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
2009-09-29林永惠
摘要: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调查,深入地了解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探索出一些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想品德 对策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以因特网为载体的网络文化,由于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对河北大学、沧州水利专科学校、沧州师范专科学校等三所本、专科院校的443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深入了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
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其他国家渗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企图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频繁接触这样的网络信息,其意识形态出现了西化的倾向。对于“你认同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传播的那些价值观?” 23.1%的大学生认同“资本主义的政治观”;52.3%的大学生认同“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 18.6%的大学生认同“性自由、性解放”的观念;52.3%的大学生认同“拜金主义”思想。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通过访谈得知,网上宣传的英雄模范事迹,使大学生受到了良好品质的熏陶,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但问卷调查也显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道德素质也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道德认识上的迷惘
由于网络社会冲破了国家、地域的限制,出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道德规范并存的道德规范多元化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原有的道德价值受到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也出现迷惘,再加上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蔽性特点,更加剧了这种迷茫,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网上的言行应该是完全自由的,是不需要道德约束的。本次问卷调查显示,33.8 %的大学生认同“我认为网络是虚拟的、自由的,不用为自己的网上行为负责任”。
2.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
在虚拟、隐蔽的网络空间,人和人的交流是人——机——人的交流方式,交流双方常常难以确定对方到底是谁,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淡漠,常常放任自己,不太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或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40.0 %的大学生认同“在网上时,我的“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荣辱感等” 不象现实中那么“明确、强烈”。
3.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
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降低了道德规范对大学生的约束力,导致大学生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下降,出现一些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9.5%的大学生认同“我在现实中遵守道德规范,但在网上有时不遵守”。
4.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强,缺乏有力的监控机制,一些大学生常常借助网络的隐蔽性这个安全屏障,进行各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如诽谤攻击他人、侵犯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的账号、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本次问卷调查显示,19.9%的大学生认同“我曾经使用过一些网站提供的盗取别人QQ号的软件”。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对策
为了消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各种消极影响,政府、学校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给大学生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条件。
(一)加强政府管理
1.国家要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并加大执法的力度
为了规范网上秩序,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对从事国际网络业务的制作、查阅、复制、传播信息做出了规定。有了网络法律法规,才能使大学生有法可依,提高网络道德意识,防止犯罪。
在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国家还要大力加强执法的力度,严格执法,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对那些违反网络法规的行为,如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侵入他人网络、设立黄色网站、制作传播危害党和国家安全的信息的不法分子,要给予严惩。只有严格执法,才能有助于减少、防止网上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2.加强网络管理技术
政府应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以阻止和防范大学生发生网络失范行为。在网络接入时,要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的内外连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信息海关”的检查过滤,阻止反动、黄色、邪教等非法信息的侵入;利用技术规范惩罚网上侵害行为,如利用吊销侵害者户头、抑制其使用权限的办法对其行为进行约束;采用“数字化目标”这一概念和新型的加密数据结构,解密的钥匙则另外传送,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的丢失和被盗用。[1]
3.加强网吧管理
网吧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之一,一些网吧为了提高点击率,有意炒作明星隐私,传播黄色图片文字等不良信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对网吧加强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要强制网络运营者执行相关的政策,如“禁止未成年人入内”,设置相关的防火墙、网关等;对恶意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络业主,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加强网络业主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网络法规,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从业人员的管理,要求其取得入行资格方能从事网络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
1.加强网络法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网络行為方面,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如借助网络进行人身攻击、网络诈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为了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规、网络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确在信息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律和道德,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遵守网络法规。
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为了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提高教师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掌握了网络操作技能,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在网上开设“在线交流” “时事论坛”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开辟先进、优秀的思想文化阵地
互联网上的反动、迷信、色情等不良信息,严重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必须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主动占领校园网这块阵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有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比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中国人民大学的“人大新闻网”等。[2]这些网站,是用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对引导学生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自觉抵制那些低级的、黄色的、反动的和迷信的信息的侵蚀,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世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及对策思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
[2] 鲁卫平.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作者:
林永惠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