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的回归
2009-09-29李晓峰
摘要: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效新校区的建设,受市场经济等价值观念影响,对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审视,提炼大学精神,走特色发展和和“文化生态化”道路。
关键词:大学文化建设 传承与创新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从其创立之日起,便形成和发展着这个特定的群体文化,即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它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表层的物质文化,具体而又是在,它直接通过校园的环境、建筑、设施、标识等表象体现出来,由此构成大学文化的软件外壳;第二层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具体地说,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作为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微观文化,是以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是社会意识的高级表现形式。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大学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亚文化,它依附于主导文化,衍生于主导文化,具有不同于主导文化的异质性。大学文化属于青年文化的支脉,同时又具有学校文化综合性、教化性的鲜明特征,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从大学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职能看,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二、大学文化现状审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大学已经达到3000多所(含私立大学),数量已经位居前列。我国大学教育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的重大结构调整以及与国际全面接轨,加上国家投入、政府重视与公众关怀,都使大学提升了一个档次。其重要的软指标包括大学中高学历、高职称和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增加;开设的课程紧贴社会实际与需要,并与世界接轨;高学历受教育者增加。例如我国迅速地由研究生(含硕士、博士) 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
我国现有高校质量建设任重道远。根据“国家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包含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4个一级指标),中国大陆仅居第20位,根据“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排名(排名指标为:教育质量,教师素质,研究成果,人均性能),中国内地没有一所大学列入前200名。由名单可见,大学排名靠前的国家除了日本和澳大利亚外,都是欧美国家。而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指数非常高,足见文化与文明的底蕴决定了大学的质量。世界排名的尴尬,加之我国基础性创新、原创性创新、重大的技术革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优秀人才持续外流”及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都使我们无法轻松地笑谈教育成就。
大学文化是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是一种文明的交往与活动方式,是一群按文明礼仪行事的人们。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位于波士顿剑桥这个学术重镇,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具有历史特点的红楼,与绿树、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与在校园树下读书的学子和在论坛内交锋的学者交相辉映,凝成一幅幅书香弥漫、灼见频出的画卷。在这种氛围下,众多顶尖学者大师的涌现顺理成章。而我们的大学校园内各种招聘广告,考证通知,商业活动与机会又在提示我们,传统的学苑校园已日益商业化。与外面社区唯一不同的是,这里聚集着清一色的年轻人的群体。每年6月,高校毕业生离校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同时伴随近年来高考人数的逐步减少,使我们更加感到大学建设、大学发展绝非一个轻松的话题。现在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教师、家长都对大学寄予厚望,希望大学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冲突中重新复兴它历史上的辉煌与本真,并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无疑,大学文化就是这座无形的桥梁。作为一种建制文化,大学文化连接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反过来说,失去了文化的导向,缺乏文化的根基,是建立不起现代化大学这样的摩天大厦的。毋庸置疑,我们大学现在直面的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冲突。只有认识这个冲突,才能使我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有思路,有良方,有对策。
目前我国教育体制可谓不尽合理,人文教育常被忽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先天不足,五四以来又只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了其精神真谛,因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并没有带来科学理性的昌明.人文教育表面上是重理轻文,对科学颇为看重,但实质上忽视了科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科学精神,从而对科学的理解不得要領,国民的科学素养总提高不了.造成我国单向度文化所赖以滋生的温床。
三、大学文化回归思路探讨
1.沿袭发展历史,提炼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的形成,十一个渐进的过程,与一所大学的发展密不可分,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也是学校形成的文化传统。欧洲的许多世界名校,并没有宏伟壮丽的大门,也没有集中的现代建筑甚至没有硕大的草坪,不少大学的学院分散在整个城市内,然而一旦走进他们的院落或大楼,无不感受到一种唯有学府才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那里的每一个廊柱,每一个雕像,每一张布告,都散发出它的历史,它的身份。那就是大学的文化。在一片土地上投入巨资建立一片楼房,就是一所大学吗?显然不是。大楼不是不重要,但绝非大学的全部,更非大学的目的。在大学规模的扩张中,如果新校区建设是大学发展迈出的左脚的话,那么你必须紧接着迈出右脚,即文化。没有文化的滋润护养,大学就不会有质量,就站不稳。这使我想起顾明远先生的一段话:一般的大学尽管房子盖得非常漂亮,硬件非常好,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种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文化的气氛。不少大学新区缺少的正是大学应有的文化气息。90年代,国内掀起新校区建设热潮,一个大学新区不仅要把一个物质的大学搬过去,更重要的是要把反映大学个性特色的文化在新区发扬光大,以保证大学的文化和历史一脉相承。大学新区能否神似其本部,取决于大学原有的文化传统、文化性格能否浸透于新区,并逐渐成为新区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觉。所以,不重视文化精神的传承,以为在新校园内建立若干所谓文化标志性建筑就有了文化,那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2.保持本校特征,坚持特色发展
不同学校,因为所处地域、发展历程等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表现出独特的大学文化特性。可以说大学的个性特色就是大学的文化它是不能与大学的历史割裂开来的。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要发展,就不能盲目地攀比。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今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部分高校受教育部评估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按照特色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要发展,就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自身的特色,根据自身的特色加以创新,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在地域上、在人才培养上、在学校本身的文化传统上找到突破口,不能盲目地发展。一所学校的好坏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体现在教学上,有了大楼,没有大师,不是好大学,有了真正的大师,没有好学的学生,学校还是发展不起来。怎样发展,就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观念上去了,思想、精神提高了。
3.大学文化的建设须保持必要的安静,无须盲目比较,走“文化生态化”的道路
我们既要看到各种不利因素,又要看到我国固有的有利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们起步要比西方晚几百年,有中国自己的国情,独特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应走一种“文化生态化”道路,也就是物质、制度、思想等广义文化的各组成部分要共同发展并保持协调.文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优化制度建设。要把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把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艰巨工作放在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做好人的工作,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调整人的社会关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科学、哲学、道德、艺术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之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建生.浅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层次[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62-63
[3]田建国.大学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10-13
[4]蔡汉军.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建设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6-7
[5]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作者:
李晓峰 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 延安大学学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