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2009-09-28聂熙原
聂熙原
摘要马基雅维利是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先驱,《君主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第一次把权力作为政治学的基础,实现了政治学与伦理学、宗教学的分离。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89-01
一、《君主论》的思想内核与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历史意义
《君主论》全书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怎样进行统治以及君主怎样才能维持其统治。第12至14章,着重论述了军队是国家统治的支柱,君主务必时刻关注军队建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第15至26章为全书的重点部分,系统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权术。
《君主论》第19章“论避免遭人蔑视与憎恨”是全书的最重要的精华。笔者从第十九章为切入点,分析《君主论》的思想内核。
马基雅维利在前文具体论述君主应当具备的各种品质的基础上,在第十九章作了一个总结。在这一章中,作者明确提出自己所认为的君主在个人品质方面应遵循的一条总纲:君主必须注意避免那些可能使自己遭到憎恨或轻视的事情。在论述这一点时,马基雅维利进行了充分的逻辑和事实论证。他认为,君主霸占臣民的财产及其妻女,会使君主遭人憎恨;另一方面,君主如果被认为是变幻无常,轻率浅薄,软弱怯懦,优柔寡断,摇摆不定,就会被人轻视。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如果人民对君主持有以上两种态度,那么君主的宝座是不稳固的。
小至一个团体大至一个国家,领导人都必须对于这两点格外注意。遭人憎恨可能导致报复,一个时时刻刻防备他人报复的领导人是难以巩固权力的。君主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征发百姓,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民对君主的憎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逃不出由盛转衰的历史周期律,明君能够体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昏君肆意而为,最终断送江山。马基雅维利得出结论:使人民得到满足,安居乐业,因为这正是君主们所必须做的头等大事之一。
另一方面,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之中,领导人无一例外都要谋求树立自己的声望与威信,以获得巨大的号召力。这种威望的取得并不容易,需要靠长期的积累。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应该在行动中显得伟大,英勇,严肃庄重,坚忍不拔。关于臣属中的个人问题,他的决断应是不可更改的。他应该使人们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谁都不要指望欺骗或者瞒哄他。
以上这两个方面就是马基雅维利所认为的君主品质的总纲。至于诸如仁慈,守信,慷慨等传统意义上的美德,在他看来君主是不必拘泥其中的,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只需要做做表面文章即可。这正是《君主论》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核。
马基雅维利考虑的始终是如何巩固君主的权力这一中心问题,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问题。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人性恒恶的观点之上。他对人性的认识接近于后世霍布斯所描绘的“人人对我,我对人人” 状态,在他看来人性中的自私、贪婪、狠毒等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一切政治活动都必须考虑人性恶的因素。马基雅维利劝说君主永远都将他周围的人往最坏处想,并且强调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一个是法律,一个是军队。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政治学领域内第一次将政治与道德以及政治与宗教区分开来。他不再墨守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将政治学与伦理学混同的成规,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观察与梳理而不是单纯进行主观思辨,将国家建立在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力是政治统治的核心要素的命题。马基雅维利开一代风气,成为现实主义政治思想的前驱,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二、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误读
千百年来,因为那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言论,马基雅维利遭到无数人的唾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马基雅维利背离了正统思想,开始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呢?很多人在道德层面对马基雅维利进行评价,认为这是由于他的本性使然,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奴颜婢膝的小人。《君主论》被认为是其向权贵统治者的献媚之作。分析人物总是离不开时代背景,马基雅维利恰恰身逢乱世。当时的意大利政治上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罗马教皇在意大利各小国之间挑起事端,制造分裂,而法国,西班牙也乘机而入,使整个意大利处于战争频繁的内忧外患之中。作为一名爱国者的马基雅维利,亲眼目睹他国统一的王权为国家带来的兴旺发达,为意大利的分裂软弱深感痛惜,开始思考挽救祖国危亡的途径。马基雅维利鼓吹君主权术,主张君主称霸,其根源在于他的那颗爱国之心。他为自己的祖国意大利长期陷入战乱而不能迅速地强大而忧心忡忡,在当时他只能寄希望于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对马基雅维利的误解还在于认为他极力推崇君主专制。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只读过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而忽视了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论李维》。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热情地宣扬了共和的精神与理念。实际上他的现实主义政治观使他倾向于认为,从一种政府形式变成另一种政府形式,是一个国家必然经过的循环。君主的无情统治只是多种政府形式之一,并不是最完美的政府形式,而只是在国家陷于混乱之时最有效的选择。马基雅维利本质上怀有共和主义理想,但是由于他首先是一名现实主义者,为了实现最终的政治理想——“统一、武装和非教士化的意大利”,他义无反顾地鼓吹君主专制,并且愿意为他理想中的英明君主贡献自己的全部才智。
参考文献:
[1][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6.
[2]王沪宁.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读书.1983(3).
[3]陈双鹏,陈鸿惠.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解读《君主论》.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12).
[4][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