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妇到总裁的财富传奇
2009-09-29
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办公室,书占据了半壁“江山”。坐在书摊中的姜月兰笑着说:“我感谢这些书,它们带给我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一次次绝处逢生。”从一个农家妇女到一个拥有4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企业家,这个女人的身上演绎着什么样的创业传奇?
第一笔订单
姜月兰所在的靖江市城南乡化工机械二厂是一家农具锻造厂。
1988年,企业面临破产,厂长打了退堂鼓。
在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创业,要么失业。面对100多双期盼的眼神,姜月兰果断作出决策——买下工厂。
只懂财务,没有技术和销售经验的她邀来三位负责技术、销售的股东。工厂调整了产品结构,为汽车、纺织行业等领域生产配套产品。可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民营企业要打开市场谈何容易?由于销售不景气,当年就有两位股东退出。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性格内向、从没出过远门的姜月兰决定出去闯市场。她来到湖北车桥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全国颇具规模的生产厂家,一大早,她就守在供应处门口。女处长来了,姜月兰忙说:“你好!我们是江苏的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有几十个人要吃饭……”“要讨饭,到慈善机构去!”女处长不客气地关了门。
那年冬天特别冷,站在门口,凛冽的寒风割着她的脸,也割着她的心。她始终没走,她想让女处长听她把话说完。临近中午,供应处的门打开了一条缝。“进来吧,外面怪冷的。”女处长的脸上有了一点点表情。坐在女处长对面,几分钟内,姜月兰讲了她的厂、她的产品、她的员工、她的抱负。女外长静静的听着,一言不发。姜月兰从中看到了希望。
她依然日日去报到,成了那里的勤杂人员。一个多月后,女处长说“你先回去,根据我们提供的图纸先生产一批样品。”
几天后,姜月兰带回样品,女处长很满意,当场跟她签下一笔800万订单。这是姜月兰接下的第一笔业务,这笔业务扭转了企业的命运。
在磨难中成就
2001年,正当企业红红火火发展之际,流言射向了姜月兰。同样,被流言击中的还有那位负责销售的股东。在世俗的眼中,一男一女在企业当家,怎么会关系不暧昧?那位股东受不了中伤,黯然离去。而让姜月兰伤心的是,他不但撤走了资金,还带走公司80%的业务。人心涣散,不少工人想走,企业再次陷入困境。召集起全体工人,姜月兰立下军令状:“请大家给我3个月时间。3个月后,我一定给你们一个交代。这3个月,我出去跑业务,你们在家休息,每个月可以领取250元的生活费。”工人们将信将疑,但他们还是留了下来。
3个月后,当她风尘仆仆地怀揣2000万元的业务合同出现在厂里时,工人们将她团团围住,企业有救了。姜月兰想谋求长足发展,考虑到一些成本问题,她在湖南与人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锻造公司,专供湖北车桥有限公司的汽车齿轮配件。
岂料6个月后,合伙人卷走所有资金,她的100万元打了水漂。虽说教训惨痛,但在经历了一次次风浪后,她的伤口自愈能力已越来越强。她提出企业精神:千锤百炼,锻造美好的明天。
要把自己当成树
要想面向国际市场,就得具有竞争力。后来,姜月兰又投资3000多万元购进设备、引进人才、调整产品结构。“干事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成功永远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觉得自己的危机感特别强,不发展必然被淘汰。”姜月兰说,“企业领导人的胸襟、视野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胸襟、视野从哪里来?从书本中来。每到一个城市,我第一件事就是逛书店。我爱安静,业余时间我一般待在家里看书,什么书都看,企业管理方面的、哲学的、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