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志忠:创造空中的财富

2009-09-27林风华张宝峰

中国名牌 2009年9期
关键词:首都机场枢纽航线

林风华 张宝峰

在世界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用“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这句俗语来概括航空港的发展战略,再形象也不过。2009年对张志忠来说既是喜事连连,又是重任在肩。1月23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张志忠执行董事及董事长的任命;9月13日,张志忠将登上第15届世界航线发展论(ROUTES),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为首都机场做一次轰轰烈烈的国际营销。“大智慧才能出大思路,大气魄才能做大事业。”在张志忠心中,作为多元化大型国有企业,首都机场的眼界早已飞跃了国界,未来它必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空港产业集团。而当下最重要的则是如何借助有效的营销平台提升首都机场在全球机场业的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承办ROUTES拓展航路

ROUTES论坛申办竞争非常激烈,能够拿到承办权很不容易,这也是中国首次以东道主身份举办如此规模的航空盛会。张志忠颇为振奋地说:“对于机场而言,航路就意味着财富,而历届ROUTES论坛都成为东道主机场拓展航路的助推器。ROUTES论坛可以说是航空领域的一次航空产品交易会,来的都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老总和主管航线规划的重要领导,因此我们会充分利用这个契机展示中国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开通北京航线,促进首都机场的枢纽建设。”

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首都机场每年都会参与被称为“全球民航界的奥林匹克”的ROUTES论坛。借助这一平台,首都机场已经与国外上百家航空公司深入交流了国际航线的开发事宜,成功引入了美国大陆航空、新西兰航空、波兰航空、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等外航,并陆续增开了悉尼、纽瓦克、阿布扎比、奥克兰、柏林、布鲁塞尔等多条国际航线。

9月13日-15日,第15届Routes%将正式登陆北京。此次论坛以“中国国门,世界枢纽”为口号,届时,将有来自全球的近4D0家主要航空公司、500家机场、各地旅游局、行业供应商、贸易机构代表约3000人汇聚北京。据张志忠介绍,从收益角度来讲,每一位国际航班离港旅客为首都机场所带来的收入比国内航班离港旅客要多出两倍以上。“国际航线不仅是首都机场经营收益的主要贡献者,更是未来构建枢纽的重要因素。承办2009年ROUTES论坛、开通国际新航线,将为首都机场带来可观的航空性收入及商业收入。”

谈到本届论坛与往届相比有哪些亮点时,张志忠指出,论坛期间,首都机场将特别召开一场由国家旅游局、民航主管部门、联检单位、星空联盟、天合联盟、寰宇一家以及首都机场等多家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重点研讨联盟化运作、枢纽机场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扶植等议题。此外,首都机场计划与香港机场、新加坡机场、纽约机场以及法国戴高乐机场等四个先进机场签署友好机场合作协议。通过加深与世界一流机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建设经验及管理理念,完善机场内部的运营管理。

Routes论坛虽然属于世界,但在中国举办又少不了增添几分“中国风”。据张志忠介绍,作为活动的主办方,首都机场精心为参会代表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包括千人晚宴、赛龙舟、北京城市游、巴士游以及遍及中国主要景区的会前会后旅游,让参会者亲身感受北京的独特魅力和东方神韵。

张志忠表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机场业的竞争格局、经营模式、管理手段、服务理念等不断发生变革,未来机场业将是机场群与机场群的竞争、机场联盟与机场联盟的竞争。承办Routes论坛,将有助于展示首都机场的整体形象,同时推介各层面的成员机场。

奥运收官服务晋级

早在2004年,“奥运”就一直是首都机场发展战略的关键词,但是,当“奥运战役”圆满收官之后,作为“中国第一国门”,首都机场的下一个目标又在哪里?张志忠坦言,虽然奥运保障和T3航站楼的顺利运行已经验证了首都机场的国际实力,但预计要到2015年亚太地区的门户复合型枢纽建设工作才能初步完成。届时首都机场不仅是中国第一门户,更是国际转运枢纽。

经济界人士指出,目前金融危机的余波依然未平,世界经济还需经历一个漫长的回暖期。以航空业为例,世界上主要的航空公司都还处于严重的亏损之中,而作为与航空公司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各家机场必定要与其共度时艰。对此,张志忠表示:“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航空公司:一方面,通过提高自身的效率和品质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比如我们共同推动了自助值机和手机值机等简化商务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收费政策上也向航空公司倾斜,在房产租金、起降费用等方面给予他们不同的优惠。”

