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探析
2009-09-28粘永昌
粘永昌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就业市场更加萧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学生开始思考多元化的就业方式,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他们不再简单的依靠家庭和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笔者希望就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动机 创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46-02
一、大学生创业动机
根据,Erkko Autio, Robert H. Keeley, Magnus Klofsten and Thomas Ulfstedt“ Entrepreneurial Intent Among Students Testing an Intent Model in Asia ,Scandinavia and in the U.S.A”中的研究结果,创业的动机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对成就的需要、对独立性的偏好、控制的欲望、改变家庭和个人的经济状况。大学生创业是适宜的创业环境与做好创业准备的大学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他们的创业动机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 4 种类型:
(一)生存的需要
首先,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等原因,使得许多家庭越来越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我国高校学生中贫困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以我校为例,贫困学生占全体在校生的 35%左右,特困学生大约占 15%。对于如此庞大的困难学生群体而言,国家和学校的相关奖、助政策只是杯水车薪。在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下,为了顺利完成学业,这类学生中的部分同学只好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在打工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具有创业素质的人会发现商机并且去把握它,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其次,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中城镇生源的学生 95%均是独生子女,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开始独立承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在他们中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业先行者。这部分创业者通常都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从事一些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较少的行业,对经济回报要求较低。
(二)积累的需要
按照奥尔德弗(Alderfer)的ERG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但这三种需求并不一定按照严格的由低向高的顺序发展,可以越级实现。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相互关系和成长的需要会逐渐强烈。一部分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或者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或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做好必要的经济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利用课余时间走上创业的道路。这个类型的创业者往往以锻炼为目的,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强。同时由于压力较小,失败和半途而废的比例也比较高。
(三)自我实现的需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25—29岁是创造力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正处于创造能力的觉醒时期,对创新充满了渴望和憧憬。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烈,同时所受的约束和束缚也较少,按照ERG理论对成长的需要也更为强烈。另外,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使他们往往更容易接触一些新的发明和学术上的新成果,或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本身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成功的目标,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改变了自己的成功观念,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四)就业的需要
经济因素也是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主创业可能带来的就是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表现为需求不足,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了创业之路。
二、大学生创业模式
大学生的创业模式,按照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兼职创业;休学创业和毕业后创业。这三种模式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选择结果。本段我们将分别讨论他们的特点和适用性。并且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大学生在创业模式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兼职创业
兼职型创业是指学生不放弃或中断自己的大学学习而采取的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活动的创业模式。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这种模式倾向性很高,根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结果,高校学生创业活动中此种模式的比例占 98%以上。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影响大学课程的学习,因此选取此种模式的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涉及的行业通常都是对创业者时间投入要求较灵活的行业,而创业者本人对于学习和创业的时间、精力安排必须合理,否则将会是一事无成。从大学生创业者的角度来看,选择此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创业的目的是为大学学习服务的,即大学生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习而开展创业活动,通常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为了筹集上学费用开展创业,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开展创业。2.独立创业的风险性太高,即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独立创业的风险太高,为了给自己创业失败后多一种选择,因此选择了兼职型创业。3.迫于社会、家庭的压力,我国大学生对于家庭、社会的依赖程度较高,所以大学生在对创业模式进行选择时,往往需要征得家庭的同意。
兼职型创业模式的特点:1.企业经营模式多样性,由于创业者不仅要面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还要完成繁重的大学课程,因此,创业者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不灵活的原因,企业的运营模式只能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这是因为创业资本来源的多样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校园相对于社会的独立性,一些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仅局限于校园中,甚至没有正规的法律形式。3.创业企业的平均科技含量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创业大学生的整体现状决定的,另外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技术知识上的不完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休学创业
休学创业是指学生为了创业而申请休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因为我国高校中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实行的是学年制或不完全学分制,学生由于创业提出的休学申请很难获得批准。这种现状的改变还需要社会、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创业大学生中采用此种模式的比例很小,数据显示,“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源地和创业氛围最浓的院校之一,到目前为止只有 10人以创业的理由申请了休学,只占清华大学总人数的0.04%,在清华大学创业学生中的比例是2%”。选择这种模式的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还要应对周围环境的压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由于这部分创业者创业失败后还有其他选择即回到大学继续读书,所以在创业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应对风险和困难的准备,否则容易半途而废。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之为缓冲模式,即创业大学生可以在休学期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业企业的发展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创业模式作出选择。
休学创业模式的特点:1.创业大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休学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创业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2.创业者承受失败的能力相对较强,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模式又给创业者提供了一种退出机制。3.可变性,由于休学的时间限制,最终大学生创业者还要根据休学期限的实际情况,在其余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转变为其余两种模式中的一种。
(三)毕业后创业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生在结束大学课程之后走上创业的道路。选择此种模式的大学生其动机通常都是出于自我实现或就业的需要。这种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的冲击较小。而且,创业者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践能力、自身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也会有较大提高。同时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其在创业的过程中可选择范围也较大。这对创业者的成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大学生的从业意义角度来讲,这种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这种模式是国家应该大力提倡和引导的。
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特点:1.对高等教育冲击较少,大学生在不选择考研深造的情况下,已经基本完成了高等教育的使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业和就业当中去。2.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相对稳定,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正规的企业形式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选用此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3.创业企业的平均技术含量较高,大学生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利用自有技术创业的可能性得以增大,同时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也会更好的把握,这提高了创业企业利用先进技术的可能性。
根据参与创业的时间还有一种模式,即退学创业。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和素质教育,大学生如果放弃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因此,笔者不提倡此种形式的创业模式。
三、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处在18-25岁之间,正处在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教育也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因此大学受教育的程度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重大,所以大学生一旦决定开始创业,选择哪种创业模式,就成为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本人是创业的主体,也是创业模式的最终决定者。因此,创业者的个人动机会对模式的选择发挥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如何有效的达到自己的创业目的,而其中的有效性表现在创业目的与进入大学目的的统一性。所以首先我们来讨论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从短期目标来看大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掌握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是从进入大学的最终目标来讲,包括大学学习在内的青年阶段的所有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掌握未来参加社会竞争的手段和方法,并以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大学期间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是为了获得将来参与社会竞争时的收益,因此大学生在创业的预期收益超过大学学习预期收益的时候就会选择部分或全部占用大学时间进行创业。所以,创业者正确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正确处理创业和学习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无论选择哪种创业模式,大学生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保持充足的激情和创业动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创业规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理清思路明,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二、组建团队、加强协作,创业者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协作和领导能力,找寻得力的合作伙伴,制定相应的合作原则,减少内部的发展阻力。三、自我学习,创业者还需逐步学习企业管理、运营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为扩大自己的创业规模做准备,同时,要按标准编写本项目商业计划书,将企业人财物供产销所有要素进行必要的规划,以期将自己的事业尽快步入商业化和正规化。此外,创业者在人际交往、信息辨别、案例借鉴方面也应加强相关的培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克勤 .创业成功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雷霖,江永亨.大学生创业指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3]汪萍,熊丙奇.大学生创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垣,汪应络.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科学管理研究.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