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思考

2009-09-29刘思麟

大家 2009年11期

摘要: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鲁迅作品已经得到广大中学师生的认可和接纳,但就作品的选编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试从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理论以及鲁迅作品本身特点入手,重新对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鲁迅作品 选编

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各时期不同版本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名篇达数百篇之多,涉及名家一二百位,鲁迅无疑是这些作家中最耀眼出色的。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作为第一批优秀的现代白话文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起,在此后的每套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解放前的国统区还是解放区,以及建国后,即使在文革那样混乱的年代,它都倍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但笔者从目前收集到的38套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1952年、1956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3年、1978年、1982年、1988年版初中语文课本, 1992年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初中语文试验课本,上海H版、S版、浙江版、北师大实验中学版、北师大四年制版、辽宁版、江苏版、张志公版、河北唐山版、内地版、湖南师大附中版、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版、华东师大一附中版、广东湛江版、颜振遥版、中央教科所版、开明版、北京东城区版、北京景山学校版、广西教育学院版、西安市六中版初中语文课本,以及目前使用的人教版现行和试验版初中语文课本,苏教版、语文版初中语文试验课本)和部分高中各版本教材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鲁迅同一篇作品出现在不同年级的课本中,各版本所选文章也不相同。例如比较熟悉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等作品在不同版本的初一、初二、初三教材都分别出现过,而一些作品在初高中阶段还有重合,如《阿长与<山海经>》有选在初一或初二,另一些教材则放在高一,《藤野先生》在不同版本的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课本中都选编过。

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和思考:到底应选哪些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课堂?应该如何编排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现行教材所选作品能否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喜爱?它们对中学生身心及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否有益?为使思考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笔者对一千名高三学生和一百位中学语文教师发放了问卷,旨在了解目前中学生和中学老师对鲁迅作品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现行教材选编作品的意见和看法。为体现调查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对象涵盖了国重、省重和普通中学的同学,包括实验班、平行班,地域囊括南方、北方以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发现: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鲁迅及其作品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纳:83%的学生认为中学阶段有学习鲁迅作品的必要。他们认为鲁迅作品语言精练、风趣幽默,批判性强,能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56%的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过鲁迅的其他作品;38%的学生认为作品语言是最能吸引同学们阅读兴趣的,其次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65%的学生和80%的老师对现行教材选编的作品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他们认为有些作品由于时代背景距今相隔遥远,无法真正理解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主题,语言苛刻犀利,多反映社会的阴暗面,读后使人心情沉重。更多人喜欢阅读鲁迅散文和小说,对杂文却认为无法理解,读不懂。由此可见目前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确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选文不当有关,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以致使学生对鲁迅作品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因此怀疑或者甚至否定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那就走向另一极端,毕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学语文教材选编鲁迅作品已成为人心所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选什么,如何读,读什么,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离真实的鲁迅就不再遥远。那么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应参考哪些要素?应确立怎样的选文标准,使每册所选作品都能适应各年级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水平,同时又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接纳呢。

我们知道编写一套合理科学的教材前提之一就应以课程理论作为编写的理论基石,而课程理论涉及到学科体系,学生心理,社会需求等各种因素,因此对课程关注视角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有强调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以及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但他们都认同课程(这里也可以把课程简单的理解为教材)是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为理论支持。钱理群教授也曾对鲁迅作品的选编提出过两点相当有见地,值得考虑和重视的意见:“一是要体现鲁迅思想、文学的精髓,一是要具有可接受性,注意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要有一个接受梯度。”鲁迅也曾说过:“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他还说:“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由此可见不是鲁迅所有作品中学生都能看懂,也适合他们阅读,必须有所选择,既要考虑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以及他们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符合学生掌握语言的可能性,也要考虑其作品思想的内涵,让学生能通过作品的阅读培养敏锐的感知,丰富的情感,深刻的见解,清晰的逻辑判断力,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向往的激情,获得对生命的启迪,以及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气,引发他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肩负起历史赋予青年的重任。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编时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鲁迅作品本身的特点,选择最能代表鲁迅思想精髓的作品,其二是根据各年龄阶段中学生心理接受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进行选编,最后就是社会大背景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导向。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可作为中学语文教材选编鲁迅作品的参考要素,接下来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

