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道路探析

2009-09-29赵进

体育学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中国

赵进 王 健

摘要: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借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根基,兼容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精髓,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刻的批判与更新,走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93-03

Exploration of the way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ZHAO Jin,WANG Ji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we should refer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gained by China in 30-year reform and opening, make in-depth criticisms and renovations on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by basing its root on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other sports cultures in the world, and walk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with Chinese featu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sports culture;China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举步维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缺失,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正在减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似乎已走到历史的边缘,渐被人们淡忘、淘汰……可喜的是,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体育界学者开始觉醒,开始思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道路[1-5]。

民族传统体育是存在一些弊端,西方体育也绝非完美[6]。所以,在对待西方竞技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上,应确立一种“和而不同”的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决议中强调传统运动与竞赛项目有其自己的规则和标准,无需加以全球化或标准化[7]。不论是西方体育还是东方体育,如何发挥“大体育”的价值,让体育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这场改革并不是从意识形态理想出发的社会变革,而是从最实际的经济和社会现实问题考虑所进行的探索[8]。这种探索所得出的经验对探索当前处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解放思想,正确看待中西方体育的不同

从文化学角度来讲,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经济的发达,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一个没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国家是不长远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2],附属于节日、民俗或宗教祭祀等仪式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当前社会文化信仰的严重缺失、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等等问题,亟待我们高度重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厚重积淀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道路。

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道路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解放思想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本国实际出发,破除教条,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一部分,是相对独立的文化。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凡是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对我国群众体育有价值的、人们喜闻乐见的、都要“拿来”,但不能“全盘西化”、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盲目模仿西方体育竞赛形式。另一方面,也不能抱残守缺,囿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使民族传统体育最终走向没落、消亡。思想解放没有止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改革仍处在攻坚时期,学界尤其需要解放思想,需要自由与理性的声音[9]。西方体育崇尚竞技,中国体育注重养生。中西方体育不同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结果,各自反映和适应着各自特定社会的需要,因而也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置历史于不顾,拘泥于优劣之分,只能表现为一种浅薄[10]。

2在实践中求发展,逐步积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经验

第七届民运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革实践及其他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成功的“现代化转型”证明,对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革是可行的[11-12]。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是在维系其生存的文化土壤日渐变化的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之路比较复杂,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

胡小明教授认为,在上千项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更多的是依附于生产、生活、练兵、娱乐和礼教活动,没有形成具体独立形态和独立价值的体育形式,与奥林匹克竞技项目更是格格不入,缺乏建立在个人竞技基础上的竞技性特征[13];另有学者则认为民族体育既可以走向东西统一,同时仍可以保持原有的特色。绝对地强调完全统一,就会抹去民族特色,而刻意强调特色未免“固步自封”,也不利于推广。统一与特色,可以做到两者兼顾,相辅相成,完美结合,不应该彼此对立,顾此失彼[14]。具有民族特色与独立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该如何既保持民族性,又借鉴西方体育有价值的东西,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

3循序渐进,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帕累托改进”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农村到城市改革、由非国有经济再深入改革国有经济,寻求“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既逐步积累改革经验,又减少改革阻力和社会震荡,同时又避免引起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明显冲突[15]。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既要大力宣传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逐步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优化,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喜欢民族传统体育并身体力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又要避免对西方体育的全盘否定,限制不同层次体育实践主体的体育需求,干预群众的体育自主选择权,避免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从而实现人类体育事业的整体进步。

4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

2007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16]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在于是否按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而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也必须通过按社会规律办事来实现。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了她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太功利化,不能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为了向奥运会看齐、为了走向世界而改革。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时代人的发展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变化使之更具实用价值,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社会规律办事,了解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并造福全人类,否则有可能导致民族传统的传承与发展误入歧途或异化。

5发扬创新精神,促使民族传统体育多元化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标志,离开创新谈民族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文化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坚持创新,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在国际体育中,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姿式、新器材。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一种新技术、新姿式、新器材往往会成就一批新的世界冠军,这在国际体育中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实。有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用了现代科技就失去了民族性,失去了民族原有的味道。实际上,民族传统体育不应用现代科技是民族的,应用了仍然还是民族的[13]。我们尊重历史,但不应该局限于历史,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还可以继续不断地产生和发展新的民族体育文化造福人民、载入史册。

改革开放允许多种形式的文化形态并存,在对待西方竞技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态度上,也应确立一种“和而不同”的观念,允许有多种形式的体育供不同人群选择。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从多角度设计:针对农村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仍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形式,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仍有很重的分量[17];对于有封建残余、迷信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进行现代化改造;针对城市体育,可以融入现代体育元素,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化,使更具有健身、娱乐等实用价值,使城市体育人口能各取所需,相得益彰。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的某些功能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它有许多内涵,超越了一般的体育概念,与西方体育比较起来,处于不同的层次。对于原汁原味的极具文化特色的价值较高的濒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防止该民族传统文化标本的遗失,可以通过著书立说、保存文字声像资料、建立相关主题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形式,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美国和日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就值得我们学习,中韩“端午之争”就是个让人心痛的教训[18]。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在继承上的发展,要以自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根基,兼容世界其他体育文化精髓,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与自我更新,在保持原有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以满足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荣芝,虞重干. 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86.

[2] 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 体育科学,2004,24(11):54-61.

[3] 姚正国,高湘红,刘侠.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途径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8(2):86-88.

[4] 白永正,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J]. 体育学刊,2005,12(1):62-64.

[5] 何亮,艾克拜尔玉素甫,谭广鑫.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理论研究应走出“现代化”误区[J]. 体育学刊,2008,15(6):7-10.

[6] 余道明.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辨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57-59.

[7]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执行局第172届会议.国际传统运动与竞赛项目宪章[Z]. 2005-08-11.

[8] 金碚. 财富的觉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道路[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5-9.

[9] 郑杭生.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 社会科学研究,2008(4):1-9.

[10] 惠蜀. 体育哲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205.

[11] 曹春宇. 风中少林:中华武术振兴与繁荣的典范[J]. 搏击•武术科学,2008,5(1):15-16.

[12] 姚正国. 棉花球运动及其用球的研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65):92-93.

[13] 杨弢,姜付高.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

[14] 马小明.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从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谈起[J]. 青海民族研究,2004,15(14):63-66.

[15] 朱孔来.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回顾及未来改革的思考[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22(3):70-76.

[16]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9.

[17] 张小林,白晋湘,刘少英,等. 少数民族村落现代化中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同与需求的实证研究———来自湘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声音与调查[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98-103.

[18] 搜狐新闻:中韩端午之争延伸网上 韩企抢注“端午节. cn”[EB/OL]. http://news.sohu.com/20051106/

n227404125.shtml,2005-11-06.

[编辑:李寿荣]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中国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