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条安达鲁狗》带出的一些美学认识

2009-09-29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安达达利康德

武 伟

天才缔造文明,同时开始了美学的历史。美学在享有独立的地位后,伴随历史进程逐渐的让位于各种精细的学课,艺术学,哲学,历史学等等。一时间各种学说,漫长的人类的进化史,在这期间宗教,民族运动,科学等左右着物化环境和心里环境的移换,风起云涌的凸显在认识的眼前。

从历史发展看,西方美学思想一直侧重文艺理论,根据文艺创作实践作出结论,又转过来指导创作实践。西方的文艺理论在规模和承袭上,因为思辨的存在得到不断的解构和重建,在这困苦而复杂的过程中得到了跟随文明进程的推进。而我们的文明中却始终强调着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使得美学思想出现断层,理论的不延续性,最后总难以详细的汇总。正是由于美学也要符合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回到实践这条规律,它就必然要侧重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文艺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美学必然主要地成为文艺理论或“艺术哲学”。

美学的种种理念在各个艺术领域中得到抽离出来的理念,同时又在其中获得了生命力的延续。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影片《一条安达鲁狗》的影响很大,更进一步说,它本身就是对精神分析的全部换型展示。无意识,性本能,恋母,压抑,转移,都可以找打一一应对的画面,与其说精神分析是医学和应用学,不如把它下放到美学中更有现实的情感。理论的高级层面不仅是自身的高高在上和至尊的权威性,同时也要有价值,使其拥有者能透过它,认识到自己是因为人而是人的存在,对个人的见识在某一阶段超过前人得到更高视角的判断。因为它最早是无声片,所以在看的时候我一直没有看过声音。后来看过有声之后反而觉得与心里的节奏有冲突。

《一条安达鲁狗》是导演路易斯·布鲁埃尔的处女作,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杰出代表作。影片的每一个画面看起来都是令人感到恐怖的,所有的场景似乎都是不合逻辑的、无法解释的。虽然影片中的景物和人物都是真实的,但是在这看似合理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影片的极端性。第一次看完之后有种神志不清的感觉。后来随着自己极端的假象念头逐渐的增多,便觉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反而觉的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在多有的貌似是不合适的视觉节奏之后的心理节奏是舒服的,突出了两者的对比性,展现出美学判断跟实际逻辑判断的不同。这样的看法使得,对它本身的认识在思考起来更接近着事实的本身,或许这是真正的活着的而我们更应该的样子,不仅仅是在看的熟悉之后觉的是那样,更不是为了现状为现状。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逻辑判断,

侧重情感本身的价值,不计甚至是忽略概念的属性含义,把美建立在快感的产生上,用审美判断代替逻辑判断,这就是看待这部跨越时代的影片所带有的坐标,将画面当作自己的情感的镜子,把思考作为判断的法则,跳出自己的险隘视角。教育意义,主题思想之类的的言语和目的去寻找或是对号入座的思维方式去跟随,最后往往会以绝望告终,并使得整个过程晦涩难耐。对号是文化思维的奇诡模式,跟教育的模式有直接的关联,教育塑造了思维的方向和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的在自己的否定中建立起了自己原本否分的意识,按照不明确的虚幻的思考定式推进辩论的进程。把这种焦虑放到人文的角度,就是对美学鉴赏的抹杀,逻辑判断的坚持性和顽固性也就必然的排斥了完整美的存在,美学的概念也就是更加的唯物而失去典型的价值。

大师电影,晦涩的隐喻和他们个人心理嗜好的剪接,往往会有“天才是天才自己的产物,美学倒是似乎抛弃了天才,或是囚禁了天才”的念头。天才在幻想和天理规则之间徘徊,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律的一种才能(天然资禀),是作为艺术家的天生的创造功能。才能本身是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天才就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的能力,遁过这种能力,自然替艺术定规则。路易斯·布鲁埃尔和萨尔瓦多·达利共同创作和引领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然后前者站在电影一边而达利则是继续开创发展自己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达利的盛誉主要归结于他自我推销的天分,但更应归功于他富于奇想的特殊才能。说达利是天才其实不是恭维,《一条安达鲁狗》的超现实感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画面创作,我就不去一一列举电影的画面了。认识他们就是在探讨美学的基础存在问题,天才的问题。

康德认为“美的艺术必然要看作出自天才的艺术”。自然通过天才替艺术定规则的说法乍看不免费解,其实懂得了艺术的自由与自然的必然(规律)相结合,也就会懂得这句话的意义,艺术须貌似自然,因而就不能没有规则。这规则从何而来呢?康德是不把科学作为研究范畴的,但是在这里的规则却是涉及到了科学的。在先验主义看来,规则是先验存在,由上帝植入人的体内,是有固定目的的,这是康德的为天才定义的主要出发点,而在同时代的经验主义则是主张,有感性的经验得来,是侧重于后来的唯物主义性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去看待规则的问题的态度是康德所反对的,他明确的表示艺术还有别于手工艺,艺术是自由的,手工艺也可以叫做挣报酬的艺术。人们把艺术看作仿佛是一种游戏,这是本身就愉快的一种事情,达到了这一点,就算是符合目的:手工艺却是一种劳动(工作),这是本身就不愉快(痛苦)的一种事情,只有通过它的效果(例如报酬),它才有些吸引力,因而它是被强迫的。这就更加明确的标志着,对于规则的看待,是站在先验主义一边的,尽管他既不满意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的美学观点,也不满意以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观点,他要求达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调和。但是在做出规则的定义时,他却是落入了先验主义(理性主义)的一边。

路易斯·布鲁埃尔和萨尔瓦多·达利的《一条安达鲁狗》带来了“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对于这样的回答,或许有些唐突,但是当我们往后看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的显示标准:人们在用《一条安达鲁狗》的画面和表现的手段来界定一部影片是不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尽管后来的技术不断的成熟,但是对于概念的派生依然还是从这里开始的。艺術不能通过摹仿去学习,科学却可以通过摹仿去学习:只有在艺术的领域里才有天才,在科学的领域却没有。科学就在定义和对于自身的认识中,被艺术美学超过了。这不是地位的高低区别而是性质的定义,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家一定会说,自己才是得到了天才的眷顾,理由是,多数的优异科学家都是有神论者。我将布鲁埃尔定义为了先行者。与其说他是天才,我觉得先行者是更合适的。对于超现实主义的欲念的表达,他界定了定义,以致可以很模糊的说,以后的同类型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无出其右者。对于内心的欲望和与外形是障碍的焦躁,不得脱的困扰是先锋的表达。此后有决心要超过的人就在自身天才的引领下创造出了其他的艺术类别,先锋派,新现实主义等。

个人对于《一条安达鲁狗》的分析是俗鄙的,是不透彻的,借用它看待康德的美学才是本意,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思考是很重要的,他是德国古典美学的新开启者,同时《一条安达鲁狗》本身的气质和各个方面都复合康德美学的假设学说的前提,特别是达利的加入更是使得影片本身充满了美学的典型气息。电影本身的诡异和真实的虚化同康德书斋学问的截断性相得益彰,古董般的黑白画面,照片一样的画面切换和无声更是增加了15分钟内的审美容量。在选取载体的时候,这就使得它成为了漂亮合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

武伟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安达达利康德
康德调钟
漫画
康德的时间观
风格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