鲁迅作品涵盖小说、散文和诗歌三部分,其小说在体裁上大胆创新,灵活多变;语言极富特色和个性,简练形象,朴实无华却生动传神,含蓄中蕴涵深刻的主题,富有感染力,它们生动地刻画出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权贵等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其散文与小说和杂文相比,它更偏向为自己,显示出属于鲁迅自己的深刻思想和冷酷的人生體验。其中关于童年故乡回忆的散文,则充满了温情与慈爱,包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亲情的关怀,对弱小的关注,这类作品适合初中生阅读。而《野草》这类直逼灵魂最深处,捕捉鲁迅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和自我心灵体验的散文比较适合高中阶段学生阅读,它们真正揭示出鲁迅的灵魂与思想精髓,是对生与死的思考,是对自我的剖析和反省。对于鲁迅杂文钱理群教授曾说:“它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文艺乃至经济军事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风、民情、民俗的真实、生动而又深刻的描述,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鲁迅,进入鲁迅的内心世界,了解鲁迅思想和精神,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劣根性,了解白话文发展轨迹,鲁迅杂文是必读的。初中高年级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完善和发展,反思思维出现,这时让他们接触鲁迅杂文比较适合,可阅读一些浅显易理解的作品,如《从孩子照相说起》、《现代史》等,高中阶段则应选择难度较大,思想内涵更加深刻丰富,更能体现鲁迅精神实质的作品供学生学习,如《灯下漫笔》、《论睁了眼看》等。

就年龄特征而言,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1、12岁到13、14岁之间,正值少年期,而高中生的年龄范围一般在15到18岁,处于青年的初期。中学生在这两个阶段的思维、语言以及阅读心理发展特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而我们应该按学生学习、领悟语言的阶段特征与需要,以及思维、情感、智力等发展轨迹的需要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体系。如初中生主要针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开发,对大自然,对身边的人、事、社会的观察和感受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自我想象力的开发和语感的初步培养。着重要开发和启蒙美好人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关爱、敬畏。因而初中初始阶段可向学生介绍鲁迅对故乡,亲人的一些回忆性散文,感受鲁迅内心世界最美好光明的方面,如《阿长与山海经》,《兔和猫》、《我的第一个师父》、《好的故事》、《故乡》、《风筝》等。这里有对保姆长妈妈美好心灵的展示与赞扬,对亲人最诚挚的怀念,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与同情,对故乡山水的回忆,对儿时同伴的追忆。在这里,鲁迅笔端流露出无尽的柔和与暖意,可以感受到他的柔情与温和。通过阅读这些文字,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一个和蔼可亲的鲁迅形象。初三到高中转型期可由散文小说向杂文过渡,开始接触鲁迅心灵中较为严峻的杂文。高中阶段则应着重培养判断力、归纳力、概括力与批判、怀疑和创新精神,发散性以及逆向性思维能力和自省意识,在初中感性积累的基础上,注重理性思考。在初中关于爱,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综合深入的讨论,逐渐引导学生面对生命与人生中最严峻的现实。让学生理解鲁迅思想精髓和精神本质,让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审视社会的残酷、人性的弱点,在被真善美感动的同时,学会正视现实中的丑陋与邪恶。

所谓社会大背景因素就是在选编作品时要考虑作品的社会价值,把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通过作品传递给学生,反映时代的脉搏,用现代意识去衡量这些作品,使鲁迅的作品与时代接轨,不再让学生觉得鲁迅离我们的时代遥远。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的考虑,我们在选编初中教材时,他们特定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原因决定,这一阶段的教材应主要集中在回忆性的散文和稍微浅显的小说上,接触鲁迅生命中的亮色,阅读起来比较风趣幽默而又充满温情,给初中生奠定阅读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初三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可让学生学习鲁迅比较简短又具代表性和思想性的杂文,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接触鲁迅思想中严峻深邃的一面。高中生智力水平开始逐步成熟,思维能力日趋稳定,批判力,判断力,概括能力都得到完善,这时主要让学生接触能显示鲁迅基本思想精髓与精神面貌、主题更加严峻深刻的作品,理解难度加大和提高,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反思鲁迅。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6].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8].郭英.《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M]. 成都:天地出版社,1998

作者:

刘思麟 四川农业大学语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