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对施工成本远程控制探讨

2009-09-28徐贵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6期
关键词:分包远程费用

徐贵明

一、研究的思路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随着WTO在我国保护期的消失,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到国内承包工程这一强大的竞争主体对我国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日本的大成公司、美国的福陆丹尼尔等世界级特大承包商,他们除在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资本的营运等方面相当成熟和有经验外,特别在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上更有非常独特的经验。在工程投标中,工程成本是投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获得中标承建项目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营成功率。

就现有普遍的施工企业虽然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出了诸多的口号、方法、制度等管理措施,但由于施工项目的地域分散、项目来源的多样性(承包经营、联合经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流程程序,更不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施工成本进行远程控制。

2.由于施工成本控制涉及到知识面广、部门多、运行过程复杂、监控不便等诸多环节,要想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得到及时、准确、方便,这就需要有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流程来实现施工成本远程控制的方法。面对组成施工成本繁多的数字报表,要想用手工来统计完成,就需要大量的人力,且不能确保及时,准确。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状态,是完全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远程控制项目施工成本的方法在我国还未全面、深入的推广应用,为使施工企业尽快的提高成本这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本文研究内容

1.假设复杂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就是一个简单的“材料消耗加费用”组成。

2.将原有的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核算难、编制复杂和记录繁锁这一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分析和处理。

3.将慢长而复杂的成本统计入出库单据、月、季、年度报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远程传输。

二、现行成本控制的普通方法

(一)项目施工成本组成概述

1.营销费用。作为一个单位项目工程而言,它的施工成本从营销开始,成本就开始发生了,但营销成本是否计入到项目成本中去,是值得研究的。假设每个项目产生营销费用后均能中标承建,那么将营销费用计入项目成本是完全没问题的,关键的是很多项目产生营销费用后,并不一定能中标,为此建议项目成本核算时不宜计入中标前的营销费用。

2.工程中标后产生的相关费用。工程中标后将产生中标费、工程保险费、建管费等。

3.工程开工前产生的临时设施费用。工程开工前产生的临时设施费用与现场平面布置有相当大的关系,且该费用在工程中所占比例随工程规模的不等起伏较大,所以有效的控制这一费用对施工成本控制是有意义的。

4.工程开工至竣工产生的项目工程直接成本费用。从工程开工起,项目就会产生人工费、材料费、周材及设备租赁费、特殊分项工程分包费、安全文明施工费、技术咨询费、上缴公司管理费和法定税费等。

(二)现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普通方法

在现行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有的项目开始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管理控制,但他们就施工成本产生和统计的产生仍在项目部形成,则仍然是按年、季、月等报表形式进行逐级上传,这种传递过程使得总部要发现问题十分困难,往往是工程结算后发现亏损时才追究责任,包括有的施工企业虽然管理水平较高,并将预算成本与施工成本进行了过程比较,但工作量庞大而繁重,从而导致该理想状态在实际成本控制运行中走过场。

另一成本不及时的关键所在是诸多项目部把月进度结算与发生成本支付这两个概念不清楚,他们大多认为,结算就是支付。这一想法就给当月成本核算不准造成极大的可能,同时也给项目成本调整带来了操作所需的时间支持。

三、项目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一)项目施工成本的构成假设

一个项目的施工成本,不管由多少种费用组成,它的组成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这里给出一个项目成本构成计算模型:

项目施工总成本=(施工采购总费用)-(竣工后库存总费用)+直接发生费用-项目间接收入费用

施工采购总费用是指工程中材料类构成的成本;竣工后库存总费用指的是工程竣工后,因计划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库存材料折价总值;直接发生费用指的是不通过采购这一过程发生的成本,如人工费、技术咨询费、税费等;项目间接收入费用指的是在工程施工中如废旧材料处理、材料调拨收入等。

(二)构成施工成本费用的主要控制方法

1.预算控制法——主要是控制量差。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为订单式作业产品,则每项工作作业前均有详细的施工图纸,由此在每项工作开展前就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施工预算,并将预算结果整理成控制表单。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各项成本组成材料及费用也统计整理成与预算控制表单相一致的消耗报表,两表对比得出结果。但在对比结果中不管出现正常范围外的正差与负差,均要求直接管理者提供依据,由此责任明确。

2.合同控制法——主要是控制价差。施工成本组成的项目虽然繁多,但就组成施工成本的关键所在就几个大项要点:(1)人工费分包:随着总承包由具体的操作逐步向管理层迈进,劳务分包已开始由原来的单一人工工资分包,演变到周转材料及设备的总分包,这一演变使得劳务分包的价格组成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力加大,所以控制好劳务分包这一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由此建议,总承包企业应建立长期的劳务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相对稳定,形成劳务分包招标竞争机制;(2)重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钢材、商品混凝土、门窗、外墙面砖、防水材料、砌体材料等大中材料的采购应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条件成熟时最好采取集中采购,这样就可以利用规模优势来降低成本,且还能进行融资,对公司的资本营运会有极大的好处。培育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长期的战略联盟,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3)特殊分项工程的分包: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分项工程的分包问题,如消防工程的施工等,这类分包的管理与劳务分包管理相似,均应建立招标竞争机制,培育稳定的专业分包商,这样对总承包来说,有利于工程各方面管理与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在项目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中,对建立招标竞争机制,培育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是能否降低和控制好成本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这些环节中要利用各种供应、分包合同的评审这一有效手段来控制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全过程监控。

3.信息控制法——主要是控制基层假成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最可怕的就是信息不及时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成本控制需要多个环节并通过报表形式来对成本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果,但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使得成本发生与监控严重至后,由此就给基层单位制造假成本建立原始数据留足了时间和空间,就算最后知道了结果,但已成事实,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然而最关键的是,财务出来的项目成本数据并不真实,如果企业将这一成本数据用到日后的投标中,肯定不具竞争力的。为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施工成本远程控制,得到及时真实的成本信息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一)远程控制施工成本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就是能否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加强信息对称的建设和及时处理信息的管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保障。OA办公在许多大企业中应用以相当成熟,为此施工企业可利用OA这个办公平台留出专业软件接口,让专业的施工成本控制软件嵌入到OA办公系统中。公司总部通过这一远程数据提取对若干个项目成本进行时时的远程监控,彻底改变原有的按月、季、年报表式管理模式,从而形成成本发生地与成本统计监控地分离。

猜你喜欢

分包远程费用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远程诈骗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网站前台设计分包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