为了实现“2015目标”,首都机场成立了航空枢纽建设协调小组,并分三个阶段来推进枢纽建设。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第二阶段也已初见成效。在张志忠心中,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品牌”。“品牌就是企业的品质加牌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上。在这方面,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着力打造‘机场产业发展专家的企业品牌形象,突出我们的‘品牌化发展路径,力争形成一批知名的服务品牌。”

“今年上半年首都机场的旅客满意度为4.38,已跻身全球机场前10位,在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中跃居第2位,仅次于香港机场。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中国服务为目标,在‘中国第一国门叫响中国服务品牌。”对照先进同行、向世界一流机场看齐也一直是张志忠不懈努力的方向。“学习和借鉴他们,不仅要求我们在硬件设施上更加方便舒适、在服务理念上更加入脑入心,我们还必须在掌握服务技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高端服务领域叫响中国品牌,进而参与到服务领域的标准制订之中。”

说起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张志忠充满自信地表示:“2009年,我们明确了以枢纽建设为核心,以资源战略和品质战略为支持的发展战略,与基地航空公司协同作战,积极开发高级别航权,努力争取将国际中转旅客落地免签政策在现有24小时的基础上,延长至48或者72小时。同时不断拓展和优化航线网络,为首都机场枢纽战略的实施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更为充实的竞争优势。”

天时地利更侍人和

有数据显示,2008年首都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5594万人次,全球排名第8位。预计2009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400万人次,在未来三年内更是有望突破8600万人次。作为中国运输最为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首都机场这扇“中国第一国门”正朝着“旅客吞吐量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迈进。在这一征程中,尽管有来自周边机场的激烈竞争,但首都机场的优势同样非常明显。

目前,世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三大市场分别是欧洲、北美洲和亚洲。首都机场恰好位于这三大航空市场的核心节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首都机场天然地成为了亚洲接欧洲及北美地区最为经济、快捷的空中桥梁,这给首都机场带来了丰厚的国内转国际以及国际转国际的市场资源。

除了外在的优势,张志忠还剖析了首都机场的一些内在优势,“目前我们拥有覆盖最广的国内航线网络和日益强大的国际航线网络,国内通航点达到106个,每周有近碱个国内航班,国内网络覆盖率位居中国第一;国际通航点达到85个,每周有近2000个国际航班,国际航点也位居中国第一。这些都为我们发展中转提供了良好的航线网络支持。另外,首都机场还是目前亚洲第一个拥有3条跑道的机场,加上已经投入使用的世界上最大的T3航站楼,我们年设计旅客吞吐量可达到8200万左右,高峰小时架次处理能力也从70架次提高到了120架次左右,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枢纽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和高效的运行平台。”

在明确优势的同时,张志忠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仁川、成田、香港、新加坡机场相比,首都机场在中转时间上的劣势较为明显。他说,目前机场正在争取海关、边防以及检验检疫等单位的支持,尽最大可能地简化旅客中转流程。此外,从中转流程优化、地面运行效率提升、中转资源补充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全面缩短旅客中转时间。

在加速进军国际超级机场俱乐部的同时,首都机场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构建大容量立体化交通网络,拓展地面辐射功能,将中转和商业体验相结合,为旅客提供不同的中转商业产品组合,消除旅客中转时的疲劳。据悉,为了打造一个品牌化、特色化的机场新业态,首都机场已经开辟了近25000平方米的零售经营面积,全国机场之最。目前,这块独特的“商业区”已经吸引了包括OMEGA、HUGO BOSS、Timberland等众多知名品牌商的加盟。为了广泛聚集人气,其招商业务涵盖了书报刊、音像制品、儿童用品、电子产品、精品服装、珠宝饰品、化妆品等诸多门类。首都机场即将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商务机场”。

张志忠强调,首都机场会充分借鉴国际一流公司的品牌建设和传播之道,以承办世界航线论坛(ROUTES)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机场整合营销战略和网络,同时借助重大事件和内部资源进行品牌推广。作为全球民航产业的新兴力量,中国航空市场将会在未来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首都机场枢纽航线
(21)新航线
枢纽的力量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上)
首都机场的民航客机(下)
善于抓枢纽的指挥艺术——析直罗镇战役