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信息网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2009-09-28刘利平刘婷婷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6期
关键词:高校

刘利平 季 云 刘婷婷

摘要:高校就业信息网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与实习、职业发展观的形成以及相关的政策、形势的指导、职业测评等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选取了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中的16所代表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现状研究,找出高校就业信息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业发展观;职业测评;就业信息网;信息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122-02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就业信息网作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求职的信息交流平台,是促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发布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并对就业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在线职业测评和实习信息。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和应用现状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这些问题对于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指导、职业观形成和实习机会提供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样本高校的选取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取了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代表性的16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为了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的选择原则是偏向于文科的大学与理科的大学兼顾(如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以综合性大学为主(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北方均匀选取(南方大学9所,北方大学7所)、同时选取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如同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这样,就使得我们在选取约21%的高校进行研究时,能有一个比较公正客观全面的分析。

二、高校就业信息网现状分析

我们分别就网站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三部分内容对样本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就行研究。

(一)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高校就业信息网的重要职能,包括技巧指导和政策法规分析等内容。在技巧指导这一栏目下,就业信息网一般设有就业指导、职业测评、就业指南、就业措施、求职技巧、签约须知、常见问题、经验教训、求职顾问等项目;在政策分析的栏目下,网站一般设有政策法规、就业形势、就业前景、就业分析、就业动态、就业机构和热点关注等项目。下面是对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的研究情况。

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的就业信息网上,就业指导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网页两侧,而一些经常会被用到的服务如就业流程,相关下载则放在比较明显的右上角,使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在技巧指导方面:职业规划工作室,层次清晰。把最新信息列出,做到即时更新,就业政策不仅分列出国家政策,还考虑到生源的广泛性的特点,添加了各地方政策。

西安交通大学:在西交大的就业信息网上,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内容有“就业指导”与“职业测评”这两个版块。“就业指导”版块内容很丰富,包括求职招聘、创业、出国留学、法律问题、违约、体检等方面。在网页中下部提供经验之谈、政策法规、求职技巧、企业视角、生涯规划、职场人生等内容。总体来说,西安交通大学就业信息网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建设完善,内容丰富,层次明确。

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信息网: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不同的用户建立不同的端口。而进入不同区域后点击“首页”按钮便可回到主页,选择其他入口。公共服务区提供未登录用户查阅所有公开就业信息。而生涯辅导区提到一个较高的高度,最后的生涯教育网络课程中,更是提供了求职系列讲座的现场视频和一些重点单位的宣传片。

武汉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求职帮手栏目主要是提醒求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而职场观察中则是对当前职场环境进行分析,使学生理性就业。职前网络学堂又分别和锦绣网与职前网络教育学堂合作,提供不同入口,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南开大学就业信息网:南开大学就业信息网中与就业指导相关的版块有就业政策、法律规章、就业指导和网络课堂、在线测评等内容。法律规章和就业政策没有进行分类,按照时间的倒序排列。而在就业指导中,是将众多信息,如专家指导、应聘技巧、职业选择、成功案例和活动报名等内容混杂放在一起,并且没有提供查询,给使用者带来一些不便。

(二)就业服务

1.信息平台建设。就业信息网作为连接在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纽带,担负着将双方数据进行汇总整合,进而提炼出有效的信息,供职场双方进行抉择的重要作用。信息平台的搭建,需要从三大类入手,再细分若干子系统。三个大类分别是个人信息、用人方招聘信息和政策信息。

(1)个人信息。就业信息网上的学生个人信息主要是面向用人单位开放的,供其查询。但是,在互联网上个人信息的披露是把双刃剑,在让用人单位通过检索方便有效的找到合适人才同时,也给一些“伪伯乐”可乘之机。

通过对16家样本学校的比对,我们可以发现,在披露个人信息方面,有四个方面:

一些就业信息网要求企业注册时分网络注册和传真资质审核两部分,通过审核的企业才有权进入数据库进行毕业生信息检索。

(2)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就业信息网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在公布招聘信息时,就业信息网往往分为两大类:对外公开和只针对注册用户。

就样本学校来说:

可见,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在对信息共享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有地方主义保护色彩。比较偏重于保护本校毕业生利益,不利于就业信息网的长远发展。

2.网络服务。高校就业信息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用户服务。包括资源下载、网上调查和相关链接的提供。最后一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征。例如处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单位链接中以知名外企为主,尤其是总部恰恰设立在上海的为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三)就业管理

1.学生管理。在就业信息网的学生管理部分一般包括毕业生推荐、毕业生信息、生源介绍和毕业生管理等项目。

在我们进行研究的高校中,大部分的就业信息网上没有毕业生推荐的栏目。高校一般都会在网站上公布生源信息,但处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几乎不会公开毕业生的具体信息。只有部分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上有毕业生管理系统,办理毕业生的就业、离校手续。

2.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在各个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上,一般都是在招聘信息的项目中有部分用人单位的信息,没有专门的用人单位信息管理的专栏,有的网站会在“合作伙伴”、“重点单位推荐”或是网站的下部列出一些用人单位的链接。有的学校需要身份认证方可登陆该板块。

3.自身建设。在自身建设这一部分,多数高校就业信息网都没有作为重点,但基本上每个网站都有“中心简介”、“关于我们”的栏目,介绍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人员信息,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等信息。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信息网提供的服务不具有全程性

职业生涯辅导应该是全程职业辅导,而不仅仅是临近毕业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网站的服务也应如此。现在的网站对于学生的就业帮助仅停留在大四毕业生的择业阶段,而对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实践等辅导较少。

(二)网站内容需要不断完善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接近一半网站的就业指导内容侧重单向的就业信息的提供,而就业指导、政策法规等欠缺,缺乏双向的沟通与实质性服务,在市场供求倾向、薪资水平、相关人事制度变化等方面,其咨询服务也十分有限。

四、改进意见

(一)建立就业信息网对学生的全程性服务

网站的服务不能只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应该是全程性的,包括对低年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辅导和企业实践等。

生涯辅导涉及一个人整个生涯发展的全过程,高校应该对各个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辅导。对一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对于二年级学生,主要侧重于如何完善自己,初步确定长期发展的职业目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于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拓宽知识面。对于四年级学生,主要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

(二)加强国内高校信息网的合作

目前,大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建设闭塞,很多高校的就业信息网只对本校学生开放,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度不高。所以高校应尽快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人才、劳动、高校信息网的互通。

(三)丰富和充实网站内容

就业信息网应该丰富和充实网站的内容,扩展网站功能,完善职业生涯辅导服务和实质性的就业服务,实现集政策信息发布、网上招聘、指导咨询于一体的功能,及时更新信息,并遵循一定的分类和搜索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整理和归纳,使信息搜索过程方便快捷。

(四)转变观念,主动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高校要转变观念,主动行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和加强与企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毕业生寻找工作和企业寻求人才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黄国军,陶国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站的现状及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2007,(20).

[2]龙健飞.高等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思路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

[3]丁颖海.高校就业网站建设与运营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4,(5).

[4]曲晓莹.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研究[J].大众科技,2008,(7).

[5]吴大平.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研究[J].高教论坛,2008,(3).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调查——以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校为例”阶段成果(基金编号:081005530)。

作者简介:刘利平(1986-),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学生;季云(1988-),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学生;刘婷婷(1988-),女,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学生。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