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绿色崛起,担当品牌责任
2009-09-27张宝峰荀荣
张宝峰 荀 荣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会议上指出:“金融危机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备受关注,我国现在应当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力度,加强研发和加大人才培养,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抢占未来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能力,即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二是鼓励新能源发展的系列配套措施,包括财力投入、人才培养、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
对于金融危机所蕴藏的新机遇,太阳雨太阳能董事长徐新建表示:“由于目前出口仅占我们整个业务量的10%左右,所以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还不太大。也正因为如此,这给我们提供了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企业只有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才能深入进军国际市场。”2008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出口量仅有1亿美元,但这背后却是多达80余个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以及较2007年上涨了53.85%的出口增长率。由此可见,国际市场的需求确实预示了国内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无限机遇。
说起新能源行业的品牌建设与长远发展,作为刚刚在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夺得“太阳能行业冠军奖”的太阳雨掌门人,徐新建也是别有一番体悟:“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你的口碑。而且这个口碑,你自己说了没有用。只有别人说你好,你才算好。2D07年底,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当时我就说,只有我们的产品赢得了百姓的口碑,我们才下乡。否则,我就宁愿放弃这个机会。”这种近乎执拗的品牌理念也让徐新建在农场市场获得了淡季销量大涨70%的回报。
从一家企业到整个行业,从起步发展到成就品牌,中国的“太阳人”们深得企业建设之三味。“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培育和发展了行业品牌,才能拥有企业的品牌。用自身的技术创新带动行业整体的发展,这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清华阳光公司总裁吴振一这样阐释企业与行业之间的共荣关系。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能源大舞台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角。而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这一产业中的企业家们也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在即将到来的能源革命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