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2009-09-29郭艳红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探讨教学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当代文学的教学都存在着传统、僵化的弊病,因此当代文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并且着眼于文学课程“文学性”的特点,改变以往注重思想观念灌输、强调对文学史知识掌握的状况,转向拓展学术视野、重视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关键词:当代文学 教学 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的一门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主干课程,与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古典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到目前为止,这门课程從大纲到教材、参考书的编写、出版,已经自成体系、相当齐全。问题是,这门课程只有上限,没有下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继续延伸。在教学中,这门课程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日益减少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文学兴趣降低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矛盾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探讨。

一、 从“文”到“史”进行整合,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

首先,中国当代文学, 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

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文学史观。教学中,要还原历史场景,尊重历史事实。既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当代人视角解读历史,又不能机械地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苛求前人,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定性定位,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例如,胡风事件,应该讲清它的来龙去脉,讲清全部事实和影响,否则不利于总结这一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再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毫无疑问,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对于指导我国数十年文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讲话》毕竟是六十多年前的一部文献,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其中有些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是先进的,而拿到现在看,则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另外,当代文学比之现代文学,与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更为密切,基于此,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这一特征时,必须让学生同时把握心灵史、人性史这一特征。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当代作家的创作,突出文学的宣传教化功能,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当代文学过分夸大了文学的宣传教化作用,造成文学的功能尤其是人文和审美功能的缺失,在思想上导致极“左”思潮的泛滥,在表现手法上出现公式化、概念化和政治图解非艺术化倾向。既要让学生看到作家作品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云,还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家作品所建构的艺术世界,进而窥见作家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搏,在解读文学史的同时,解读人的心灵史,解读由共性和个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构成的人性的存在史。这才是科学的、完整的文学史观。

二、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要力争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里。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教材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术理论水平。

其次,要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当代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势必枯燥乏味,使文学课上缺乏活力,,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令我们反思?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鉴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而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又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来实现的。当代文学的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文学史轻文本的现象,细读作为一种审美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作为一种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根据这一认识,我们不妨不拘泥于教材,重新梳理整合教学内容,以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作品为纲,根据文学时段或文学派别,从具体作品的文学审美分析入手,强调感受与体验,细致分析与鉴赏,着重发现其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的“特性”,然后横向扩展,以点带面,比较同一时期多部作品的“共性”与“个性”,以及了解重要作家的其他相类作品并从作品评析中概括其创作特点与艺术追求,从而了解这一个时期的整体创作、文学流派、文学现象、重要作家,然后进入重要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历程的概括,而文学作品才是真实而具体地展现文学发展的生动个例,深入分析、鉴赏了各个时期众多具体的文学作品,就对文学的发展嬗变有了丰富的认识,自然理解和把握住文学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从重点分析作品入手,再将其放入宏阔背景中考察,从感性的启发,到审美情趣的引导,再到理性层面提升,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同时又符合文学教育本身应突出文学性的特点,这样就使我们的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并且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真正上升到人文素质提高的层面。

作者:

郭艳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探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当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反思与追问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