、提炼和重构,准确把握语篇。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马小骥.文化语境对对语篇影响的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报,2009(5)
[5] 孙纪燕.文化语境制约下的语篇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报,1997(2)
[6] 许力生.语篇跨文化对比的问题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2(5)
[7]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
谢美清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